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十九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
课本9~10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全部因数的方法。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这种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教学重点:
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具准备:
课件、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纸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找一种数,找什么数呢?是找因数。
板书课题:找因数。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因数?
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拼一拼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中拼法?
2、在下面的方格内画一画。
(自己试着独立画一画,看看你有几种画法,画完后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汇报交流自己的画法
12=112 12=26 12=34
所以可以拼成三种长方形。
4、小结:1、2、3、4、6和12是12的全部因数。
活动二
试一试
1、采蘑菇的小姑娘,她采了6个蘑菇,这6个蘑菇可以怎么样摆放?找出6的因数。
2、小姑娘昨天采了21个,今天采了30个,你能找出21和30 的因数吗?
(自己试着找一找,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
3、你能试着找出21和30公共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找的?
三、巩固练习(练一练)
1、小狗吃骨头,看看每只小狗该吃哪块骨头?
2、试着找一找32的所有因数