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报告如何写(21篇),供大家参考。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一
一、当前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
从整体和本质上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他们思想敏税、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一部分青年教师已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中成为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承担着省、市级重点攻关项目,成为当地教育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不少应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思想开放,关注政事;热心改革,反对*。但关注中夹杂着冷漠,热心中隐含着观望,期待中蕴藏着忧虑。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际利益,亲眼目睹改革给周围带来的巨变,他们中的大多数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希望通过改革,为自己创造一个适于自身发展和成才的环境,有个能公平竞争,不论资排辈,不搞“阶级斗争”,不搞“暗箱操作”的良好机制。
高中青年教师对党和政府一手抓惩治*,一手抓廉政建设表示拥护,但对反腐倡廉已取得的成绩评价比较低调,认为“力度不够“,只流于形式。这一方面反映了部分青年教师存在偏激情绪,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反腐倡廉工作抱有较高的期望。
2、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的发展不够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教师也大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部分教师还参加了研究生主干课程班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他们有关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在业务上有很大的潜力。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和基层工作体验,表现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态度上不够积极,政治上不够成熟。所以在付出与回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有时会陷入误区,影响了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消极低落情绪。
3、具有青年人和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作为青年人,他们血气方刚、热情奔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知识丰富、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在业务上大都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有较大的抱负。实践证明一个知足常乐、胸无大志的人一般不会胜任高中教育工作。
高中青年教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有所作为。但高中学校里知识分子成堆,优胜劣汰,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目标设计和现实生活中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好高骛远,对现实的困难估计不足,而惰性和依赖性的意识行为又使他们对克服困难缺乏勇气和信心。当所处环境与自己的设想出入较大,或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或理想受挫时就常常表现出消沉、失落、苦闷,以致产生调离原校的想法。
4、学校本身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校的内外部环境令青年教师失望。许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只是口头上重视教育事业、重视知识、重视青年人才、重视工作业绩,事实上却人浮于世,在分配制度上变相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在职称评聘制度上又论资排辈,评价失准,人为“炒作”;法律赋予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政府政策的优越性得不到兑现;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少斤缺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例如某县市高中段教育进行市财政拼盘中,教师的工资构成中校发部分竟达到75%以上,房补是没有的,公积金是自交的。在劳动保障体制改革中把教师这一适应性差的行业首先推向社会,向社保所交养老金,而且自交养老金额度大,工资明加暗扣,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社会真正的认可,甚至“内耗现象”普遍,所有的这一切都使青年教师对所处的环境抱失望态度,以致丧失创新的*和激情。
二是物质生活条件差,使青年教师队伍“军心不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对获得较丰厚的劳动报酬抱有强烈的愿望。因为他们的经济生活负担较重。他们中的不少人读了近二十年的书,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面临购房、成家、育子等一系列问题。加之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农村,父母为培养他们已耗尽了财力,如今自己有了工作,却无力接济家里,大多数人还因请不起保姆不得不将不愿出远门的老母亲接来帮助带孩子……这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极度的内疚和痛苦。再看昔日的同学,在机关的,有的已有了一官半职,最差的婚后也拥有了成套的住房;在“三企”的,有优厚的工资报酬;至于那些下海早的,如今已当上老板的,更是出门小车,手提笔记本电脑。如此一比,心里失衡也就正常了。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人才招聘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舆论导向,为青年教师谋求新的职业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社会环境和理论依据,让他们“坐怀不乱”已不可能。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后,有的只好放弃自己曾经热爱的教育事业而忍无可忍地选择去经商,去考公务员当官;而大部分教育教学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则是走“逃跑”到经济发达、教师待遇能兑现的东部沿xx市去执教的“白道”。而“没人要”的教师,继续留在原校的则被认为是在走“一横黑”的“黑道”。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1、青年师资队伍流失严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不可否认地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青年教师,在“出国热”“下海热”“投资热”“经商热”等热风的刺激下纷纷跳槽,这给我市的教育教学、科研带来了诸多的新问题。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扩大高中教育的政策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率先扩大或普及高中段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需要大批教师或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或以高薪或以厚遇大量引进教育人才,而且往往在年龄上有一定限制,这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二次”创业的契机,他们为了响应发达地区创教育“强市”、“强县”、“强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为了支援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建设教育大省,也为了解决自己生活与家庭困难问题,改变在校内压抑的环境,他们就像“洪流”般地滔滔涌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浙西某经济欠发xx县重点中学,两年中流到xx市某一重点中学就有14人,全市流向东部沿xx市的已达上百人。
2、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收入、住房、职称等问题一时得不到妥善解决,一些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对教学敷衍了事,而整天忙于炒股票、炒地皮、炒房产、炒外汇或搞家教。还有的青年教师一门心思对付入城应考,或走*、拉关系、等调动等等不一而论。
3、学校教学质量出现滑坡。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对教育事业“不管不问”,不少学校负债经营,教师福利差导致了青年教师人心不齐,加上近来学校搞“创收”,占用了学校领导的大量精力,虽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经费问题,但却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教学改革很难深入,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近六年来尚未有一所学校升格为省级重点中学,而在经济发达的县市有的一年就有6个学校上重点等级。
4、青年教师中躁动现象增加。主要表现在急躁、浮躁、狂躁。这种躁动化倾向充满了功利色彩,他们都恨不得自己在一夜之间成为富得流油的人,因而其行为常常带有强烈的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他们的心理也变得异常的脆弱、轻率、走险,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盲动,稍有点“*”就会盲从,渐渐地,“精神”变成了“物质的奴隶”,理想、目标当然也就成了昨天的“故事”。
三、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对策
1、根据知识分子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由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教师对自己职业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师对人们把自己比作“红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感到自豪,而现在一些青年教师则称自己是“应急灯”,亟待充电,方能继续维持。因此在高中学校内部,急需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敬业、奉献教育。但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程度较高,不愿接受一般空泛的理论和流于形式的说教,也不愿接受那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强行灌输的思想教育内容,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应多疏导和引导,少说教和训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理解、关爱的态度,喻之以义,晓之以理;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高度出发,因势利导,对青年教师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帮助他们全面分析自我,正确选择道路,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在生活上多关心青年教师,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生理、生存、安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的确,“安居”才能“乐业”。青年教师在住房、婚姻、子女入托、入学以及继续教育、劳资福利等问题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不可听之任之、束之高阁或把一些正当的要求当作“只讲个人利益”予以批评,而应体察他们的实际困难,并竭力加以解决。否则也就难怪有的教育业内人士教育子女不要当教师。因为教师首先是“物质”的人,而不是“精神”附件。
3、利用榜样示范,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高中青年教师是一个高层次、高文化的群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同时,学校各级领导还应当经常深入到教研组、班主任当中去,了解和熟悉青年教师,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广大青年教师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健康成长。
4、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这个激励机制应包括晋职晋级、晋升工资、奖金、精神奖励、生活照顾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是学校现阶段激发教师教学、教研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学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打破以往论资排辈的观念,采取一些有力的倾斜政策。如:像高校里35岁以下教师晋升副教授,根据其教育教学、科研业绩可以不受任职年限、指标的限制,给予破格晋升。这样的做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教师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总的说来,学校在职评过程中凭资格、拉关系、吃“大锅饭”等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一些业务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因得不到晋升和重用,*卷起铺盖,拖儿带女,离开自己曾由衷热爱的家乡而走险他乡。只有进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定期考察、量化考核,并作出正确评价晋升晋级,并给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才可使青年教师积极进取,安心工作。
5、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成才的校内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环境刺激的反应,改变环境就可以改变人。在现实生活中,最有说服力的往往不是说教,而是生活本身。为什么在爱国问题上中小学生做得,大学生次之,在职人员再次之?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教材远比不上社会生活的说服力,教师、教材的教学效果远抵不过受教育者亲身遭遇的事实。所以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段青年教师队伍的正确思路之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熏陶人、改变人、培养人,人际激励、尊重激励和成就激励等对知识分子来说则比金钱激励更有效。这是一种适合青年教师心理、行为特征而更有效的求实、求新、含蓄、潜移默化的教育,具体做法:
一是国家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师待遇。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众传媒也应在平时报道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他们唱赞歌,这比要等到教师节那天才把镜头对准校园的做法奏效得多。同时在宣传优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时,要避免“马太效应”。如某学校某个青年教师在某方面比较突出,就无限夸大其业绩,各种荣誉都往他身上堆砌。其结果是打击了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同龄同学科教师产生逆反心理,疏远“典型”,甚至觉得有他在,自己就没戏的消极想法。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起码要保证法律法规赋予教师的经济待遇。三要信任教师。如浙西某市公务员的信用证可低息贷款,而教师的信用证是没有用的。这是一种不信任人民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体现。政府应相信育人者诚信。
二是改善青年教师教研、教科研和实验条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在教研、教科研、实验室和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中要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给他们定岗位、压担子,委以重任,提高业务素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新课改,支持青年教师出专著,不拘一格选择、培养青年人才,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氛围。
三是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教研、教科研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青年教师书读得多,实际见识少,通过外派学习、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可扩大他们的教育教学视野,跟踪课改前沿,把握学科教学发展方面,同时,也会使这些青年骨干教师真正从心底里觉得在学校里干有甜头、有干头、有奔头。
实践证明,采用那种考核“不予合格”、职评“不予晋升”、聘任“给予下岗”等手段来恐吓青年教师的做法是失败的。把教师这一适应性较差的职业推向社会的做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只会激起青年教师的愤慨。教育的成功只属于对教育事业有“心”的人。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二
建设礼貌卫生宜居县城是我县城市建设管理的总目标,而实现车辆停放的科学有序管理是规范城市管理美化市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状况来看,xx县城车多、停车位少、交通严重拥堵的现象正日益加剧,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综合运用各种有效办法,最大限度减轻县城道路交通压力,实现人车畅其行、车辆停得下,正成为城市管理者关注的重要课题。现结合城管工作实际,对县城道路交通管理谈几点粗浅意见。
据了解,xx县城目前常住人口已超过13万人,按老城区5。7平方公里的面积计算,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3万人,几乎与国内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持平。县城核心区有路、路、路等14条主街道,道路总里程10多公里,县城目前建成投入使用的专职公共停车场仅老干步行街1处,有停车位约90个,路、路、路施划的临时停车位共约100个,县城各机关单位院落停车位约8000个。目前,县城共有各类客货车1。7万台,且每年以0.3万台的速度增长。故能够预见,县城车辆停放、交通管理的压力近年内还将呈不断增长的态势。
(一)城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一是县政府加大了投入,近年来新建了xx大道、桂花路、绕城公路等多条交通主干道,部分新建的商品住宅楼同步修建了城下停车场,提高了道路通行潜力,缓解了县城交通压力;
二是在城区主干道上已基本完善了交通标牌标线,在4个主要交叉路口安装了红绿灯交通指挥系统和电子警察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交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三是在老干步行街建成了1个社会停车场,府顺家园对面的停车场也正在建设之中,进一步优化了城市道路交通服务功能。
(二)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合理施划了临时停车位。目前,我县城区晚上停放在大街小巷路边的货车小车近千台。在管理工作中,县交警大队和我局根据现有道路条件和交通流量,在路、路、路及老干步行街等人流、车流较多的地方安排临时停车位,以缓解停车难,对老干步行街停车位实行停车收费制以促进相对公平使用公共停车位。同时,还加大了其他路段的车辆乱停乱放的管理工作,以持续道路畅通;
二是加大了对三轮摩托车、“摩的”上路行驶的管理,持续推进依法暂扣处罚,每年暂扣处罚非法营运三轮车200多台、“摩的”近800台,并对所属的雨阳棚进行了割除没收处理。三是配合交警对酒后驾驶、闯红灯、乱停乱放、超速行驶、无牌无证、客车超员、骑摩托车不带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专项整治。
(三)整治车辆乱停乱摆行动不断加强。我局按堵疏结合的办法管理各型车辆的乱停乱摆现象。对摩托车规定按垂直车行道的方向停放在人行道外边缘,对县城所有适合的人行道都规划完成了摩托车停车位划线。对既无停车场又没划定临时停车位的路段,则规定实行单边顺道停放禁止逆向停车。20xx年,在县教育局经县医院至南门桥路段上设立双向单边行驶隔离带500米,严禁车辆的乱调头、乱停放现象,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确保交通秩序。我们还严格处罚,各执法中队不间断地巡查值守,对违规停放车辆随见随锁、摩托车随见随拖。并定期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地点对县城交通秩序进行严打整治,同时狠刹放人情车、关系车的歪风邪气,大大提高了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行动的震慑力。几年来,我局共查处乱停乱摆车辆1。7万台,全部处罚到位。为标本兼治地解决好车辆乱停乱摆问题,20xx年,我局按照县人民政府安排,联合国土、规划等部门到县城周边考察选址建设停车场,相关状况已向县人民政府作了汇报。
(一)停车场建设少,车辆乱停乱摆现象严重。目前,城内只有老干步行街1处公共停车场,各街道划定的临时停车位由于管理不到位,黑出租和私家车任意占用,导致部分车辆见缝插针地停放在城区道路上。
(二)对城区车辆乱停乱放,建筑材料乱堆乱占等违法违规行为管理不够严。目前,对城区多数乱停放车辆,处罚较轻或没有作出相应处罚,而临街建房、门面装修等建材乱堆乱放现象也没有作出严厉处罚,导致县城因乱停车、乱堆物而堵车现象时有发生。
(三)一些特殊行业车辆占道行驶停放现象严重。城区内物流、洗修车等特殊行业的存在,各类小车和大型物流车辆占道停放加剧县城交通压力。
(一)进一步加大停车场建设,切实解决车辆乱停乱摆现象。尽快建成府顺家园对面停车场并作为社会停车场使用,启动三角公园立体式停车场前期论证工作。
(二)县城改造完工后,主街道不再划分停车位。鉴于县城车辆通行压力,应以保畅通为主,取消所有主街道所划的临时停车位,提高车辆通行潜力。
(三)对特殊行业大型车辆进入县城核心区作出限制。应尽快制定完善xx县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实施细则,依法依规并结合实际出台县城市容管理管理规定,对包括物流、洗修车等特殊行业作出硬性规定,不得在县城核心区内设置。
(四)县城有条件的机关单位院落要开放为公共停车场。加强管理,有条件开放公共停车场的机关单位,要在院落内施划停车位,按车位数免费带给停车服务。
(五)严禁过境车辆入城。由交警在县城各主要出入口设立醒目标志,严禁过境车辆入城,对于违规车辆实行严管重罚。
(六)对部分大型车辆实行限时进出城。对于邮政等特殊行业单位的大型车辆进出城实行限时管理,晚上10点到次日早上6点为进出城时间。
(七)对于房产开发配套修建停车场实行前置管理,尽可能多地建设地下停车场。在办理批复房产开发项目时,务必将配套修建停车场作为“标配”,以所建房屋套数作为修建停车位的下限,否则不予审批。
(八)加大城区乱停乱放车辆的处罚力度。对占用主街道停车的,在实行顶格处罚的同时,交警要作出扣分处理,城管也要相应配备执法拖车,对于乱停放车辆,在处罚的同时,与交警一样对车辆进行拖走处理。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三
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辽宁大学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作为09级本科生中的一员,很高兴可以有此次机会,从身边生活环境入手,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在此以个人为单位,在自家居住的社区xx小区进行调研。围绕居民住房情况这一选题作此报告,报告涉及社区住房现状统计、社区居民房租房用途、社区住房未来发展以及调研建议和结语等四方面内容。
一、xx小区地理位置和住房现状介绍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凌海市内分布着众多的居民小区,多数分布于商业街、娱乐场所附近以及城郊,从居住环境来看,这些地方一般位于交通要冲地带,来往车辆较多,环境较为嘈杂,或者位于城郊距离市中心较远。另有一部分依学校而建,这些小区或建于小学、中学附近,或建于高中附近,是大多数家庭优先选择的住房地点,其中以依高中而建的更为抢手,而xx小区正是环绕在凌海二高附近的小区之一,拥有文化区的所有特点,周围环境清幽雅致,噪声低,书店、文具店齐全,且没有网吧、游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学习氛围浓厚。
处在这样环境中的xx小区,其居民结构大部分被在校教师家庭和有学生的家庭占领,因为高中时间紧张,而xx小区距离学校的路程时间,不超过5分钟,因此极为便利。还有一部分居民是老年人,看中安静的居住环境和压力不大的交通环境,此部分居民通常住在二三楼层。
此外,小区内有相当一部分面积用来绿化建设,楼层间间距较大保证采光,还建有众多花坛给了社区小朋友充足的游戏空间,夏日的傍晚,花坛边飘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整个小区顿时热闹起来!
(二)住房数量调查
xx小区现正扩建,暂不计算扩建后的住房量,现在小区内共有八栋楼房,每栋楼房分布四个单元,六层楼高,每个单元每层两户人家,在我调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有售楼现象,以此计算,xx小区住房数量已达384户。
二、xx小区居民买、租房用途
时下人们买房通常是为了“工作生活较临近”、“学习便利省时间”以及“新婚买房置新房”,在xx小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人们住房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一般在学校附近的小区,都会存在房主出租给学生住房的情况,且在高中附近尤甚,在xx小区的调查中,我访问了几名高三的学生,问她们为什么选择到校外住宿,她们告诉我因为学校宿舍要求按时熄灯,一般在十一点钟,想要抓紧时间多学习的同学就会受到制约,现在处在高考的冲刺阶段,希望可以用灯自由;此外她们还告诉我,校外几人合租房的价钱也不贵,一年每人1500元,水电费包括在内。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我发现这种合租房的现象很普遍。
(二)还有一种学生租房情况,称作“陪读”,一般租一楼的车库仓库或门市店(经营商店、药店、门诊等),由家长长期陪同,可以很好的照顾孩子,且租金较低,等到一二年考学后再搬走。内有七八处陪读住房,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三)在内,还存在这样一类人,他们具有经济头脑买房不为住,而是为了“钱生钱”,就好像一笔定期存款,随着房价上涨,将来就可以卖个好价
钱。他们敢于这样做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地理位置很自信,在高中附近永远有人买,也是对未来的一项不错的投资,当然,这类情况在内占少数。
(四)在内走访过程中遇见不少老年人,他们有的自己买房有的儿女给买,认为居住环境不错,用来安享晚年,清晨和傍晚,经常有老年人出来运动,小区一带树木较多,路上车辆较少,空气清新,确实是锻炼身体的好场所。
三、社区住房未来发展
xx小区南面有大面积平房,是市内少有的几处具有东北特色的民居平房之一,由于城市化进度加快,这些民居正在拆迁,xx年8月初已经开始。
这部分土地用来扩建,其面积将扩大出两栋楼的位置,一两年内竣工后将有更多的楼房等待出售,给那些为了满足孩子上学便利的家庭带来了好消息,届时,我相信这些住房将不难卖出。
只是我想,这一大片平房中能否留出一部分进行保护,城市里高楼林立,偶尔出现的二十年前的民居作为景点也可以为人们调剂一下生活,增添一点情趣。而且据我调查,这些平房中住有很多退休老职工,他们觉得老年人还是住平房外出更方便些,更有利于活动腿脚,自己还可以种些蔬菜花草,岂不乐哉!
而且,在这些房子附近长有多年的老树,已是参天碧野,倘若建楼,定会毁掉这些和时间一路走来的老树,金钱与经济发展固然重要,可是有些自然的东西却更为珍贵,一旦失去就会后悔莫及,如果在平衡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注意保护,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了。
四、建议和结语
出水一芙蓉,宁静与雅致的家园。以上便是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一些具体调查情况,从多方面让人感觉到了xx小区的优势所在,看似好像是对她的宣传和颂扬。但是任何一事物都有其不足所在,在实践调研中就不可能不会发现,在调查中,要秉持客观的原则,在调研中,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xx小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家庭在此居住,社区绿化让居民满意,现如今,它也正迈开步伐向前发展,扩建版图。可是在现阶段,仍存在一些易被忽略的点,在被我询问的几位居民的口中得知,他们觉得社区警戒力度不足,虽然处于文化区,治安较为稳定,但他们仍然担心不定的安全隐患,以此,我建议社区管理中心可以在门卫处加强警戒,增派几名社区保安,费用由受益的小区居民分担,让每位居民都可以有一个安心的居住处所。此外,也有几位老人反映,他们每天在楼上有时会觉得很无聊,是否可以开个小小交流会,大家之间也可以认识认识。在城市里,有时住个两三年对门邻居间不打招呼可能也属于正常现象,可是我们都听说过远亲不如近邻、远水解不了近火,邻里间的相处也很重要。就此我有个建议,在调研中我发现,当我问不同的人同一个问题时,大家的反想几乎一样,这说明同一社区的人虽然彼此不认识却仍存在很大的共鸣,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作为交流感情的基础,我想,xx小区中毕竟年轻人占绝大部分,因此平时可能没有时间,我们可以在节日的时候大家聚一聚,例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上,在小区中点上烟花、挂上灯笼,时间也不长,不会占用大家太多休息的时间,只要把它办得热闹起来,一定可以吸引很多人参加,不需要很多次,一年两三次,就可以为社区间交流做出很大贡献了。
这次调研给我感触很大的是,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的最小粒子,人来组成家庭,家庭组成社区,一个个社区才组成整个社会,整个国家,这样有小到大,我们都是这个链条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和谐”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所努力的目标,人与人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直至社会和谐,环环相扣,而这里,使我认识到,和谐,要从小处着眼,从基层抓起。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从建设国家的实践中不断验证并得到创新发展起来的,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实践是多么重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社会实践工作原则提醒着我们社会实践中应注意哪些点,我确信,做好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我们从知识上、认识上、能力上都得到很大提高,而这些,书本上是学不到的,也是我们要急待加强的。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四
高中青年教师对工作幸福感普遍偏低,也就是有50%以上的人感到工作不幸福。这种情况尤其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党政领导、学校领导的进一步关注。
一、当前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
从整体和本质上来看,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热爱家乡,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充满热忱;他们思想敏税、刻苦耐劳、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一部分青年教师已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中成为骨干或学科带头人。有的还承担着省、市级重点攻关项目,成为当地教育教学和科研第一线的生力军。但是,也不可否认,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还存在着不少应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思想开放,关注政事;热心改革,反对*。但关注中夹杂着冷漠,热心中隐含着观望,期待中蕴藏着忧虑。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切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际利益,亲眼目睹改革给周围带来的巨变,他们中的大多数十分关心教育事业,希望通过改革,为自己创造一个适于自身发展和成才的环境,有个能公平竞争,不论资排辈,不搞“阶级斗争”,不搞“暗箱操作”的良好机制。
高中青年教师对党和政府一手抓惩治*,一手抓廉政建设表示拥护,但对反腐倡廉已取得的成绩评价比较低调,认为“力度不够“,只流于形式。这一方面反映了部分青年教师存在偏激情绪,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对反腐倡廉工作抱有较高的期望。
2、思想素质与业务素质的发展不够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教师也大都具有大学本科学历,部分教师还参加了研究生主干课程班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他们有关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某方面的特长,在业务上有很大的潜力。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和基层工作体验,表现在认识上存在片面,态度上不够积极,政治上不够成熟。所以在付出与回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有时会陷入误区,影响了钻研业务,加强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消极低落情绪。
3、具有青年人和知识分子的共同特征。作为青年人,他们血气方刚、热情奔放,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作为知识分子,他们知识丰富、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他们在业务上大都有着强烈的进取精神,有较大的抱负。实践证明一个知足常乐、胸无大志的人一般不会胜任高中教育工作。
高中青年教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有所作为。但高中学校里知识分子成堆,优胜劣汰,必须具有竞争意识,具有顽强拼搏的精神。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目标设计和现实生活中带有浓厚的理想色彩,好高骛远,对现实的困难估计不足,而惰性和依赖性的意识行为又使他们对克服困难缺乏勇气和信心。当所处环境与自己的设想出入较大,或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或理想受挫时就常常表现出消沉、失落、苦闷,以致产生调离原校的想法。
4、学校本身缺乏吸引力。主要表现在:
一是学校的内外部环境令青年教师失望。许多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学校只是口头上重视教育事业、重视知识、重视青年人才、重视工作业绩,事实上却人浮于世,在分配制度上变相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非常严重;在职称评聘制度上又论资排辈,评价失准,人为“炒作”;法律赋予教师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政府政策的优越性得不到兑现;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少斤缺两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例如某县市高中段教育进行市财政拼盘中,教师的工资构成中校发部分竟达到75%以上,房补是没有的,公积金是自交的。在劳动保障体制改革中把教师这一适应性差的行业首先推向社会,向社保所交养老金,而且自交养老金额度大,工资明加暗扣,教师的劳动价值得不到社会真正的认可,甚至“内耗现象”普遍,所有的这一切都使青年教师对所处的环境抱失望态度,以致丧失创新的*和激情。
二是物质生活条件差,使青年教师队伍“军心不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对获得较丰厚的劳动报酬抱有强烈的愿望。因为他们的经济生活负担较重。他们中的不少人读了近二十年的书,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面临购房、成家、育子等一系列问题。加之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自农村,父母为培养他们已耗尽了财力,如今自己有了工作,却无力接济家里,大多数人还因请不起保姆不得不将不愿出远门的老母亲接来帮助带孩子……这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极度的内疚和痛苦。再看昔日的同学,在机关的,有的已有了一官半职,最差的婚后也拥有了成套的住房;在“三企”的,有优厚的工资报酬;至于那些下海早的,如今已当上老板的,更是出门小车,手提笔记本电脑。如此一比,心里失衡也就正常了。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人才招聘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舆论导向,为青年教师谋求新的职业提供了极为优越的社会环境和理论依据,让他们“坐怀不乱”已不可能。在经历了痛苦的抉择后,有的只好放弃自己曾经热爱的教育事业而忍无可忍地选择去经商,去考公务员当官;而大部分教育教学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则是走“逃跑”到经济发达、教师待遇能兑现的东部沿xx市去执教的“白道”。而“没人要”的教师,继续留在原校的则被认为是在走“一横黑”的“黑道”。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现状
1、青年师资队伍流失严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基础教育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同时也不可否认地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青年教师,在“出国热”“下海热”“投资热”“经商热”等热风的刺激下纷纷跳槽,这给我市的教育教学、科研带来了诸多的新问题。特别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扩大高中教育的政策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作后盾,率先扩大或普及高中段教育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需要大批教师或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或以高薪或以厚遇大量引进教育人才,而且往往在年龄上有一定限制,这给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二次”创业的契机,他们为了响应发达地区创教育“强市”、“强县”、“强镇”,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为了支援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建设教育大省,也为了解决自己生活与家庭困难问题,改变在校内压抑的环境,他们就像“洪流”般地滔滔涌向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据不完全统计,浙西某经济欠发xx县重点中学,两年中流到xx市某一重点中学就有14人,全市流向东部沿xx市的已达上百人。
2、青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高。由于收入、住房、职称等问题一时得不到妥善解决,一些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工作热情不高,对教学敷衍了事,而整天忙于炒股票、炒地皮、炒房产、炒外汇或搞家教。还有的青年教师一门心思对付入城应考,或走*、拉关系、等调动等等不一而论。
3、学校教学质量出现滑坡。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对教育事业“不管不问”,不少学校负债经营,教师福利差导致了青年教师人心不齐,加上近来学校搞“创收”,占用了学校领导的大量精力,虽说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的经费问题,但却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使得教学改革很难深入,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级市近六年来尚未有一所学校升格为省级重点中学,而在经济发达的县市有的一年就有6个学校上重点等级。
4、青年教师中躁动现象增加。主要表现在急躁、浮躁、狂躁。这种躁动化倾向充满了功利色彩,他们都恨不得自己在一夜之间成为富得流油的人,因而其行为常常带有强烈的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他们的心理也变得异常的脆弱、轻率、走险,稍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盲动,稍有点“*”就会盲从,渐渐地,“精神”变成了“物质的奴隶”,理想、目标当然也就成了昨天的“故事”。
三、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对策
1、根据知识分子的特点,加强和改进政治思想工作方法。由于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教师对自己职业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师对人们把自己比作“红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感到自豪,而现在一些青年教师则称自己是“应急灯”,亟待充电,方能继续维持。因此在高中学校内部,急需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敬业、奉献教育。但高中青年教师文化程度较高,不愿接受一般空泛的理论和流于形式的说教,也不愿接受那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强行灌输的思想教育内容,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应多疏导和引导,少说教和训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理解、关爱的态度,喻之以义,晓之以理;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高度出发,因势利导,对青年教师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帮助他们全面分析自我,正确选择道路,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2、在生活上多关心青年教师,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在生理、生存、安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去实现自我的价值。的确,“安居”才能“乐业”。青年教师在住房、婚姻、子女入托、入学以及继续教育、劳资福利等问题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不可听之任之、束之高阁或把一些正当的要求当作“只讲个人利益”予以批评,而应体察他们的实际困难,并竭力加以解决。否则也就难怪有的教育业内人士教育子女不要当教师。因为教师首先是“物质”的人,而不是“精神”附件。
3、利用榜样示范,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高中青年教师是一个高层次、高文化的群体,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有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同时,学校各级领导还应当经常深入到教研组、班主任当中去,了解和熟悉青年教师,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目标和任务。并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使广大青年教师在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健康成长。
4、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目标管理。这个激励机制应包括晋职晋级、晋升工资、奖金、精神奖励、生活照顾等方面的内容。其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是学校现阶段激发教师教学、教研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学校应该鼓励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打破以往论资排辈的观念,采取一些有力的倾斜政策。如:像高校里35岁以下教师晋升副教授,根据其教育教学、科研业绩可以不受任职年限、指标的限制,给予破格晋升。这样的做法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青年教师创造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而且可以增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但总的说来,学校在职评过程中凭资格、拉关系、吃“大锅饭”等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一些业务素质好的青年教师因得不到晋升和重用,*卷起铺盖,拖儿带女,离开自己曾由衷热爱的家乡而走险他乡。只有进行目标管理,根据目标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定期考察、量化考核,并作出正确评价晋升晋级,并给予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奖励,才可使青年教师积极进取,安心工作。
5、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优化成才的校内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环境刺激的反应,改变环境就可以改变人。在现实生活中,最有说服力的往往不是说教,而是生活本身。为什么在爱国问题上中小学生做得,大学生次之,在职人员再次之?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教材远比不上社会生活的说服力,教师、教材的教学效果远抵不过受教育者亲身遭遇的事实。所以稳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段青年教师队伍的正确思路之一是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熏陶人、改变人、培养人,人际激励、尊重激励和成就激励等对知识分子来说则比金钱激励更有效。这是一种适合青年教师心理、行为特征而更有效的求实、求新、含蓄、潜移默化的教育,具体做法:
一是国家增加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教师待遇。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众传媒也应在平时报道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为他们唱赞歌,这比要等到教师节那天才把镜头对准校园的做法奏效得多。同时在宣传优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时,要避免“马太效应”。如某学校某个青年教师在某方面比较突出,就无限夸大其业绩,各种荣誉都往他身上堆砌。其结果是打击了其他教师的积极性,致使一些同龄同学科教师产生逆反心理,疏远“典型”,甚至觉得有他在,自己就没戏的消极想法。其次,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起码要保证法律法规赋予教师的经济待遇。三要信任教师。如浙西某市公务员的信用证可低息贷款,而教师的信用证是没有用的。这是一种不信任人民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体现。政府应相信育人者诚信。
二是改善青年教师教研、教科研和实验条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解决学科带头人和教育教学骨干在教研、教科研、实验室和设备等方面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教科研中要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给他们定岗位、压担子,委以重任,提高业务素质,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新课改,支持青年教师出专著,不拘一格选择、培养青年人才,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才涌现和成长的氛围。
三是有目的地安排青年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教研、教科研活动,扩大他们的眼界。青年教师书读得多,实际见识少,通过外派学习、参观、交流等多种形式,可扩大他们的教育教学视野,跟踪课改前沿,把握学科教学发展方面,同时,也会使这些青年骨干教师真正从心底里觉得在学校里干有甜头、有干头、有奔头。
实践证明,采用那种考核“不予合格”、职评“不予晋升”、聘任“给予下岗”等手段来恐吓青年教师的做法是失败的。把教师这一适应性较差的职业推向社会的做法是教育行政部门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它只会激起青年教师的愤慨。教育的成功只属于对教育事业有“心”的人。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五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1世纪,各个国家最主要有养老方式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两种。而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规模日益缩小,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加之我国国情和养老模式建设的特点。作为机构养老的中央组成部分的敬老院养老模式成为我国社会现实及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口方面:
1、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为 7230744人,同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20xx年共减少223256人,下降3.00%。
2、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056742户,家庭户人口为690707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6人,比20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8人减少0.22人。
3、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41114人,占50.36%;女性人口为3589630人,占49.6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4、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651884人,占22.85% ;15~64岁人口为4895594人,占67.71%;65岁及以上人口为683266人,占9.45%。。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我们这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砀山县人民敬老院的老人,以入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为调查对象,共调查了23名老人。其中男性12名,约占总调查人数的51.1%,女性11名,约占总人数的48.9%。
2.研究方法
问卷法:通过对敬老院老人生活初步了解以及上网查找先关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关于敬老院老人对敬老院生活满意度的访问。对于参加此次调查的小组成员就询问方式、询问技巧等方面标准化、统一化,以保证访谈所收集的资料真实可靠。
3.研究内容
此次调查访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婚姻状况、是否有子女)、文化程度、被调查者先前的职业、被调查入住养老院原因、被调查者的收入来源等。生活状况方面我们这次调查访问主要侧重休闲(娱乐环境与方式)、硬件设施、医疗护理等,询问老年人需求,被调查者的认为需要改善的地方。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被调查者年龄大多在6070岁、身体状况不太好、已婚有偶的居多;
2.性别比例相差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三十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等方面差异比较大。
此外根据对这个表格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老年人入住敬老院有以下方面几个原因:
因为身体状况需要照顾的
(24%);
缺少伴侣的
(22%);
减轻子女负担的
(43%);
认为环境好适宜养老的
(11%)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老人之所以来到敬老院最主要的就是减轻子女的负担,真正认为养老院环境好适宜养老的人不多。
敬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的涵义
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是指个体各方面的需求和愿望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主观合意程度。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既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机构养老绩效的重要指标。
1.老人对敬老院生活的总体评价
总体而言,绝大多数老人对自己在敬老院的生活的评价水平比较高,其中,在23位调查者中有20位对于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满意只有三位老人对于现在的生活不满意。
2.老人休闲环境满意度的分析
老人在敬老院的休闲活动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日常娱乐活动,一个是敬老院举办的活动。在平时老人一天当中所占时间最长的娱乐活动聊天
(52%);棋牌类游戏
(39%);健身
(9%);对于是否还有其他活动,如其他选项则没有人选,健身和娱乐都有专门的室内场所,可见老人平时娱乐活动比较单一,但休闲相关硬件设施还是齐备的。在敬老院举办的活动老人参与度调查中选参与敬老院所举办的活动经常
(22%);偶尔
(74%);很少
(4%)。敬老院举办那些活动选春节、元旦等节日活动的有
(58%);举办的比赛
(36%);其他
(6%),可见平时敬老院举办的活动类型比较单一,很难满足老人更多的娱乐需求。
3.老人对敬老院硬件设施满意度
本文将敬老院的硬件设施细分为住宿设施、活动场所。卫生设施、健身设施等四大类。通过对上述四大类生活环境满意度的分析发现:老人对敬老院的住宿条件、卫生设施的满意度最高;对敬老院的活动场所、健身设施的满意度次之。
在问卷中,不少老人反映:在硬件设施上,养老院改善明显,设有娱乐室、棋牌室、健身房、康复室等等。对于健身设施满意度在被调查的23人中10人认为满意,8人认为一般,5人不满意,养老院的硬件设施建设为文化娱乐建设提供了条件,在每一间的房间都置办了电视机,同时还特别安排了一些娱乐室作为娱乐活动的举办场所,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4.老人对敬老院的服务内容的满意度
总体而言,大部分老人对敬老院提供的各项服务感觉一般,敬老院为老人配备的护工最主要是打扫房间、擦擦桌子等,在我们做问卷调查期间遇到一位老人瘫痪在床平时起居都要靠人照顾这就需要护工全程照顾。老人对于护理、医疗服务满意度水平比较高,年纪大了对于医疗护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人都有或多或少被疾病困扰。因此对于敬老院的服务内容很关注,而敬老院的服务内容包括他们所关心的。老人对于饮食的满意度次之在调查人当中有15人持基本满意和一般的态度,只有8人不满意;相对而言,饮食方面敬老院还有待改善。
5.老人对于服务素质的满意度
在这篇报告中,服务质量是衡量服务素质的唯一标准。在被调查的老人当中有57%持基本满意的态度,有39%的人认为一般,4%持不满意的态度。
总的来说老人在护理以及对敬老院的卫生环境的需求上基本可以得到满足,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老人在住宿、饮食、休闲上的需求没有的到满足。因此在调查老人需求以及敬老院需要改善的地方,都是这着几个方面。
四、问题与建议
问题:
如身体原因而敬老院的相关措施的不齐全基本上不出门;药品价格太贵,一些常用药品短缺且要收费;健身场所开放时间有限,还有对老人食堂饭菜种类过少价格过高有意见。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小组经过讨论给出以下建议供敬老院参考。
1.增加院内的工作人员。让每位老人都能有专人照顾。
2.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制定要充分考虑老人的需求,进一步规范食品、药品采购、存储、价格等方面规定进一步完善,同时要有相应的问责机制与处罚措施。
3.与老人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以便了解老人的需求及意见,确保老人与敬老院的沟通渠道顺畅,建议敬老院除了直接向老人了解也可以向老人身边的工作人员了解,制定对提出意见并被采纳的工作人员的奖励措施。
4.通过各种渠道让国家重视老年服务事业,加大师资力量投入,提高服务人员的各种福利,建设专门的技术平台,专门培育一批以服务老年人生活为宗旨的教育模式。
以上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敬老院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相对充足财政预算。因此要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充分借助媒体对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敬老院,争取社会资金和资源相关投入,当然也要争取国家、所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六
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严格保护耕地。保护耕地,就必须严格执法。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不容乐观,各类土地违法案件不断发生,“执法难” 似乎是已成共识。土地执法疲软既然成为了常态,那就一定有它的原因。笔者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法律上的,也有体制上的,也有机制上的,当然还有更深层次上的原因。
一、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地方政府观念偏差。
一些基层地方政府在政绩观、发展观和利益观上出现偏差,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工业强市、工业强县、工业强乡成为首选,就连许多村也完全不顾自身实际,纷纷高喊“工业强村”了。发展工业,必然要大量占用土地,在当前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紧把土地供给闸门的形式下,一些地方政府铤而走险违法占用土地发展经济也就势在必然了。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既是土地的管理者,还是相当一部分土地占用的审批者,甚至又是土地的使用者,政府领导在耕地保护与“政绩”之间发生矛盾时,天平向何方倾斜是十分明了的了。面对这种形势,土地管理部门要想规范用地秩序、依法查处政府主导下土地违法行为无疑只是一厢情愿的事了。
(二)基层执法手段偏软。
目前,土地执法监察人员相对不足、工作能力和执法水平不高,也是土地违法履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动态巡查不到位,一些土地违法行为难以发现,即使发现后也只能口头或书面停工,如果当事人无理取闹,拒不停工,强行制止,可能引发矛盾激化,执法人员可能受到围攻和人身威胁。依法处理必须经过调查取证、处罚听证、复议诉讼、申请执行等许多环节,一个环节遇阻,就会造成案件查办久拖不决。另外,国土资源部门在对违法占地作出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后,按照现行法律规定无权强行拆除,必须申请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此类申请,法院一律不予受理。土地执法监察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久而久之,执法人员乃至执法机构对查处土地违法案件缺乏了动力、丧失了信心。
(三) 法律法规明显缺失。
《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第七十六条都有没收地上建筑物的处罚规定。但如何没收,由哪个或哪些部门来没收,没收后如何处理,法律上没有相应的规定,实践中也就难以操作。那么,最后就会演变成不操作,或者是以罚款代没收。这样的处罚就形同虚设。土地管理部门照这样的规定下处罚,违法者却并不拿它当回事。
《土地管理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容易执行到位,但这不是目的,“责令限期改正”才是目的。可被处罚人拒不改正怎样处理,法律上没有给出答案。土地管理部门拿被处罚人没辙。就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恐怕也难以处理。所以这一目的事实上难以达到或者说根本达不到。
《土地管理法》第七章法律责任中,没有任何条款对村级组织的违法行为作出法律规定,因此村级组织就会以集体的名义钻法律的漏洞,从事涉及违法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中针对主要责任人的行政处分条款很多,但并不能适用于村委会这些责任人。这样对这类直接责任人而言,行政处分不适用,刑事犯罪构不上,剩下的只有行政处罚中的罚款了。实际情况是通过土地违法行为获得的收益远远大于罚款的实际数目,致使土地执法的威慑力大大折扣。
(四) 执法执纪相互脱节。
现在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了。法律法规纪检监察都有规定,对土地违法行为者的责任追究有行政的、刑事的、民事的和经济的,不可谓不全面。对案件的查处规定有移送的、联合办案等机制,可能涉及的单位和部门有公安、检察、纪检监察,按说是阵容强大,可实际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什么原因?主要是这些规定过于原则,机制发挥不了很好的作用,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各种责任是明确的,但如何去做才能追究到责任人的责任却并不明确。实践中,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事,与己无关。处理人是得罪人的事,都不想沾。由于没有明确细致的规定,土地管理部门按规定移送或提出联合办案,若是不合意,有关单位和部门总能说出若干条理由来加以婉拒。即使勉强接受,也是久拖不决。上级部门追得实在太紧,处理几个小鱼小虾应付一下,或者是大事化小,从轻发落,风头过去了,可能还把处分决定从档案中抽走,即搞所谓的“假处理”。违法者不仅毫不畏惧,事后可能还被提拔重用。这种在党纪政纪方面执纪不严,行政法上处罚不当,刑法上罪刑不适应,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违法者的违法心态,刺激了一些地方的政府和部门违法用地。
二、严格土地执法的思考
要解决土地执法难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以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和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为目标,对土地违法者敢于动真格,使我国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中的“严格”落到实处。
(一)严格实行问责制。
近些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等土地管理新政,强调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负总责,严格实行问责制。在具体的土地执法中如果真正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对每一起土地违法案件尤其是影响较大的土地违法案件问责到位,土地违法的蔓延趋势一定会得到遏止。
(二)提高行政执法效果。
在提高土地执法监察的公信力、确定力、执行力,保证土地执法监察的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建议国家高层研究制定土地执法与纪律检查和刑事处罚的有效衔接机制,使土地行政处罚的拆除、没收、罚款以及移送后的纪律处分、刑事处罚都能落到实处,真正把国家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在国家机器的个个环节。
(三)调整法律责任标准。
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而现有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存在着对土地违法案件的处罚标准或过重或过轻、处罚规定不具体不明确等的情形,况且在新形势下的一些土地违法行为找不到处罚依据。所以建议修改完善土地法律法规,提高土地行政处罚的针对性,使土地执法行政处罚依据完全充分、处罚标准具体明确,处罚措施易于操作。
(四)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国土资源部门要解决好执法难的问题,就必须解决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积极为地方首长当好参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搞好服务。xx市国土资源局根据自然地域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向黄河滩要农业用地,向山前冲积坡要工业用地,向浅山区要城市用地,向空间拓展要建设用地的战略措施。通过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这样土地违法现象自然而然的就会减少或者消失。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七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xx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成果和我们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舜陵镇九嶷洞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配合帮助下,我们的实践队员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原始资料,我们掌握了他们的一些共性,也对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清楚的了解,现撰写出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xx年8月17日—8月22日,我们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舜陵镇九嶷洞村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开展了本次调查。宁远县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南部,辖17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乡4个),4个国有林场,688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2498平方公里,总人口77.8万,外出打工人员接近30万。其中调查走访的九嶷洞村,人口1390人,396户人家中有200多户有青壮年外出打工,正是由于此地农业人口多,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经济发展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因而当地留守儿童的现象十分普遍。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宁远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在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和建设尽棉薄之力。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问题,不是农村之事,更不是农民工的家庭‘私事’,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制度是产生“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父母外出打工不在身边造成的,其实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带来的深层次矛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与国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相矛盾的是我国长期以来实施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制度,进城务工农民虽然在城市工作、居住和生活,但享受的是与城市居民完全不平等的待遇。所以这样直接导致务工农民会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
2、家庭情感教育明显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直接原因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在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的过程中,他们的需要、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的反馈,这必然对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也易使他们产生诸多心理问题。而一些家长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心生愧疚,往往通过钱、物等大量的物质满足来补偿对孩子的精神关爱,而这些孩子在花钱方面又缺乏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极易使他们产生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
三、“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发现在调查中的留守儿童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无人看管,缺乏监护;二是家不完整,缺少家教;三是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其中:
留守儿童”面临五大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容易在营养状况、身体健康等方面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在九嶷洞村留守儿童能够按时接受各种预防性疫苗的比例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在我们走访中得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家务劳动甚至一些农活都落在了留守儿童身上,不能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学习成绩因此而有些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有些孩子进城后跟不上学习进度,不得不返回农村;有的由于家长不断在农村、城市之间变动,孩子也会随之由“留守”到“流动”再到“留守”,不能及时接续学业。我们调查的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在小学阶段的入学率相对高一些,初中阶段则呈明显下降趋势,辍学率比较高。更可怕的是,竟在走访中有监护人说出“不可能也没能力让孩子上高中”的话语。
四是道德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缺乏及时的指点和帮助,一些错误行为和做法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行。据当地村支书透露,在该地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的比例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
五是安全问题:另根据网上公安部门有关调查显示,在被拐卖的儿童当中,流动儿童占第一位,留守儿童占第二位。有些地方出现的女童被恶性案件中,也是留守女童居多。据报道,在xx年湖南洪灾遇难的12名儿童中,11名都是留守儿童,这说明没有父母的呵护和指导,留守儿童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使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在九嶷洞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留守儿童生活中存在了以上诸多的问题。
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
1、家庭方面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多和孩子在一起,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科学的生活习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要单方面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和隔代监护情况严重的问题,可以通过兴办农村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亲子沟通方式,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谐发展。家长学校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开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2、学校方面
要进一步加强幼儿园教育管理机制。幼儿园是直接教育管理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实体,教育措施的制定应当包容更多的关爱帮助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内容,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怀和呵护。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增强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在学校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并使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子女学习情况;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专家或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3)广泛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
如亲子活动等,加强家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幼儿互助互爱,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管理,对部分不能得到有效监护的留守儿童,可动员家长将其转入学校寄宿,由专门教师负责其饮食起居生活。实行寄宿制管理的孩子有着相似的经历,对他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一、问卷调查
1、问卷的设置及意图
本问卷共设计有8类问题:留守儿童的吃、住、用;与父母联系频率;双休日安排;父母不在家的困难;学习情况;老师的关心程度;今后的希望;16个小题。题型为封闭选择和开放问答两类。目的在于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现状。
2、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我校一、二年级共16个班,每个年级按成绩分为两层。调查中随机抽了两个年级、两个层次的8个班级的52名学生。分别以不记名的形式独立作答。并另卷调查了全校“留守儿童”等情况。
二、现状分析
1、数据的汇总
回收答卷52份,52份答卷均有效。为了便于统计,只随机统计50份。统计具体结果见附表。
2、现状的分析
(1)留守儿童面大。父母双方外出打工:12.1%;父母一方外出打工:51.8%;单亲和孤儿:6.2%。
[简析]实际上没有父母直接监护的占18.3%,加上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总共就占总数的70.1%。这些儿童要么缺乏父爱,要么缺乏母爱,当然就极有可能性格发展缺失。尤其在对其管理、生活安排方面缺乏应有的照顾和爱护,由此,他们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变异滋生蔓延,影响他们自身的发展,影响学校影响社会。
(2)监护不能落实。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占56%;无人监护占26%;其他亲戚监护占18%。
[简析]隔代监护,一是心理代沟太深,祖孙难于沟通,二是祖辈过度溺爱,百依百顺,三是没有教育理念;亲戚监护,日子一长,孩子或多或少有过失,只要亲戚批评责备,他们之间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隔阂,严重的甚至闹矛盾;没有人监护,不仅这些孩子心理没有安全感,而且很多事情就有可能因拿不准主意而失误。
(3)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32%的留守儿童双休日的生活水平与在学校寄宿差不多;人均每周包括乘车的零花钱6.28元;
[简析]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从上述数据看出,很多留守儿童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需求。
(4)父母亲情淡薄。36%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不是经常联系;与父母双方经常打电话的占18%;父母经常给我打电话只占46%。
[简析]父母亲情是儿童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元素。这种东西是任何事物都无法代替的。然而,现在的父母,由于没有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有的因为生活所迫,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甚至连电话就不与孩子联系。这样孩子就感到没有根基没有依靠,没有自主没有目的,如空中的落叶,时常无所适从。
(5)家务劳动繁重。80%的留守儿童在双休日要做家务劳动;52%的留守儿童要在双休日做饭。90%的留守儿童自己洗衣服。
[简析]本来让孩子们劳动可以培养劳动观念,但这些孩子做家务劳动都是在被动进行,因此对家务劳动大多感到厌倦。同时,有孩子也的确由于学习时间紧而没有劳动时间,有的孩子还真的有很多家务劳动不会做。这样就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
(6)老师关注太少。本期以来,46%的留守儿童还没有老师找他谈过话。
[简析]留守儿童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重点,然而从调查看,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竟有46%的留守儿童在将近两个月的教学时间里没有与老师谈过一次话,即使是批评也是如此。
(7)学习压力很大。50%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30%的留守儿童明显表示学习成绩不好;部分表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
[简析]本来适当的压力有利于学习,但留守儿童的压力一是来自多方面,二是压力太大。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8)心理压力太大。60%以上的留守儿童表示为不会做饭,不会洗衣,遇事不能拿主见,思念父母,16%的留守儿童为今后的生活着急,部分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失望、羡慕别人;烦恼,既要照顾自己,还要为家里弟妹、外婆的生活安排,家里的大小事务由自己处理;得不到同学不理解;有时遭别人歧视等。
[简析]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虽然具有了独立意识,但毕竟经历不够、能力不足,对父母还具有很强的依附性。然而,这些留守儿童不会做饭洗衣,遇事拿不定主意,思念父母,感到孤独、失望、烦恼、得不到理解,遭人歧视,甚至为今后的生活着急,等等。显然,对同样一个十二三岁的留守儿童来说,所担当的负荷肯定是超载的。
三、对策探悉
1、成立自立组织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据调查,这些儿童中有个别孩子很懂事,能正确看待自己的处境,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我们更应理解父母的难处,更应为父母减少担心,于是觉得,在家里累点苦点也很自然。因此,我们认为,班级应该成立“独立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独立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保障自我锻炼。这样,既可增加心理倾述渠道,增进伙伴之间的友情,又可找到“家”的感觉,同时自己的组织便于随时请教,随时求助。
2、建立专门档案
从我们的调查看,现在的这些孩子最缺的除了极个别经济十分困难外,最缺的不是财物,而是情感,尤其是留守儿童。因此,不论是一个班级,还是一所学校,我们都应把他们作为我们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他们。但从现有状况来看,很多学校如我们调查情况相似,对其关注不够,有的甚至漠视了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必须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要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从而保障对他们生活上的必须求助,对心理上的及时疏导。
3、定期召开会议
留守儿童问题应该是当今教育的新问题,也是当今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而且学生所占比例大,涉及问题多。因此,不管是学校还是班级,每期都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留守儿童问题,要形成会议制度,要通过会议形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决议和制度。从而保证班级、学校在决策上的“政策”支持,同时,促使我们把握和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重心,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
4、设立咨询机构
留守儿童的问题并不全是共性问题,不同儿童往往其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如果从组织的角度,以集体的活动形式去解决个性问题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因而,针对留守儿童的别个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一是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二是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三是保证了专门途经,如:设立“学生请教处”(或者“独立儿童办公室”),成立“独立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的老师负责接待。
5、师生互结对子
按笔者调查统计,留守儿童、单亲、孤儿一共为18.3%,班额以60人计算,每班不超过11名。因此,要保证对这些儿童的关怀真正落实,我们不妨通过师生一对一的互结对子,实施帮扶。现在的中学,一般都是按20:1的比例配备的教师,而且大多数学校都超过了这个比例,因而,按这样计算,实际上每位教师结对的留守儿童都不会超过3名。也就是说,这种做法是既实际又能保证每位留守儿童得到帮助关怀的最后防线。
总之,留守儿童是当今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难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都应做为其工作的重点之一去研究去解决。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八
简随着近年各大高校扩招,全国总体就业压力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调查目的:一是对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二是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三是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
调查形式:于20xx年3月至4月,随机抽取广州地区14所大学(包括本科学校和专科学校四个年级)的705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占46.8%,女生占53.2%。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668张,有效率94.8%。使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图表用excel来绘制。
调查内容:广州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职业期望状况四个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程度
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择己所爱,该专业能否在将来帮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欢的工作。调查发现(如下图),有21.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较满意,有66.6%的大学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学生比较不满意,有2.4%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不满意,各专业的满意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对专业不满意的直接表现是对本专业的学习动力不足或毕业后不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的了解与自身了解的缺乏,可能是导致只有21.0%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持满意态度的原因之一。因为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五花八门的专业的不了解,抱有神秘感,从而选了一个自己以后不喜欢的专业。另外,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个同学对考古学很有兴趣,但社会需求相对比较少,此时可能会产生心理冲突,也许选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但赚钱的专业,梦想与现实出现落差,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意。而专业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取向,如果对本专业不满意或态度模糊,势必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开发,以及今后的择业。
二、对自我认识程度
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情商、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七个方面,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发现(如下图),只有6.7%的被调查者对自己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52.3%的被调查者对自己的各面能力,兴趣等持含糊态度,41.0%的被调查者完全不了解自己;而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我认识没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较多的大学生未能很好地关注自身特点,发现自身问题,促进自身发展。那么,这里便牵涉到了大学生就业生涯目标的问题。
职业生涯目标是指可预想到的、有一定实现可能的目标。而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我实际,这就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有所了解。通过个人分析认识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确认自己的性格,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并以此来开发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然而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兴趣、职业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对职业生涯目标是模糊的。
三、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
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在调查中发现,只有14.5%的被调查者对当前的就业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没显著性差异,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程度就有显著性差异,冷门专业的学生比热门专业的学生更加关注就业前景。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校园里,舒适、闲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绝对经济支持,使很多大学生忘却或暂时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很少去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些学生的确是每天都只是读书,缺乏对就业的准确和认识。另一方面,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调查中,发现有73.5%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够,需要更详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四、职业期望状况
影响职业期望因素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声望地位稳定性因素(城市位置与社会地位),内在价值因素(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外在价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将薪水高低、发展空间、城市位置、兴趣爱好、社会地位按自身在选择工作时所起作用从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职业选择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的选择情况(见下图),发展空间、兴趣爱好成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首选,接下来依次才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会地位,男女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调查中还发现被调查者中有83.3%的被试认为“前途”比“钱途”更为重要,60.3%的被试愿意充当“鸡头”也不愿意当“凤尾”。以上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更注重工作的内在价值。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表明广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一下特点:(一)多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较低;(二)广州市大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还比较模糊,自我认识不够,绝大多数人没有明确目标;(三)广州市大学生对社会人才的需求了解甚少,另外,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不足,学生了解就业相关信息的渠道较少;(四)广州市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更注重发展空间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认为,根据上述特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大学生应该及早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九
文化需求是社会人的一般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新生代农民工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时,其他方面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文化需求显得相当突出。
1、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由生存理性转变到社会理性,物质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需求,他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样迫切。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农民文化消费潜力不强;
另外,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把农民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娱乐生活极其单调。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休闲娱乐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觉、听广播等较为原始、低级的娱乐方式上。即使有的农民工开始接触网络等较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他们也大多把网络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聊天、看电影等),而没有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在信息传递、文化提升、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单调的文化生活致使他们在价值观上也呈现出保守、落后的特征,大大不利于其市民化进程。
2、新生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学好一门过硬的技术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最强烈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比传统农民工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即使有心摆脱出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个“坎”,就是求职过程中的技术门槛,他们普遍陷入一种“技术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升级,城市此刻紧缺技术工人,但求职农民工80%没有任何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要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但由于学习成本较高以及收益的不稳定性,对于学什么、怎样学,却还存在着很多迷惘和认识上的误区。
3、新生代农民工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传统农民工文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却远远低于城市从业人员,这种差距与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要不断学习,理解新知识、新技能,从根本上适应农民到市民主角的转变。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要想顺利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务必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与之相匹配,他们的实践需要决定了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另外,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遭受到了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带来的困惑和失望,有些把期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期望子女能够理解良好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1、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学习欲望强烈。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基本上是初中以上,还有一部分是高中生,甚至有些理解过中专或高技类课程培训,知识面、信息来源比较广。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热情较高,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种观点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得到最广泛的认同。他们不仅仅仅自己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对下一代也寄予很大的期望。对知识的渴望使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文化状况远远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
2、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较高,土地意识淡化。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性变化和技能素质提升,加上农地制度变迁使得他们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社会认同在减弱,他们大多数人往往直接从学校进入外出务工行列,有的还是在城里跟着打工父母成长起来的,对于现代产业规律的熟悉程度远高于传统农业。同时,他们极力谋求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在经历了城市生活及文化氛围的熏陶之后,更感觉到城乡社会的差距,从而表现出对城市社会更强烈的向往。他们不管各种制度性的障碍仍然存在,转变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用心主动地融入城市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礼貌生活的追求对传统的思想观念、双重制度和限制政策提出了挑战。
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期望值较高,立足长远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更多的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谋求发展。他们有较强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们不仅仅仅满足于挣钱来改善家庭生活,而是要求有所发展。他们更看重个人的潜力和机会,相信只要透过个人努力拼搏就能获得成功。在争取待遇、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上,这一代农民工要求更加直接。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刻苦学习专业技术,以提高就业的竞争潜力。他们把务工当做学习、提高、适应的过程,期望透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从农民到工人到更高社会层次的生存方式与人生道路的转变。这要求政府和社会务必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渴求,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对策推荐1。多方推进,丰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居民差异不大,但在精神上,他们仍独自结成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和城市文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主导者,要把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是企业要充分发挥农民工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农民工的需要层次,增加文化活动设施,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要组织农民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激发农民工的参与热情。
三是用心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社区、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经常为农民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2。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获取资源潜力的高低,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认同状况和社会融入潜力。
一是要对他们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比较年轻、受教育水平较高、理解潜力较强等特点,透过建立和完善多层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使他们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透过多层次教育体系来引导和组织新生代农民工理解就业和创业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既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新型劳动者。
二是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面,加强与其他群体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互动交流。要利用社区、街道办及其他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交流和互动中增进了解,促进融合,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礼貌素养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使城市居民纠正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消除歧视,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并接纳他们。
三是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透过政府主导,社会团体辅助等方式整合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用心探索政府、企业与社会共同推进农民工教育和培训的新路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心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毕业就业心理的主要因素,并深入研究产生这些因素的主要原因,从而找到缓解这些心理压力的方法
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目前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学业水平、择业要求及其它考虑因素。
(二)调查数据分析:
1.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男女比例:男同学占46.2%,女同学占53.8%。说明调查的学生当中女同学比较多,但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2.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读专业:文法类占6.2%,经济类占9.2%,理工类占6.2%,艺术类占7.7%,,其它专业占50.8%,。。。
。。。
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生源地:本省农村的占,本省城市的占,外省农村的占,外省城市的占。
4. 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在的年级:大一占10.8%,大二占33.8%,大三占41.3%,大四占12.3%,其中大三的学生较多,其观点比较接近我们大部分人目前的观点。
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其专业的满意度:很满意的占,满意的占,一般的占,不满意的占,很不满意的占。
6.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期望就业的公司类型:民营企业的占,国营企业的占,自主创业的占,政府部门的占,其它。
7.接受调查的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要因素:薪水占,地理因素占,行业前景占,个人喜好占,办公环境占,其它占。
8.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专业是否对口问题的看法:
专业一定要对口占,既来之则安之占,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占,其它占。
9.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1500以下占,1500-2500占,2500-3500占,3500以上占。
10.接受调查的学生对工作地点的想法:经济文化中心占,西部地区占,一般的城市占,出国占,其它占。
11.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毕业生应具有的素质:专业水平占,心理素质占,公关能力占,道德素质占,其它占。
1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难的原因: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占,就业期望过高占,就业人数过多占,其他占。
13.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就业难的态度:先就业再择业占,先就业再择业占,考研占,待业。
14.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现工作的原因:家庭贫困占,对考研没把握占,实现自我价值占,其它占。
15.接受调查的大学生对周围同学平均就业率的了解:50%以下占,50%-70%占,70%-90%占,90%以上占,不清楚占。
总结及建议:
在调查的过程当中以及根据问卷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内容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就业难。就业难,究竟难在哪里?其实根据调查,大学扩招是一个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了高等学府进行深造,必然带来的是众多的高校毕业生。根据数据显示,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20xx年相比增幅达到22%,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而20xx年更是创纪录的突破了600万大关。在这样严峻的社会背景下,自然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但是,这只是唯一的因素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在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仍有无数家企业招不到适合的人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与价值与企业期望的差距。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家太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导致我们的动手能力太差。而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在结构上也存在很多问题,同时企业认为“培养人是学校的事,我要的是能用的人才”、“企业不是学校,没有培养人的社会义务”。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应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学校应该结合企业需求设置专业与课程,而企业应该给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就业前培训以及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只有各个群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个问题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2. 对专业的不满意。很多的同学都对所学的专业并不满意。究其原因,许多的同学选专业时并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有的是被父母逼的选择,有的只是为了将来好找工作,这样必然决定了专业的不对口。还有的同学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渐渐的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了,这又是为什么?有两点原因,其一,学生本人对自己兴趣的把握可能不准确。高中学生对大学某专业的兴趣往往来自于自己对中学相关学科的成功体验,或者是受到这些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吸引,等等,严格地说,这些都不是对专业的直接兴趣。其二,影响专业学习的因素,除了专业兴趣外,还与从事某一专业或职业的生涯动机、个人学习某一专业或从事某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以及个人的个性特点等有关,这些都是专业选择和职业选择中应该重要考虑的方面。所以,对于已经无法改变自己专业的同学来说,培养自己对专业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多去发现自己专业中的乐趣。或者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去学一些自己喜欢的学科,毕竟大学的自学时间还是比价充裕的,所以多多利用闲暇时间去学习自己想学的课程。总之,不能因为专业的不喜欢就大把大把的浪费自己的时间,毕竟浪费的时间都是自己的,并且是在大学这么宝贵的时间,所以,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
3. 就业公司的单一化,缺乏创业精神。大部分学生在就业选择的部门之中,国营企业与外资企业这样的大型企业则更受大学生的青睐。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部门的待遇普遍偏高,就业稳定性更高。而私营企业选择的人数较少。这样的选择其实无可厚非,在当今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生活压力极大,有一份能够比较好养活自己的工作,对于大多说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但这样,必然造成了热门职位的紧俏,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获得这样的“香饽饽”,大部分的学生还是无法获得这样的机会。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先在一些私营企业,甚至是小企业来锻炼自己,虽说这样的企业薪酬以及福利方面会不及大型国营企业,但在这里你一样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刚毕业的学生之所以不太好获得较好的工作,主要原因还是经验的缺失。所以,在这样的小公司先进可能多的获得锻炼的机会,填补自己的经验。这样当过了几年之后,伴随着自己经验的日益增多,在找到一份好工作就不再是梦想了。而对于大家不愿意选择创业,我想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创业不只是嘴上随便便说而已,真正的创业并不是我们在学校参加的那种模拟创业活动那么简单。踏雪要考虑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对于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实在是太难了。但人生只有多经历一些事情,才可以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并经还年轻,有可以挥霍的资本。在我们这个年纪,多经历一些事情,对于我们将来的发展是有很多益处的。即使撞得头破血流,只能证明我们当时选择的路是错误的,那再重新来过就好了,没有什么丢人的。当我们获得成功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喜悦与成就感是外人无法感觉到的,在那一刻,才会觉得原来所付出伤于痛是值得的。另外,国家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创业扶持力度还是很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相信正是我们发挥自己的青春与才智的机会。
4. 薪资期望过高,缺乏理性认识。工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学生都有一种骄傲心理,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并且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饭来张口,衣食无忧的年代,当然希望自己的工资很高来满足自己较高的消费水平。但企业所能提供的的工资却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期望值。这种现象一方面导致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企业创造不了价值,致使企业不愿意为此付出高薪,另一方面却是家长花高价打造的天之骄子挣的工资仅仅刚能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希望高工资是好的,但自己首先要有这样的水平才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可值得炫耀的资本:比技术,你不一定有专业技术工技术好;比专业知识,没有科研工作者所掌握的知识丰富;而工作经验更是几乎为零。这样的条件,又凭借什么样的条件来获得较高的工资呢?其实,这是一种择业功利心理。所以,大家应该清醒的认识,刚毕业的我们不可能得到过高的工资的,只有凭借我们辛勤的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才可以得到相应的高工资。记住,自己的收获是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只有付出的努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收到与之相对应的薪资。因此,大家在刚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不要仅仅将工资水平的高低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如果这样,会使我们失去很多的机会,对我们人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好的工作不一定是工资最高的,但一定要是最适应自己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我们应该在就业前就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定位,确立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我们只有改变以前的“精英就业”观念,树立人职匹配的“大众化”就业观,才有可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5. 就业地点过于集中于发达城市。好的环境对于人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在发达城市,我们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同时可以扩大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坚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只是提高我们自己的一个条件而已。最重要的还是看我们自身的能力。没有过硬的自身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迟早是会被淘汰的。并且,由于大家都普遍认为大城市对就业有好处,所以必然造成求职竞争的激烈。而实际上这些地方的人才供需已相对饱和,这就使就业成了过“独木桥”。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只靠一股冲劲和猛劲在这些地方很难立足的。这种就业观念使不少大学生失去了就业和发展的机会。我们在这时应该改变一下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就能较快的找到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有些人在发达城市找到了一份工作,但并不是自己喜欢的。这样时间久了,还是会因为工作不适合自己而放弃这样的工作。所以,无论是在哪里找工作,最重要的找一份适合自己的,有兴趣爱好的,愿意为这件事情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这样找到的工作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最好的,不要仅仅因为就业地点而选择了一份自己不喜欢的,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毕竟,找工作是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若干年之后,要让自己对当年的选择不后悔。这样,就就算自己成功了。
6. 大学生对专业水平重视度较高,而忽略了自身的修养。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社会上许多的事情会使我们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观念,比如,拜金主义,铺张浪费等。这其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人格的一种缺失。我们在学校,只知道一味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觉得只有将自己的学习搞好,才能将来在社会上出人头地,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平时生活中,你所拥有的知识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一点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一个人即使没有出众的专业知识,没有渊博的学识,但只要他骨子里够正直,为人谦和友善,谈吐不凡。这样的人一样会受到招聘公司的青睐。这也就是为什么最近几年,许多用人单位渐渐的淡化专业知识,而是将道德修养考察更多的原因了。所以,我们应当在平时多花一些时间来培养我们自身的修养,而不是盲目的去学习课本上生硬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个只会读死书的“机器”。
7. 考研人数与就业人数基本持平。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需求的高端人才也越来越多,这是考研人数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同时,考研可以使自身的专业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与此挂钩的是研究生的平均工资高于应届毕业大学生,这也是考研人数众多的一个原因。但最近几年,却出现了一类人。他们考研的原因并不是为了比别人多学习许多专业知识,而只是单纯的逃避就业。他们觉得现在的就业人数太多了,怕自己找不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再在学校呆上3年时间,等这几年就业高峰期过后,自己再去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其实,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错误,在就业人数多的时候,继续深造,使自己的综合素质有一个提升,等自己的能力能够达到单位要求的时候,再去找一份好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何乐而不为。但是,这些人却丢失了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选择接受挑战,而是选择了逃避。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即使考上了研究生,也只不过是白白浪费了自己几年美好时光,到头来同样不会获得你想要的结果。也许是我们从小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我们没有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不仅仅是实现我们人生价值的舞台,同时也是我们人生当中的一次不可多得挑战机会。选择舒适安逸的生活固然没错,但更高的挑战同样会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所以不要让眼前的困难难倒,挑战它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所以,真正想提高自己而考研的同学,应该努力把握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好好掌握基本知识,为考研做好准备;而为了逃避就业而考研的同学,应该摆正心态,积极地面对就业所带给你的挑战。当你真正面对它的时候,才会发现它并没有你想象的困难。
总之,经过这次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心理的调查,我觉的大家对于就业方面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十分全面,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就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大家必须要认真并积极的对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才会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才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一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既是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资产,还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土地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我国的土地市场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土地资本运营已成为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是一个较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县,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加大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国有土地资本运营显得尤为重要。20xx年下半年实施县乡机构改革,新组建**县国土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提高土地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目标,坚持资源保护与资产管理并重,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各项制度,加大国有土地储备交易工作力度,严格执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规定,土地市场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土地市场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不断深化,如何盘活土地,抓好土地储备交易工作成为经营城市的一大课题。为此,我们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改造旧城、开发新城工作中,为实现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在完善土地储备交易制度方面结合县情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一)成立机构建章立制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产生是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调控土地二级市场的内在需求,也是深化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县城镇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城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建设资金短缺,过去长期实行无偿、无期限的土地使用制度,大部分存量国有土地以划拨方式进行转让,非法入市现象严重,应征土地出让金随意减免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大量国有土地资产流失,政府难以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也为土地交易中的“暗箱操作”提供了瘟床。针对这一情况,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国发[20xx]15号)和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等文件精神,依法规范土地市场,确保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20xx年8月,我县成立了土地储备交易中心,隶属**县国土资源局,定编5人,主要从事土地征收征用、土地收购、土地储备、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等工作。
确定土地收购储备中心是接受县政府委托实施国有土地资本运营工作的法定机构,代表县政府对城镇国有土地实行统一征收、储备、经营和管理,做到“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县国有土地收储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县国有土地收储运营程序》和《**县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为规范有序地实施土地储备交易提供了保障。
(二)清理整治土地市场,优化土地储备交易环境
20xx年2月20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土地市场秩序电视电话会议,下发相关通知,针对一些地方土地管理松驰,制度不健全,土地市场混乱问题,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为优化土地储备交易环境,我县以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为契机,抓好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促进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明确划拨供地范围,切实抓好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自20xx年以来,我县就完善土地储备交易机制,加大土地市场配置力度,连续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结合我县实际,下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出让的土地管理“五统一”的原则;根据土地市场的变化,及时修改我县的城镇规划区基准地价,并就土地储备范围、土地储备工作程序、储备土地的处置程序等内容进一步明细化、规范化;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区内土地管理的通告》、《关于加强土地市场秩序管理、严禁非法买卖土地转让土地的通告》,坚决冻结县城区内建设用地的供应和审批,查处非法买卖、转让土地。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为搞好土地收购储备和规范土地市场提供了法律法规支持。
(三)多形式并举,广泛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
为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县在宣传力度上花了很大的力气,收到很好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土地国情、国策的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采用书写张贴悬挂标语、出动宣传车、利用网络、广播电视、举办专栏板报、演讲比赛、印发资料、召开座谈会等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每年开展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宣传活动,使全县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我县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白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以此增强土地忧患意识,全面提高耕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自觉性。这样,使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更加深入人心,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也为我县推进土地储备工交易工作和规范土地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认真履行职责,实施土地交易“阳光工程”
招拍挂出让国有建设用地是《土地管理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第39号令)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公开土地出让的方式。法律规定,经营性用地必须实行“招拍挂”。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着力于挂牌出让精心打造土地交易“阳光工程”。全县经营性用地挂牌出让一律实行市场化运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并通过《中国土地网》、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张贴公告等形式对外发布公告,实施阳光交易。参加竞买土地者有县内、县外,州内、州外,也有省内、省外的投资商、开发商。每宗地挂牌出让公告期满后,有两家以上要求现场竞价,均由县政府牵头组织新区建设指挥部、国土资源、建设、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联合举行现场竞价会,在媒体上发布交易结果,接受社会监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成立以来,严格按照规定对国有土地实行统一征用、储备、经营和管理,依法按程序对全县经营性用地实施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自土地储备交易成立至今的5、6年时间,**县土地储备交易中心在**县国土资源局的领导下,以盘活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合理流转土地资源为工作出发点,供应国有建设用地32.4840公顷,其中划拨21.39公顷,出让11.0940公顷,收取土地出让金5054.2625万元,为**县城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解决了72个党政机关及社会团体单位的办公用地问题,为**县城特别是县城新区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土地市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的土地市场建设正处于发育起步阶段,经过五年多的培育和规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出让供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供地的比例还有待提高。由于行政行为和部门利益驱动,在发展经济、企业改制和招商引资等方面供地操作不够规范,低价出让、甚至减免出让金的现象依然存在,影响了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土地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有待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还有待加强。土地市场发展的前提是政府控制土地供应总量,但社会上部分人员国土资源政策、法律意识淡薄,违法占地、随意占用耕地的现象屡禁不止,少数开发商与乡(镇)、村违法私自签订用地协议圈占土地搞建设,多头分散供地久治不绝,影响了政府对土地供应宏观调控的实施和耕地保护。
三是由于我县是一个较为贫困落后的山区县,年供地量不大,竞争力不强,加上收购土地的资金无来源,财政提供不了专项周转金,银行贷款困难,造成收储资金无着落,从客观上给土地“招拍挂”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四是土地私下交易行为比较突出,少数单位和个人为逃避税费,不依法申报办理变更手续,部分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利用原划拨土地直接非法入市或用于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造成土地交易市场混乱。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国土部门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外部的诸多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建设项目用地选址随意性大,未能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选址,在项目用地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往往实行规划跟着项目走,随意调整规划。多数情况下,用地单位或个人忽视城市规划,认为只要获得政府批准的土地,建设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不严格执行供地过程中的规划设计要求;部门间的相互协调不够,宗地管理无法实现,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的职能不到位,政府不能集中统一供地,多头供地现象依然存在,使“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三是一些单位和个人对土地政策、法律法规意识不强,违法占地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乡镇过分强调发展经济,随意提供工业用地,只顾当前利益,不顾长远计划。为引进资金,兴办企业,一味迁就企业不合理要求,以牺牲土地和农民利益为代价,不要求企业主严格地完善依法用地手续,造成农村土地市场混乱。四是缺乏土地储备资金,从而对老城区企业改制、划拨用地改变用途等国有土地管理的难度加大,无法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五是利益分配既不合法又不合理,征收的土地出让金未按上级要求管理、分配使用,致使在应对上级检查时捉襟见肘。
三、解决土地市场建设问题的对策措施
规范土地市场就是政府用市场的眼光看待国有土地,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限度地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资产,实现土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行为,它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我县土地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坚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通过自身的努力一定能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有效方式,从发展和规范土地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大力宣传规范土地市场、实施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重要意义,为深入推进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土地公开供应制度。建立土地市场集中统一供应制度,国有土地招标、拍卖制度和依法行政工作制度。促进土地“招拍挂”工作公开、公正、公平。
三是要同相关协作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土地招拍挂工作中的问题,完成供地前期规划、供地后期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验收工作;建立统一协作关系,共同促进和培育规范的土地市场。
四是要求县财政部门提供一定的土地收储周转金,银行提供相应的贷款,以保障土地收储运营工作的正常运行。通过协调资金(政府出资或银行借款等方式),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力度,确保土地储备交易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储及出让管理规范化、合法化。
五是要加强同纪检监察机关的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查处与土地有关的违纪违法案件,推动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实施。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二
一、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逐渐成为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外出务工,产生了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留守儿童特殊群体存在安全隐患多、学习成绩差、心理障碍凸显等诸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各级政府为彻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担负主要的责任.国家应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各级地方政府应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来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就学障碍;农村基层政府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建立灵活、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式等等.
二、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剩余劳动力 农民工 工业化 城市化 户籍制度教育投入 灵活、多元的教育教学
三、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
1.导语
伴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促进留守儿童发展,中央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法规和政策。各地学校和社区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多元化关爱模式。为正确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之道,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现有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寻求解决的政策。
2.调查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查者实现设计好的书面的标准化的调查问卷,因而,它有着自身吐出的特点:(1).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能在广阔的范围内对地域上相隔千里的众多的调查对象同时进行调查,评课在脚断掉时间内搜集到大量的信息。(2).具有很好的匿名性。(3).便于资料定量分析。(4).能够排除人为干扰。(5).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
3.结果分析
(1)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亲情缺失,性格叛逆。留守儿童均“十分想念父母亲”,但几个月、一年甚至几年见不到父母亲是家常便饭。长期得不到父母亲的抚慰与关怀,这些孩子往往焦虑紧张,暴燥叛逆,不服临时监护人和老师的管教。
二是道德滑坡,价值扭曲。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心理上对孩子有歉疚,总是以金钱来弥补,使得一些留守儿童养成了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
三是不爱学习,不守规章。临时监护人往往重养轻教,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责任全部推到学校方面,教育渠道单一,缺乏家庭、社会的配合,很难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些留守儿童,不爱学习、不守规章,长期寻衅滋事,同学之间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现在学生之间打架,动不动就是铁棍、砍刀。
四是管理空档,早恋成风。留守儿童缺失亲情,缺乏安全感,他们一方面寻求亲情,寻求保护,另一方面管理空档,他们行为自由,行事懵懂,早恋成风。
五是监护不力,存在安全隐患。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2)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意识薄弱和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教育作为儿童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在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学生教育问题,与其缺少来自家庭的正确教育和指导有极大的关系。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二是学校教育来看,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 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4.讨论
对策与建议
一是政府应积极作为,加强主导。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一是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保证教育公平。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和合格学校的建设。二是要推进政策的完善配套。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特别是要杜绝网吧和游戏厅接纳未成年学生的行为。三是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让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在学校,是解决留守儿童系列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是学校应尽职尽责,担当使命。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首先要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学校应主动承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双重责任。其次要注重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对老师进行相关心理指导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定期聘请有关专家为学生讲授青春期健康知识。通过老师与学生对话,帮助学生坦然面对成长的烦恼,对遭遇挫折或困难的孩子及时给予心理抚慰,特别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孤僻、胆怯、冷淡等心理,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缺失。再则要努力架起畅通的家校桥梁。要组织老师多走访留守儿童家庭,指导家长或亲属如何教育孩子。建立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卡,利用现代发达的信息通讯工具,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除此,学校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孩子父母返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形成合力。
三是家庭应善于作为,履行职责。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也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一代。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增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家庭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思想教育不好,就是危险品,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极大,父母有责任将自己的孩子教育好。留守儿童的父母要学会心灵的沟通。关心孩子,要从“心”开始。父母要走进孩子的“心”里去,去了解他们心里想些什么,需要什么,不但要当好父母,还要当好孩子们的知心朋友。长期在外的父母应充分利用电话定期和孩子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教育。留守儿童的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爱国爱民、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优良品德,以身示范。
四是社会应奋力敢为,形成合力。加强社会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互补共生。要构建监护体系。构建一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队伍。利用多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引起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广泛关注。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鼓励帮助农民返乡创业,使父母双方或一方能留在家里,减少留守儿童的产生。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好出路和长久之计。
四、小结
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成长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三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 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 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 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 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 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 己特殊的特点, 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 的问题。
的问题。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 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消费具有多样化, 他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大学生消费具有多样化,复杂性等 特点。作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服装消费, 特点。作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服装消费,几乎是大 学生日常消费中的除食品消费外最重要的消费开支。
学生日常消费中的除食品消费外最重要的消费开支。因此通过 对大学生的服装消费的调查和研究, 对大学生的服装消费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及时把握大学生 消费的最新动向,对我们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消费的最新动向,对我们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 及对整个针对学生服装生产销售产业提供参考。
及对整个针对学生服装生产销售产业提供参考。处于以上的目 的我们进行了以下针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报告。
的我们进行了以下针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报告。
(一)调研目的 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日常服装消 通过对大学生服装消费的调查, 费和日常消费情况,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费和日常消费情况,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以 及对整个针对学生服装生产销售产业提供参考。
及对整个针对学生服装生产销售产业提供参考。
(二)目标群体 郑州大学南校区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到大四四个年级 郑州大学南校区在校大学生。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和网络调查,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和网络调查,通过调研人员的问卷发 放和发邮件,对在校的四个年级的同学进行抽样调查。
放和发邮件,对在校的四个年级的同学进行抽样调查。抽样 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法,根据四个年级的人数进行分层抽样, 调查采取分层抽样法,根据四个年级的人数进行分层抽样, 以此来收集数据。其中年级人数比例为2 大一:
以此来收集数据。其中年级人数比例为2:5:2:1(大一:
大二:大三:大四)。
大二:大三:大四)。
(四)调研过程 10月 日到11 11日 设计调研方案;11日到13日 日到13 10月9日到11日,设计调研方案;11日到13日,设计 调研问卷;13日到15日 进行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16日 日到15 调研问卷;13日到15日,进行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16日 17日 书写调查报告。其中,在问卷调查过程中, 到17日,书写调查报告。其中,在问卷调查过程中,不对 被访者进行过多的谈论,尽量收集到被访者真实的数据, 被访者进行过多的谈论,尽量收集到被访者真实的数据, 不对被访者进行诱导或是随便自己进行填写, 不对被访者进行诱导或是随便自己进行填写,而且尽量减 少被访者受到过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少被访者受到过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调研结问束后留下 被访者的电话,以便对调研数据进行验证。
被访者的电话,以便对调研数据进行验证。调研结束后注 明调查员姓名以及调查地点和时间。本小组共发出150 150份 明调查员姓名以及调查地点和时间。本小组共发出150份 问卷,实际收回129份有效问卷,发送60份电子邮件, 129份有效问卷 60份电子邮件 问卷,实际收回129份有效问卷,发送60份电子邮件,回 33份 收33份。
(五)问卷整理 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在问卷调查结束之后,由组长组织组员对问卷的内 容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能够反映调研主题的数据, 容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的能够反映调研主题的数据,然 后对数据再进行分析,预测大学生服装销售行业的前景, 后对数据再进行分析,预测大学生服装销售行业的前景, 以及对大学生的服装消费以及服装生产厂家提出一些合 理化、科学化的建议。
理化、科学化的建议。
(六)调查效果 在收回的129份问卷中选出了9份不认真填写的问卷, 129份问卷中选出了 在收回的129份问卷中选出了9份不认真填写的问卷, 回收的33份电子邮件选出了3份不认真填写的, 33份电子邮件选出了 回收的33份电子邮件选出了3份不认真填写的,共统计 150份 150份中大部分问卷还都是认真填写的 份中大部分问卷还都是认真填写的, 150份,这150份中大部分问卷还都是认真填写的,这对 于问卷的分析和数据的整理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四
基层安全生产调查报告
近一时期,安全生产形势并不乐观。如安措设置不规范、现场监护不到位和执行不符合安规规定、发生过的事故起不到警示作用等现象时有发生;现场工作,生产地带安全管理工作衔接不严密,在机房管理上,造成管理责任不清,工作上互相推诿、扯皮;在现场考问中,某些工作人员对安规的不正确的理解和对习惯性违章的认同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就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在这些基层班、组没有任何痕迹,更别说引起足够的重视,也难怪乎人们说我们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上面倾盆大雨,下面毛毛细雨”了。这样下去看来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已不足以形容如此恶劣的安全形势了。
究其原因,做过一些分析,其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缺乏对人思想或心理方面较深层面的分析,因而形成了某些工作缺位,“表面上看投入了很多精力,做了不少工作,但对安全生产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和指导”。剖析当前客观的安全形势,我们感觉到,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收入分配制度的逐步完善,不同的利益群体都存在一个对自身价值和权利义务的再认识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偏离“主人翁”思想的“主人”意识要想在短时期里得到革除,并能平稳过渡到一种与市场经济、国际惯例相融合的新思想或新理念的平衡,在目前电信企业现有管理体制下实现有相当的难度,这
就出现了一个我们常常提到的所谓“承受能力”的问题,而“承受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讲与企业的关联度很大,落后的体制、机制只能造就脆弱的“承受能力”,这是一个深层次的历史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这种现实对电信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别是安全生产所构成的威胁将逐步显现,在某些局部也许会表现的较为严重。针对这一新情况,传统的立足于对现象、行为的处理方式和简单的目标管理模式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通过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全面把握和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管理和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
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想像,要想在短时间里扭转这种严峻的安全形势,难度很大,必须舍得和敢于下狠药,要通过集中式拉网检查,有针对性地处理一批安全责任意识差、习惯性违章现象严重的单位或个人,让违章、违规责任单位或个人真正感受到切肤之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安全责任事故的可能蔓延。用这种较极端的方式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多少有些权宜,可也是不得已的应急之举,效果怎么样?是否能够切实做到长治久安,关键还是看后继扎实的基础工作是否能跟得上。对此,我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这是一句套话,但又是一句大实话。说我们的领导干部不重视安全生产,绝对是危言耸听,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确实有少
数领导干部不注意小节,平时又疏于对安全生产规程、规定的研读,现场监督缺乏针对性和敏感性,对一些管理漏洞、安全隐患、违章现象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或见而不警,有时自己到现场巡视或检查工作也不能做到“提醒”,甚至还会为某些违章行为解释、辩护,其消极影响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在这里谈领导重视,不是仅仅局限于大会、小会的传达、号召、强调和重申,也不简单地局限于工作计划、费用的安排和落实,重要和关键的是看我们的领导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是不是能做到身体力行,是不是能抓到点子上,落到实事上。基层员工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他们对领导干部的言行也都看在眼里,只要我们各层、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做得身体力行、到位尽责,切实担负起各自分管范围内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敢管、会管、善管,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培训教育是前提。
一线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是不争的共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队伍老化的问题,人才缺失的问题,也有体制变化造成的心理失衡等问题。可纵观近年来公司范围内的事故通报和最近检查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我们却发现导致人员责任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并不是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等方面的不足,相反往往大多是因为忽视、漠视最基本规程制度的执行,有些甚至就是性质相当严重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所致,对此,说轻点是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说重了就是没有起码的责任心和职业素质。目前,公司系统内培训教育工作的力度相当大,但主要仍集中在学历教育、技能教育等方面,培训率指标上去了,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我认为与我们培训教育工作“重知轻德”有一定关系。
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锤炼着传统的理想和信念,必然会促使人们对自身价值的再认知,和对人生目标的再思考,紧张、躁动、茫然、不安在所难免。长期以来,电信企业的高收入、高福利,造成了一支充满职业自豪感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但随着通信行业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部分员工长期滋生的优越感受到了冲击,加之企业思想教育工作在某些局部或方面的缺位,ab类员工和c类员工利益差距大,企业改革不成功,使部分员工的心理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工作缺乏热情,学习缺乏动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根本谈不上什么责任心,其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都有所降低。因此,在这种大变革时期,对电信企业这种传统国企而言,要让自己的员工爱岗敬业,忠诚守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必要的。这种培训教育工作不仅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普遍意义上培训教育工作的前提。
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解决一个心态问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走出去,请进来”,让我们的员工用历史的眼光、社会的视角,对自己的职业和职业能力进行再认识、再比较。比较应讲究科学客观,纵向要比贡献、比责任,横向可比艰辛、比待遇,要摒弃消极心态,反对狭义的、片面的、非主流的比较,从而在心理上、主观意识上找到新的切合实际的平衡点。其次,要解决一个员工队伍建设的问题(c类员工职业安全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努力提升员工人力资本的价值,为员工参与岗位竞争,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创造条件,让他们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要解决一个奉献的问题。这是人生高层次的追求,也是我们培训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我们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人才,这也许与某些员工个人的理想和目标有些差距,但要将企业的目标与个人价值的实现完全统一难度很大,这里就有一个“舍小求大”的问题,也有一个起码的职业道德的问题。我们不反对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我们坚决反对“在其位不谋其政”,对于某些不能胜任、不愿尽责,甚至危及生产安全的员工,适当的调整和处理很有必要。
第三,制度科学是保证
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覆盖安全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的严密、科学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激励人、约束人,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企”。
制度的制定要体现人本思想。我们不提倡搞惩罚文化,因此,在制定考核制度时宜多使用“你做了„,将得到„;你违反„,将失去„”等措词;少用“你违反„,将扣除„”等措词。努力尝试将“期权”概念融合到安全制度体系中,让安全生产作为长期投资为员工所认识、所接受,而不要因为滥用“扣除”等词汇,
让员工觉得其“既得利益”受到了侵害,而造成负面影响。当然人文关怀并不排斥制度的严肃性,该“一票否决”或严肃处理的,自然是法不容情,毫不姑息。
制度的制定要体现民主集中。一个好的制度的出台都是源于生产实践的要求。因此,要能解决问题,起到实效,并为大部分员工所认同,就必须经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多次反复,要在符合大的原则和框架的前提下集中大家的智慧,让广大干群充分发表意见,并通过试行不断完善。
制度的制定要体现科学严谨。制度体系是企业管理所依据“法律”和“准绳”,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讲究的就是科学严谨。因此,制度间不能互相矛盾,要注重统一、协调,实现关联、互补,力求实现闭环或链式的管理。从体系的角度努力做得“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制度体系要体现“综合放大效应”,即不仅要让遵章守纪者“名利双收”,让违章违纪者为高昂的“学费”买单,而且还可以通过预期的“机会收益”进行激励和约束,从而用制度科学的力量实现安全生产的“法治”。
第四,绩效考核是手段
尽管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新的收入分配制度呼之欲出,但绩效考核作为“依法治企”的常规武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不能回避不用,更不能无序滥用。
绩效考核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内举不避仇,外举不避亲”,“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都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因此,我们开展绩效考核,不论是对干部还是对员工,不论关系是亲还是疏,都必须一视同仁,否则无以服众。
绩效考核必须坚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领导干部要敢于、勇于承担责任,遇事不推诿,遇利不伸手,做遵章守纪的表率。对制度规定的奖惩要切实兑现,奖要奖得人心动,罚要罚得人心痛。对先进要大张旗鼓、宣传表彰,对违章违纪人员要处理到位、教育到位、安抚到位,尽可能对事不对人,这个分寸的把握很有讲究,很值得我们各级管理者通过实践去总结和体会。
绩效考核必须坚持民主、公开。开展绩效考核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对待少数人的意见,决不可偏听偏信,在原因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下,搞“一言堂”或由少数人说了算,这样只会导致“执法不公”,伤害基层员工的感情,使绩效考核工作陷入被动。
当然,要做好这四方面的工作,除了要求我们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和业务能力外,我认为更为关键的是要求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从内心里做到“亲民、爱民”,凡事能从广大干群的根本利益出发,凡事能做到“以人为本,求真务实”,这才是各项工作能切实落到实处的前提和保证。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上下同心、左右协调、政令畅通、令行禁止、队伍稳定,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五
20xx年11月,市第四次党代会作出了创建生态市的重要决策,20xx年6月市委四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具体的创建思路,同年1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同年12月20日,召开全市生态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标志着我市生态市创建工作正式启动,至今已有3年多的时间。3年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生态市创建工作喜结硕果:成立了市委书记任主任,10多位市级领导任副主任,30家市直及驻张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高规格的领导机构;编制完成了生态市建设规划,并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的,金鉴明、牛文元等12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论证委员会的评审;对128个创建单位进行了表彰、授牌,其中生态村91个,绿色学校26所,绿色酒店8家,绿色小区3处。现在生态市创建工作已经到了关键时期,为了避免出现“热情一阵子”现象,将生态创建工作持续高效地开展下去,必须力求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措施创新。
生态市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创建目的不够清晰《生态市建设规划》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强市”的发展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营造生态社会,加快走上生产发展、生态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以说创建目的在指导思想中已经得到十分清晰的体现。简而言之就是“文明发展”,“发展”既是创建生态市的目的,又是创建生态市的措施和手段。但在实际创建工作中“发展”的目的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发展”的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创建与“发展”存在脱节现象,就生态抓生态,没有很好地将生态创建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缺乏后劲,缺乏号召力,缺乏积极性。
创建规划存在缺陷《生态市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创建的纲领性文件,各创建单位的创建计划(规划)是创建工作的“目”,从目前的规划情况来看,“纲”不够举,“目”没有张。整个规划对软环境(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谈得比较多,对中心工作(经济建设)规划得比较少,比较轴象,130页的篇幅,发展生态产业仅占20页,缺乏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重点工程中环境整治与建设项目多,生态产业建设项目少,没有突出“文明发展”,特别是针对“发展”规划内容太弱。干任何事情,离开“发展”都是举不起来的。各创建单位,包括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绿色学校等都没有创建规划,创建工作缺乏规划的指导,建成什么样子算什么样子,年终验收时,在各创建单位中进行比较,选出相对较好的进行表彰授牌,没有特色。
创建资源没有整合现在大家普遍感觉到生态创建缺乏资金,之所以存在这种认识,原因就是只把眼光盯在本级财政投入上。建设生态市完全依靠本级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其实生态创建的资金来源是非常多的,关键是看怎么整合,怎么利用。发改部门、扶贫开发部门、水利部门、林业部门、国土部门、建设部门、能源部门、卫生部门等都有资金投入。目前,我们没有把这些部门的投入进行有效整合,所以感觉到资金太缺乏,只要把这些部门投入资金的一部分进行整合,集中用于各试范点的创建工作,我们就不会有创建资金匮乏的感觉了。
创建机构十分软弱我们有规格最高的生态创建工作委员会,但具体履行指导、协调创建工作的工作机构太软弱。市生态办仅是市环保局下面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没有编制,没有正式工作人员(目前从**区环保局借调1名工作人员负责生态办工作)。在习惯于上级指导下级的环境里要实现下级(科级)指导上级(处级,市直各创建单位)开展工作是非常困难的。行政级别不对等,指导的效果可想而知。3年多以来,对市直各创建单位的指导工作基本上无法开展。生态创建工作点多面广,千头万绪。没有足够的人员是不可能很好开展的,目前市生态办只有1名临时的工作人员,意味着其工作只能是蜻蜒点水,无法鹭鸶捕鱼扎下去。
创建宣传缺乏阵地要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既要靠扎实开展工作,也要靠经常的宣传造势。目前生态创建宣传工作给人的感觉是冷冷清清、无声无息。埋头搞创建是对的,但抬头搞宣传也不可忽视。“生态创建工作通讯”、“生态创建工作简报”等都是比较好的宣传形式和阵地。可以刊登外地创建经验、本地创建动态、领导重要指示等,通过阵地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可形成比、学、赶、帮的态势。
创建考核没有落实创建工作实施3年多的时间了,只是对生态村、绿色学校、绿学酒店、绿色小区进行了表彰授牌,但对各区、县政府、各创建成员单位创建工作绩效没有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现在有种不好的现象,不考核,不排名就不能形成压力,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那么生态创建工作靠什么去推动?轻轻松松搞创建,不搞创建
会更轻松。
措施及建议
明确目的,提高认识党的xx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全市上下各级各部门要将对建设生态市的认识统一到xx大精神上来,建设生态市不是可搞可不搞,而是必须搞,是落实xx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和措施。同时要进一步明确“文明发展”是生态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没有发展的优良环境不是生态市建设的目的,没有优良环境的发展也不是生态市建设的目的。
完善规划不是要对《生态市建设规划》进行修订,那样做,工作量太大,时间太长,而是各创建单位要制定创建计划(规划),每个创建单位针对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计划,将创建计划可行的单位纳为创建示范单位开展创建工作,从而改变过去那种年初各区县报一个创建单位名单,年底去检查验收的做法。
整合创建资源,解决创建资金不足问题将各部门用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生产条件,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部分资金进行整合(先整合部分,然后逐步扩大),集中用于生态示范单位。这项工作刚起步时,会有一定困难,但可以通过部门与创建委签订责任状的形式予以推动,责任状对投入资金的数量进行明确规定,年终进行检查考核。
加强创建机构建设组建副处级的创建工作机构(市生态办),解决3-5名编制。提高行政级别,便于指导、协调各创建成员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增加人员编制,解决有人干事的问题。
建设宣传阵地办好《生态创建通讯》或《生态创建简报》,至少每两月出一期,长期营造创造工作的浓厚氛围。
完善创建考核年初对各区县政府、市直各成员单位下达非常具体的创建任务,年终进行考核评比,对任务完成好的给予通报表扬,对任务完成差的给予通报批评。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六
农民工文化需求调研报告
文化需求是社会人的一般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当新生代农民工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时,其他方面的需求就会被激发出来,文化需求显得相当突出。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现状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求。文化作为一种符号传递着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状态。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由生存理性转变到社会理性,物质已经不再是他们唯一的需求,他们的文化精神需求同样迫切。但是由于经济原因,农民文化消费潜力不强;另外,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把农民工的需求排斥在外,其文化娱乐生活极其单调。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休闲娱乐方式主要停留在睡觉、听广播等较为原始、低级的娱乐方式上。即使有的农民工开始接触网络等较现代化的娱乐方式,他们也大多把网络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聊天、看电影等),而没有有意识地利用网络在信息传递、文化提升、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新生代农民工相对单调的文化生活致使他们在价值观上也呈现出保守、落后的特征,大大不利于其市民化进程。
2.新生代农民工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学好一门过硬的技术是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最强烈的愿望。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比传统农民工虽然有了显著提高,但因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即使有心摆脱出卖苦力的低级打工状态,也普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个“坎”,就是求职过程中的技术门槛,他们普遍陷入一种“技术困境”。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的升级,城市此刻紧缺技术工人,但求职农民工80%没有任何技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要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意识,但由于学习成本较高以及收益的不稳定性,对于学什么、怎样学,却还存在着很多迷惘和认识上的误区。[由整理]
3.新生代农民工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虽然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传统农民工文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其平均受教育年限却远远低于城市从业人员,这种差距与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不相适应。新生代农民工要想真正融入城市,就要不断学习,理解新知识、新技能,从根本上适应农民到市民主角的转变。随着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和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要想顺利地争取自己的权利,务必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文化知识与之相匹配,他们的实践需要决定了他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另外,许多农民工在城市遭受到了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带来的困惑和失望,有些把期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期望子女能够理解良好的教育,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原因分析
1.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学习欲望强烈。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文化水平都比较高,基本上是初中以上,还有一部分是高中生,甚至有些理解过中专或高技类课程培训,知识面、信息来源比较广。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热情较高,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种观点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得到最广泛的认同。他们不仅仅仅自己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对下一代也寄予很大的期望。对知识的渴望使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文化状况远远不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
2.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度较高,土地意识淡化。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性变化和技能素质提升,加上农地制度变迁使得他们新生代农民工的乡土社会认同在减弱,他们大多数人往往直接从学校进入外出务工行列,有的还是在城里跟着打工父母成长起来的,对于现代产业规律的熟悉程度远高于传统农业。同时,他们极力谋求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在经历了城市生活及文化氛围的熏陶之后,更感觉到城乡社会的差距,从而表现出对城市社会更强烈的向往。他们不管各种制度性的障碍仍然存在,转变就业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用心主动地融入城市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对礼貌生活的追求对传统的思想观念、双重制度和限制政策提出了挑战。
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期望值较高,立足长远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目的,更多的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谋求发展。他们有较强的拼搏意识和进取精神,有自己的思想,甚至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他们不仅仅仅满足于挣钱来改善家庭生活,而是要求有所发展。他们更看重个人的潜力和机会,相信只要透过个人努力拼搏就能获得成功。在争取待遇、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上,这一代农民工要求更加直接。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刻苦学习专业技术,以提高就业的竞争潜力。他们把务工当做学习、提高、适应的过程,期望透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从农民到工人到更高社会层次的生存方式与人生道路的转变。这要求政府和社会务必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渴求,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
满足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的对策推荐1.多方推进,丰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生活。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已经和城市居民差异不大,但在精神上,他们仍独自结成了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和城市文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要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使他们尽快融入城市文化,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农民工自身共同努力。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是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的主导者,要把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不断增强公共服务的职能。
二是企业要充分发挥农民工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农民工的需要层次,增加文化活动设施,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要组织农民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激发农民工的参与热情。
三是用心发挥社会组织的重要作用。社区、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经常为农民工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2.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获取资源潜力的高低,进而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认同状况和社会融入潜力。
一是要对他们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根据新生代农民工比较年轻、受教育水平较高、理解潜力较强等特点,透过建立和完善多层次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使他们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并透过多层次教育体系来引导和组织新生代农民工理解就业和创业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为既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新型劳动者。
二是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面,加强与其他群体尤其是城市居民的互动交流。要利用社区、街道办及其他社会团体等资源优势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交流和互动中增进了解,促进融合,从而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礼貌素养等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使城市居民纠正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偏见,消除歧视,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并接纳他们。
三是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投入。透过政府主导,社会团体辅助等方式整合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用心探索政府、企业与社会共同推进农民工教育和培训的新路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七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掌握我镇农村基层党建现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根据县委组织工作要求,我镇党委于6月26日-29日,通过组织各村书记、副书记、镇直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召开座谈会、组织调研组下到部分村等方式,就《通知》要求开展的10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调研。通过调查,基本掌握我镇农村基层党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初步建议,现将调研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镇基层党建主要亮点
仙湖镇党委下辖55个(总)支部,其中总支11个,镇直、机关支部7个,学校支部11个,农村支部24个,协会支部2个,党员1098人。近年来,仙湖镇党委始终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摆在基层党建工作首位,并将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带动全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重中之重,按照“抓阵地强制度、抓创新促发展”的思路,重点在阵地与制度建设、示范点创建、软弱涣散组织整顿、村级干部队伍管理上下功夫,全镇基层组织各项基础工作扎实开展。该镇以创建壮乡科学化先锋示范镇为目标,逐步打造了“六冬村领头雁”、“渌雅村党建扶贫”、“连才红星屯民族团结”、中桥社区“服务民生”等党建先锋示范点,逐步形成“里(建)府(城)路沿线党建示范带”。同时摸索、深化完善“支部联建、党员联带、先锋联创”、“协会(基地)+支部+农户”、“片屯支部延建”等党建创建模式。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方面
1.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部分农村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村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农村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党组织战斗力削弱。比如邓柳村,村书记、副书记年纪交大,水平不是很高,20xx年换届后新进来的两个村干,经验比较缺乏,能力还需提升,整个班子的战斗力不足。
二是部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不足,核心作用发挥不出来。比如那溪村党组织,由于外出党员较多,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党组织的生活制度落实不够全面,没能按规定开展“三会一课”制度,有些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不积极,开展集体活动难,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强。
2.对策和建议
以增强村级组织建设活力为导向,在抓领导、促规范上提高水平。要抓好村党支部阵地建设。继续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逐步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努力把党员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娱乐的场所,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村民依法治村、参与村务活动的场所。通过增加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村容村貌,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提高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方面
一直以来,我镇坚持把党建重心放在推动和服务发展上,通过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党员带头致富本来和能力。各基层党组织也能积极调动广大党员工作积极性,动员其在全村中心工作比如清洁乡村、甘蔗种植、新农合、新农保、土地确权等工作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部分党组织服务阵地缺乏。全镇11个村(社区)只有五个村达到党建阵地“六个一“建设任务,其他村村委办公地方狭窄,没有活动场所。比如清白村、邓吉村、三冬村,只有单独的一层两层办公楼,没有球场、戏台、文化室等活动场所。
二是有些村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部分村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工作不够规范,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导致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全镇各个村的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在相当的农村党员中,60岁以上党员的比例占到了33.2%以上。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42.3%,依然是农村党员队伍的主体。青年党员、尤其是高素质青年党员比较少。有的老党员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多地当起了“举手党员”。一些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党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种状况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
三是党员服务群众意识不强。有部分党员的宗旨意识不强,个别党员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没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对策和建议:一是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开展基层党组织“六个一”阵地建设,实施村委办公楼改建、维修、装修项目,不断改善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设施。二是强化农村党员的思想教育。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比如上党课、骨干培训、集中辅导、报告会、座谈会、实地参观等,不断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增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先进性意识,增强党员服务意识。三是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争当服务型党员”主题活动。在农村,依托民生服务工作站,为党员干部设岗定职,开展先锋示范岗创建活动,发挥村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农业生产、矛盾纠纷调解,特别是新农村百村示范、一事一议、生态乡村“334”工程等建设项目中的引领、带头作用,提升服务能力。在机关,开展机关支部与农村支部结对子帮扶、“结一联五”活动,机关在职党员与农村困难群众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提供政策、致富信息等。继续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确保所有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认领“微心愿”,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党员服务网络。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法,实行“镇包村、村包屯、屯党小组包队”的三级网格化管理,各村组建由包片村干为组长、屯党小组成员、村民小组长、致富能手为组员的志愿服务队伍,深入本村屯,走访群众,解决群众所急所需事情。镇直机关党员按工作岗位情况,组建文化服务、计生服务、农业服务、调解维稳服务等多种类型服务队伍,组团式下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建示范点引领作用,着力增强服务带动力。以六冬村“领头雁”党建示范点为核心,拓展延伸至三冬村,继续壮大发展“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户”模式,挖掘和培养致富能人,增强党组织和党员带头致富水平。继续实施渌雅村“扶贫带富”工程,辐射至四育村,加大两个贫困村党建工作力度,形成以党建合力助推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农村基层组织监督体系方面
1.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监督的责任意识不强。有些村对村监委建设的目的意义认识还不到位,个别干部认为村监委开展工作是在束缚村两委干部的手脚,导致了一些村监委只是虚设其位,徒有虚名,例会制度、季度报告制度难落实,村监委成员无法行使监督权力,实现的监督效果不够明显。有一些村监委成员的监督意识还不强,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在民主政治上有哪些权利,也不珍惜这些权利的存在,更不知道如何去行使。加上村监委目前只有工作经费,个人的待遇没有落实,部分村监委成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是监督措施不多,监督范围比较窄。按照制度设计,村监委的监督事项包括村财务公开、村重要事务、工程建设项目等。但我们发现在履职过程中,大多数村监委成员监督主要事项还只是停留在财务监督上,即民主理财,而且即使是在财务监督方面监督的手段也仅仅是票据的核对和在财务公开表上签字认可。对一些村事务的监督方面犹为乏力,村监委很少对村事务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了解情况,不善于对发现的问题向村委会提出纠正建议并向村民反馈。
2.对策和建议
一是完善监督机制,扩大监督层面。要在健全完善相关制度的同时,确保村务监督委员会各项职能落到实处。要定期走访联系群众,在保证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的同时,激发群众参与监督热情,畅通群众参与监督渠道。要重视相关台帐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会议、来信来访、村务监督、民主理财、重大村务决策过程的记录。进一步深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二是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激励和惩戒制度。要加强制度激励。落实村监督委成员的报酬和待遇,解除村监委成员的后顾之忧。要强化惩戒制度。对村监委成员不作为或因失职,导致群众利益村民较大损失的,要追究责任。村监委有拒绝盖章的权力,也不意味着他们能随意干涉村两委的日常工作。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规范制度,使村监委成员做到参与不干预、献策不决策、做事不多事、监督不越位。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履职水平。严格落实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思想政治和作风教育,以及村务、财务、工程项目管理、资产合同履行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职水平。通过建立“示范点”,推行一批运作规范、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先进典型,促进村务监督委员会规范运行。
(四)创新完善党组织设置,构建功能性党组织、区域联合党委方面
1.存在问题及原因:全镇企业不多,非公党建方面较为薄弱。
2.对策和建议: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成长·活力”工作建设。继续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对全镇建立的各类“两新”党组织进行管理,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五)选好用好管好带头人队伍方面
1.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是部分村干部的领导水平偏低。部分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二是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方面能力不足。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培养缺途径,资源“富矿”难开发。由于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大部分农村青年都离开农村,走向了城镇、走向了经济发达地区。据统计,全镇共有农民外出务工人员近一万人,其中7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壮年,他们外出务工经商办厂,打工挣钱较多,他们见识多、眼界宽、能力强、有思想,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是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和带头人的重要后备力量。但对他们的培养缺乏有效途径。党员发展和村干部培养,特别是村党支部带头人在对象选择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是村干部培训层次低,能力提升难点多。由于受培训经费、师资等条件限制,乡镇开展针对村干部的培训较少,村党支部带头人对外界的了解和新生事物的认知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能力的提升受到了阻碍。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八
为了更好地搞好热能动力及发变电专业的教学,拓宽招生、就业渠道,及时发现我专业在办学思路、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学生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专业教师进行了专业调研和实习生、毕业生调查。通过走访企业和实习生、毕业生进行电话、电子邮件联系,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我们通过分析实习生、毕业生调查所得的信息,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次教研、讨论,作了相应的调整。于20__年-20__年期间,在校领导、教务处带领下,我们去呼伦贝尔市所属的电力企业进行了调研,得到了很多启发。
热能动力及发变电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1、专业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增长迅速。面对新形势、新科技和新任务,发展电力类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建设和生产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电力发展的当务之际。随着电力负荷的增长和大型水、火电源的开发,目前需要大批有技能、高素质的电力一线工作人员。电力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力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力行业的高速发展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国际国内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的需求将不断增长,发电企业和供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各企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自动生产线,对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需求越来越多,特别是电力紧张,大量的电站投产,更需要大批电力应用型人才,且需求人才的层次也越来越高,这种局势对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产业化先头部队的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电力行业急需大批掌握电力生产和供用电知识的专业技术人才。本专业正是培养这种既有实践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作为我校的精品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一流,实习实训基地配套设施完善,尤其是近年来又从社会上招聘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充实到教师队伍当中,大大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及综合动手能力的培训。该专业技术先进,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科学技术创新,适应性强,实用性好,做到与现代电力企业发展同步。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工作环境好,多年来一直被人才市场列为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一)调查情况
1、调查对象:热能动力专业、发变电专业实习生及毕业生。
2、调查内容
调查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协作精神、业务能力、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创业精神、人际关系、心理素质、集体精神等方面是否适应用人单位及岗位要求;检验学院培养的学生是否受欢迎;学院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是否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调查分析、结论
1、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此专业设置比较合理能够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就业率相对较高。
2、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不够比较扎实,应用能力与工作实际需要存在差距。
3、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富有创新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吃苦、较强的交际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踏实,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事业心强,均对企业用人需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哪一些因素更为关键呢?72%的用人单位认为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决定聘用与否的关键,有64%的企业选择了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另有62%和58%的用人单位认为踏实、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事业心强,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对企业也很重要,少数单位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
在相同条件下企业会优先考虑哪类求职者? 有80%的企业会选择农村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们具备吃苦耐劳的特质。有32%的企业更青睐于获得各种证书(特别是职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证和计算机等级证)的应聘者,他们认为这类人员学习能力强,悟性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相对而言,学生会干部,学生党员、求职者综合素质高、有特长(文艺才能)等因素对企业用人取舍的影响力度较大,占69%。从中可以看出,如今企业更看重的是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职业素质以及能否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学生素质前5位依次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敬业精神、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表明,学生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人际关系处理等综合能力在工作中的作用日益
调查中发现,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具有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2) 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3) 普遍强调的还是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因为这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 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5)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5、心理素质良好,人际关系和谐。
具体要求如下:
1.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
有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从党和国家的利益出发看问题、办事情;
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有理想,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前途、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融为一体;
遵守国家法律和校规校纪,自觉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敢于与不良现象作斗争;
保护环境,讲究卫生,文明礼貌,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公德;
为人正直,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豁达大度。
(2)科学与文化素质
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
自强、自立、自爱,戒骄戒躁,乐观进取,始终保持良好心态;
有正确的审美观,言谈举止及衣着修饰等符合自己的性别、年龄、职业、身份;
爱好广泛,兴趣高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3)身体心理素质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主动适应现实环境;
第3 / 6页
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善于接纳别人,包括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有良好的团队精神;能处理好男女之间的友谊、爱情关系,男女交往行为得体;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
(4)职业素质
敬业精神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行业精神
吃苦耐劳,文明生产;
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服务精神:
尊重用户,热情服务。
诚信精神
真诚老实,公道正派。
团结竞争精神
热爱集体,团结协作。
2.能力与技能要求
(1)基本(通用)能力与技能
数学计算能力:
具备简单函数、微积分运算能力;
掌握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处理,具备一定的数理统计能力。
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备本专业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如调查、调研及工作的计划、总结等。
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
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文本、数据的处理和编辑能力;
掌握一定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本专业的应用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未来人才的竞争将是适应性的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社会中,能否取胜和立于不败之地,除了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专业技能之外,还需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校为了适应社会和我国全面推进素质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第4 / 6页
(三)建议
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自我表现观念
出于种.种原因,在校期间,老师、亲友和同学一般来说会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做出积极、正面的评价,并对其在生活、学习中存在的缺陷指出不足。建议要求在校生通过主动寻求真实意见反馈,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在认识自我优势的同时,也能客观地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全面提升自我,谋求后续发展预先做好准备。充实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在学习中要通过努力尝试新思路和新方法,把握学习规律,更新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注重拓宽知识领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跨学科交叉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以弥补单一学科在知识体系上存在的不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承担多种社会角色,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1、明确热能动力及发变电专业培养目标及定位。
热能动力及发变电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备热学、力学、电学、机械、电厂设备、供用电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能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运行、发变电运行管理、检修、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从事电力行业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具有良好身体素质、工作态度、责任意识和团队精神,具备自主学习、创新发展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在校期间,要求学生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把握机会,主动接受挑战性的任务,充分展示自我才艺,更好地去开发自我潜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为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以获得更大的发展。转变择业观念,顺应社会发展 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变化,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有机结合.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主动到基层去,到中、小企业中去,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热能动力及发变电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具有较广泛的理论基础,良好的人文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向工程技术应用、重视实践环节的锻炼,具有较强的工程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
2、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
第5 / 6页
11年5月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对海拉尔热电厂进行走访,我深受启发,更进一步了解到电力生产单位对电力专业的用人需求,更进一步的体会到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我们要更进一步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际能力,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坚实地基础。
3、大力推进教学体系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近几年来,我专业教学及管理以就业为导向,坚持走工学相结合道路,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操作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踏上社会,接触生产实践后,让学生面对各种高新技术,通过自学资料,短期培训,刻苦钻研,很快地能够掌握更高的专业技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4、加强学生敬业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学生要加强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注重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学生基本状况
我校学生来源于呼伦贝尔市所属的旗市县区的应届和往届初中毕业生,学生素质普遍较差,文化基础各方面都底子很差,在学习专业课方面普遍存在较大困难,为了达到更好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文化课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难度,调整重难点的范围;在专业课方面,根据学生将要面对的就业方向和企业需求,减少对学生理论分析计算方面的要求,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解设备结构组成作用上,降低了难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适应企业用人的需要,在学生在校期间,让学生通过培训学习,考取电工操作证、电焊操作证。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十九
贵州是全国最贫困的省份,黔西南又是贵州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较深、贫困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地区。20xx年5月15日至21日,中直党校20xx年春季班第四支部在冯源副校长、组织员朱磊老师的带领下,赴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开展调研。调研组成员来自中央纪委、中央办公厅、中联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党校、中直机关工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光明日报等11个单位,共14人。调研组通过座谈交流、高层访谈、数据采集、对比分析、实地考察、入户调查、体验生活等方式方法,先后到兴义市、贞丰县、册亨县、望谟县、义龙实验区等地,重点围绕“党建工作助推扶贫攻坚问题研究”课题开展调研。
一、贫困人口基本情况
1. 贫困人口数量
根据20xx年农村人口摸底,黔西南州拥有13.42万贫困户共43.2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75%,低于全省贫困发生率0.29个百分点。在黔西南州8个县市区(义龙实验区除外)中,晴隆县的贫困人口最多(2.63万户7.94万人),贫困发生率最高(25.65%)。望谟县的贫困人口数量居第2位(1.92万户6.64万人),贫困发生率居第2位(21.21%)。普安县的贫困人口最少(1.17万户3.53万人),兴义市贫困发生率最低(7.36%)。
2. 基本收入情况
贵州贫困线为人均可支配收入3120元,黔西南州拥有13.42万贫困户43.23万人。根据20xx年农村人口摸底,黔西南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89元,低于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元。在黔西南州8个县市区(义龙实验区除外)中,兴义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9083元),望谟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5914元),其次是册亨县(6079元)、晴隆县(6277元)。
3. 基本福利情况
全州基本普及9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村村通油路、组组通公路。大病保险参保人数为284.55万人,占总人数的81.8%。20xx年,人均基本医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410元。每户贫困户享受3年0利率0担保5万元贷款。农村低保年补助标准是2593元。村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基础养老金标准为70元/月。80岁以上老人实行每人每月补贴50至200元不等。
二、党建助推扶贫攻坚基本举措
1. 党委挂帅,统领攻坚
围绕“扶贫攻坚”第一要务,黔西南州委突出党委统揽全局的核心作用,州委书记及几大家主要领导挂帅,构建“1+3+3”党建助推扶贫的发展体系。具体是以大党建为统领,实施大扶贫、大山地旅游、大数据为战略行动,以大统战、大法治、大安全为保障,调动各方、协力攻坚。州党委牵头,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将全州9个县市区划分为5个“战区”,州党委政府联合下发《战区一号令》,上下凝心聚力,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截至目前,22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中已有19万登记同意搬迁。预计至20xx年可完成2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产业扶贫和政策托底脱贫21.23万人,较全国进度提前2年完成脱贫任务。
2. 五共四化,齐心攻坚
全州1210个村社组建了1210个“5人小组尖刀队”:包村县干部任村支部第一书记、乡镇班子成员、村常务干部、知识青年大学生、致富带头人。推行与民“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五共”流程工作法,建立“村支平台化、村庄公司化、村民股份化、村务社会化”的“四化”工作机制,把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愿望变成党委政府“最初一公里”的决策,将村民的“被动幸福”化为与群众达成共识的“主动幸福”。望谟县蔗香镇从寨老和老上访户上找突破口,引导群众自愿成立24人组成的服务队,将发展规划与群众充分沟通,让群众知道收获与风险,调动群众自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共同解决问题、共同监管项目,从共识到共建,充分讨论半年后,仅用3个月便打造出移民风景区。村民感慨道:“来到这里,感觉就像出了国一样!”踏踏实实和老百姓过日子,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3. 四位一体,奋力攻坚
应用大数据手段,建设完善“智慧党建云”平台,坚持“目标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干部激励机制、干部召回制度”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综合运用“日建台账、每周督促、每月调度、季度约谈、半年会诊、年度考核、综合评分”机制,成立正处级新单位黔西南州民意调查中心。民调中心由乡村能人、贫困群众代表、民营企业家等体制外为主人员组成,聘请54325人参加民意调查队伍。民调中心不同于统计局,而是1个跨部门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报告直通州委书记、州长,与组织部用人机制相衔接。在组织部召回调岗的干部名单中,部分就来自民意调查中心,减分召回干部,加分激励干部。抓住干部就抓住了关键。州直部门小杨,最近心情不顺,单位反映他不干事、作风懒散。民调中心报组织部后,小杨被作为第1批干部召回,全年绩效工资1.2万元扣掉了7成以上,即将被转岗到下级单位。害得丢面子还丢票子。小杨后悔道:“过去纪律观念不强,上班自由散漫,现在动真格了,不认真干只能垫底。” 召回制度建立不到半年,全州共有近20xx人被召回。优良的作风,在全州凝聚起“齐心奋进、扶贫攻坚”的强大正能量。
4. 调动各方,确保攻坚
在党委领导下,整合集中党建办、小康办、创建办、扶贫办、移民局及各个部门,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脱贫攻坚包村党支部以“一对一”方式结对攻坚机制,汇聚妇联“娘子军”、共青团“创业军”、非公企业“志愿者”以及离退休老干部回乡驻村帮扶等力量,发挥全社会共帮共扶的作用。教育部门对贫困村开展“雨露计划”工程,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普通高中“两助一免(补)”、中职学校“两助三免(补)”、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政策,计划到20xx年教育脱贫2.23万人,到20xx年教育脱贫6.7万人。黔西南州与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农发行贵州分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创建“党建引领银政合作共谋发展”实验区。通过推进“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建设、开展智力支边、争取宁波对口帮扶、建立军民融合脱贫攻坚团等方式,20xx年完成扶贫生态移民搬迁6.4万人、水库移民搬迁1.1万人,实现65.95万贫困人口脱贫,75个贫困村退出,70个乡镇、5个县“减贫摘帽”。
三、扶贫攻坚热点问题研究
20xx年1至4月的民意调查热点统计结果显示,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有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易地扶贫搬迁后的就业困难、异地扶贫搬迁后生活不习惯、原宅基地房子的拆迁问题、支农惠农资金发放不及时不到位、用水用电难、乡镇村干部作风散漫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的问题是各县基层群众反映最多且每月持续排第一的热点问题。该问题具体表现在:
1. 部分乡镇村将少数不符合条件的群众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如安龙县笃山镇某某户在镇街上有两层平方,家里有轿车,家庭比较富裕。贞丰县北盘江镇某某户开小卖部,孩子跑大货车,还有小轿车。
2. 部分乡镇村存在未将符合条件的群众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如普安县江西坡镇茶场社区某某户自身残疾,老伴无劳力,有两个小孩读书,还要赡养二老。义龙实验区新桥镇高普陇村某某户,由于精神方面问题至今未嫁,与父母同住,家庭生活困难。
3. 部分乡镇村未召开群众大会。在对9个县市区进行抽样调查中发现,每个县都存在部分村社未召开群众大会与群众共商。其中,望谟县最严重,有6个乡镇34个村社存在这类问题。晴隆县相对较少,但也有2个乡镇3个村社存在此类情况。
4. 部分乡镇村未公示精准识别对象。在对9个县市区进行抽样调查中发现,每个县都有10个以上村社存在此类问题。其中,贞丰县最严重,有14个乡镇的70个村社未公示精准识别对象名单。安龙县相对较少,但也有5个乡镇16个村社未公示精准识别对象名单。
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的问题看似仅是扶贫工作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却举足轻重,是一切扶贫攻坚前提和基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干群关系和基层组织的公信力,直接弱化扶贫政策的贯彻执行,直接影响到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影响到20xx年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的完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的问题折射出基层工作复杂的矛盾,如富人戴贫困帽与贫困户被脱贫的矛盾,贫困科学划线与贫困指标受限的矛盾,一些村社贫困户指标不够用与另一些村社贫困户指标用不完的矛盾,从贫困户指标倒推出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户进入扶贫系统与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矛盾,贫困人口识别在理论上计算复杂但执行上简单粗暴的矛盾,扶贫攻坚要求统计精准与村民外出打工导致统计困难的矛盾,个别村社干部权力过大与弱势群体缺乏话语权的矛盾,国家扶持资金有限与异地扶贫搬迁资金不足的矛盾,个别村社干部把贫困户作为自己拉选票的砝码与扶贫攻坚工作监管乏力的矛盾,等等。
打蛇打七寸。在这些矛盾中,个别村社干部权力过大与弱势群体缺乏话语权的矛盾是党建助推扶贫攻坚问题的主要矛盾。正是因为个别村社干部权力过大而弱势群体缺乏话语权,导致“富人戴贫困帽、贫困户被脱贫”的现象发生,导致贫困户指标倒推出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户进入扶贫系统,导致贫困人口识别执行上简单粗暴的问题,导致个别村社干部把贫困户作为自己拉选票的砝码,导致基层群众反映驻村干部到村扶贫,但从未见其人等等现象发生。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解决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问题,不破解个别村社干部权力过大与弱势群体缺乏话语权的矛盾,将导致“大党建”统领停留于口号、“五共”流程工作法留于纸面、“四位一体”只是形式,个别村社成为无人管的边缘地带,直接影响到党建助推扶贫的最终成效。
四、党建助推扶贫几点建议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政策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抓党建就是抓干部,特别是关键的干部。没有关键的人,就做不好关键的事。在这场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成败。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如何将“大党建统领”贯彻到村社支部,如何将“五共”流程工作法和“四位一体”管理模式落到最基层,充分发挥村社“5人小组”的尖刀作用,特别是选好用好村支书,是克服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问题,破解个别村社干部权力过大与弱势群体缺乏话语权之间矛盾的关键,这关系到党建助推扶贫攻坚的工作大局。
1. 以“两学一做”为契机,在扶贫攻坚中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最基层党组织延伸,向最基层党员拓展,特别是在处理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和利益时候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意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结合扶贫攻坚的业务工作,把党规党纪放在首位,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党组织和党员,特别是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将教育活动拓展至村社“5人小组”、村支部和村社党员中,着力解决基层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使基层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对党忠诚、树立清风正气、勇于担当作为,在扶贫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 以“五大理念”为引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基本遵循。“创新、协调、开发、共享、绿色”五大发展理念,都是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折不扣地落实和完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和“五共”流程工作法,将村社支部书记工作纳入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调动各级干部和5万多名民调员扶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完善巡视督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情况通报制度、重大责任追究制度,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情况,及时发现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找出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排除攻坚扶贫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将村民的“被动幸福”化为与群众共识的“主动幸福”,破解“包办式”、“恩赐式”扶贫困境,汇聚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形成全体人民群策群力、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3. 以“贵州精神”为动力,在扶贫攻坚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积极宣讲和推广朱昌国等一批黔西南本土基层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挥基层一把手的表率和督促作用,用共同信念凝聚共同意志,用贵州精神激发贵州力量,彰显黔西南人民的奋发图强精神。在贵州精神的鼓舞下,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的位置,大力弘扬率先垂范、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永不退缩的奋斗精神,为党建工作助推扶贫攻坚提供内在不竭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二十
机关党建工作是党的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机关各项任务,促进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关于开展机关党建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近期,我局就机关党建工作情况作了一个专题调研。现将我局机关党建的基本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步加强和改进的措施报告如下。
我局机关现有基层党组织6个,其中总支1个,党支部5个。现有党员61名,其性别、年龄和文化结构如下:女性党员14名;35岁以下12名,36-45岁8名,55-59岁7名,60岁以上24名;学历结构为研究生1名,本科生30名,专科生17名,中专高中以下13名。近年来,市科技局机关党建工作坚持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按照“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核心任务,通过建立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创“五好”党支部、“五带头”优秀党员等组织活动,狠抓了机关党员思想政治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支部各项建设水平的提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检验、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机关党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推动全市进位赶超、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促进作用。
(一)争取局党组的重视,切实加强了对机关党建工作领导。
一是建立并落实了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局党组书记切实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将机关党建工作列入局党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常议常抓,定期听取汇报,提出指导性意见,每年召开3次会议专题研究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落实了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明确了一名副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具体负责机关党建工作。落实了局领导上党课制度,每年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结合机关政治学习,讲党课1次以上。局党员领导坚持以身作则,支持机关支部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支持并积极参加党的活动,自觉按时交纳党费,自觉过好双重组织生活,发挥表率作用。
二是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了单位目标管理。为使机关党建工作有地位、有作为,局党组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纳入了市科技局年度目标管理,与科技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考核。
三是重视发挥了机关党支部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创四个“十佳”、“五好”党支部和“三民”等特色活动,在机关营造了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浓厚氛围。同时,保障了机关党组织活动经费,保证了机关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思想建设,进一步夯实了机关党建工作基础。一是重视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我们始终把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和培训教育放在思想建设的首要位置,及时制定了学习计划,落实了学习内容和学习考勤,通过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贯彻xx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帮助全体党员干部强化了理论武装。与此同时,强化了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每年组织局系统科以上干部和党员赴科技部上海培训中心、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学习培训,积极参加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赴外学习考察,从而确保了全年集中学习不少于12天,党员参学率在95%以上。二是健全并落实了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按照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我局制定并落实了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并结合“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抓好了局党总支、各党支部理论学习的落实,确保了理论学习时间、人员和效果的落实。三是认真开展了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按照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机关的要求,制定并落实年度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时间、内容和效果。
(三)强化组织建设,进一步筑牢了机关党建工作保垒。
一是重视加强了党支部班子建设。我们根据形势需要和人员变动情况,x9年一季度按时完成了局党总支和局属各党支部换届工作,通过健全机关党支部班子,配齐配强党务干部,进一步加强了局机关党组织班子建设。今年根据市情报所党支部书记空缺的情况,又组织改选了市情报所党支部。
二是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民”活动,做到领导带头,全体党员积极参加,深入基层,开展帮扶活动。
三是重视做好了党员发展和教育工作。x0年有1名预备党员申请转正,支部严格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及时进行了讨论研究,并按要求上报了有关材料2019年关于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报告2019年关于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报告。推行“两诺三评”制度,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坚持把每个党员都纳入党支部的有效管理当中,通过落实党员经常性教育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组织生活,全年落实党员集体教育活动不少于12天。通过改进管理服务方式,落实管理责任,确保了每个党员正常履行了党员义务,按时足额交纳了党费。四是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建立健全了《局党组议事规则》,严格落实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等党内民主制度,落实了“三重一大”制度,对重大问题坚持会议集体讨论决定,党内民主气氛浓厚,通过完善政务公开,稳步推进党务公开,较好地保证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五是加强作风建设。组织开展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和发展提升年活动,突出抓好方案制定、动员部署、征求意见、整改落实等环节,推动活动深入开展。坚持政务公开,认真落实了科技部门的规范性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依法行政自查,完善并落实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着力建设“阳光”政府机关。
(四)健全各项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党建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了党内各项制度。集体领导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谈话提醒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报告工作制度等制度健全。
二是“3会1课”等制度落实。坚持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上党课。发展党员、评先表彰、组织重大活动等坚持集体研究决定,定期向党员大会报告工作。
三是协助抓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局党总支兼职副书记参加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协助党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监督党组落实整改,并及时向群众反馈情况。四是重视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科技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在政府采购、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干部人事任免等重大事项的决定上,做到集体研究,规范操作,推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朽工作深入开展
(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确保了科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坚持以党建发展,促进科技事业发展,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保障科技工作落实。期间,我局围绕市委、市政府“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的战略部署,突出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科技管理三个重点,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支撑引领吉安跨越发展中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越来越凸显,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57.82%和40.75%;新材料、led 照明、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x0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3%,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二,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78%。二是农业科技创新扎实推进。先后实施科技星火、富民强县、科技扶贫、科技救灾和粮食丰产工程等农业科技专项达128项,经费2974万元。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工作力度,大力推广了良种良法、先进适用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
三是创新体系建设更为完善。获批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吉安风电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类)。全市科技创新网络平台建设进一步整合并运行,巩固和组建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各4个和25个。获批省级民营科技园5个,总数达到7个;获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个。四是科技创新政策得到落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吉安的决定,对鼓励自主创新、建设吉泰走廊、加强工业园区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科技扶持政策,有力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科技产业发展和集聚。同时,通过开展《科技进步法》执法检查,促进科技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五是各级科技投入大幅增长。全市实施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340多项,争取国家和省级无偿资助经费9300多万元,是“十五”期间的2.7倍;市、县两级按照法定要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基本落实到位;同时,还通过贷款、融资和企业自筹等方式,逐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为自主创新提供较好的资金保障。
六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获省重点新产品248项,自主创新产品39项;取得科技成果458项,评定市科技进步奖205项,获省科技进步奖x项。天人集团参与完成的《松材线虫防治技术》项目获x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大圣光纤有限公司《通信用pmma塑料光纤》项目获x0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均为我市首次获此殊荣。全市专利申请量891件,授权量530件。今年以来,我市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进一步发展。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据省科技厅、省统计局统计快
报,1-8月我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9.3亿元,增加值22.4亿元,列全省设区市第5名,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58.9%和52.2%。二是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吉安市风能核能及节能技术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吉安风电设备产业化基地顺利通过科技部复核工作;新组建了吉安市仿生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申报省级创新团队9个、市级创新团队10个。获批省级创新团队2个,组建市级创新团队5个。
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今年组织11家企业申报了x1年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其中2家获批立项,获省财政经费支持770万元(检查合格后每个项目还将奖励100-x万元),获批立项数创历史新高2019年关于机关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工作报告。四是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今年协讯电子、合力泰、华文光电等10家企业获批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天人生态集团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复评,截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共15家。会同有关部门申报省创新型企业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14家。
五是企业技术创新非常活跃。组织4个项目申报了国家重点新产品;组织17个项目申报了省重点新产品,获批16项;推了荐11个新产品参加省重点优秀新产品评选, 4个获批省重点优秀新产品;同时组织申报自主创新产品9项。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3项,获批5项,争取经费380万元。全市民营科技企业专利申请量101件,专利授权量82件,其中发明专利55件。
六是农业和社会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组织申报省级富民强县项目2个,争取经费50万元;组织申报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5项,其中1项通过省厅评审;组织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继续加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全市7个县市共建立80个示范点,到位经费88万元。积极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227名科技特派员和15位法人科技特派员带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创办各类经济实体,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强化了民生科技支持,组织实施5个民生科技项目,积极组织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永新县的项目获批德国使馆的立项、经费7万元。
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我局机关党建工作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有时还不够到位。机关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部分党员重业务轻党建的思想还较为根深蒂固,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即使抓党建工作也是被动应付,缺乏搞好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和激情。
二是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奖惩办法、党员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缺乏必要的实施手段,号召力不强,推动力不够,工作难以开展。
调研报告如何写篇二十一
“三农”是中央到地方一贯重视的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赣榆县工商联积极创新、大胆改革,在发展工业性、商业性行业商会的同时,积极探索在农村发展以种植养殖、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农民型”行业商会新思路。**年10月份,在市县工商联的积极组织下,在欢墩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数月的精心筹备,我县成立了赣榆县淡水渔业商会、赣榆县芦笋业商会、赣榆县黑莓业商会、赣榆县欢墩畜禽业商会,初步形成了农业、加工、贸易三位一体的“农工贸一体化”行业商会发展框架。经过规范化、合理化的有序运行及强化管理,商会的具体运做所带来的整体经济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一、合理有序引导,整合资源优势,依靠合力闯市场。
赣榆县欢墩镇党委、政府一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断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淡水鱼养殖已突破8万多网箱,并形成1.2万亩芦笋、1万亩黑莓的特色种植业规模,成为农村增收、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为此,该镇被市政府评为“多种经营先进乡镇”,并连续多年被市政府命名为“芦笋之乡”。
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使全镇5000多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以一家一户独立经营为主,各自育苗购种、各自管理、各自销售的发展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一是单一农产品产量急剧增多,容易造成供大于求,导致产品过剩,不仅价格低,而且有可能卖不出去;二是形成了买方市场,价格由买主说了算,常会出现商贩压质压价的现象,做为卖方的种植户对此却无可奈何;三是本地农产品科技含量低、档次不高,没有品牌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广大种养大户的利益。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该镇党委、政府牵头成立了各行业业商会,以此将全镇种养能手联合起来,依靠合力闯大市场。商会成立以后,可以规范本地市场秩序;可以对农副产品进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从而有效遏制商贩压质压价等行为,保护各养殖、种植大户的利益;可以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利用合力加大科技投入,实行标准化种养,提高产品的档次与水平;有利于打响品牌。利用商会的整体力量,为本地农产品注册商标,并争创市级以上名牌产品,这样本地农产品可以经过精包装进入大中城市超市,价格将大幅度提高。
二、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高效发挥商会管理职能
各行业商会是在工商联监督指导下的“民办,民营,民受益”的群众性民间组织,各经营户可根据经营品种,按照“自愿加入,成果同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选择加入适合自己的商会。我镇的芦笋业、黑莓业及淡水渔业商会还注重吸收行业经纪人这一特殊群体,有效实现了信息共享,管理强化,竞争有序,高效发挥了商会特殊的管理职能。到目前为止,经过民意调查,宣传动员,填写会员登记表,象征性的缴纳一定数目的会费,各商会共吸收会员20xx余人;在黑莓业商会的组织领导下,于**年6月19日召开了黑莓商务洽谈会,总计有21家食品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参加,有效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实施了产品竟价销售,保证了会员的个体利益。
行业商会虽然被称作为政府、企业以外的第三部门,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提及。我国现有法规要求建立行业商会,必须通过一个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即先取得“行政合法性”后才能取得“法律合法性”;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经济性的行业商会只有具备相当程度的社会合法性,才能成为真正自治意义上的民间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虽然是执法者和行为规范的调节者,但远远不是企业和商会的上级主管部门,只对行业商会的规范运行起监督指导作用。
实现组织机构的民间化,其实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所代表行业的利益。政府退出市场经济的中观和微观层次,而把这些带有执行性、技术性与操作性的职能,让给行业商会等一类组织去行使。政府后退,市场才能回归。
新成立的各类行业性商会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休,是由民间个人发起,自主营运,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民营自办的专业组织,如何将其办成一个能办事,肯办事,办好事的机构,并在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间组织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只有靠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建好,只有“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才能逐步探索完善。
三、搞好内部协作,抓好横向联系,明确商会内部(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调查报告)权限
会员之间要充分实行资源共享、利益均沾。品种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品牌资源等要通过商会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益,谋求整体利益。内部协调的重点和难点是利益协调,得到服务后会员要积极缴纳会费,实行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商会应该不断地探索并完善管理的方法和模式,通过管理达到利益的合理分配。
商会与政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与合作,接受监督和管理;本镇县级与地方区域性商会与外地商会之间要加强联系与合作,与外地行业性生产基地、水产品市场要建立广泛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扬长避短,以促进各商会的不断发展。
商会成立之后,各商会的理事长要明确工作权限和职责,具体要召集并主持理事会,检查会员大会、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以及代表本商会签属有关重要文件。
秘书长要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并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决定各办事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以及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综上所述,“农工贸一体化”行业商会商会的成立,使农民变成了商人,产品变成了商品,个体变成了群体;在“三个变化”中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在农村,行业商会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必须依靠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引导,监督才能使之尽快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目前主要困难是观念、经费、信息和支持等问题。我们将按照“打造品牌产品、发展自身加工、扩大外向贸易”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用海纳百川的胸襟广泛吸纳会员,不断壮大会员队伍,为商会的发展增添活力;要用蚍蜉撼大树的气魄,将单个会员的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带动农户,带动基地,带动市场,把各个会员的优势转化为整体的商品优势、品牌优势;要用求真务实的精神,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要从细微处入手,把各个环节的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切实解决会员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
我们坚信,在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扶助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运作下,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商会必定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的行业经济必将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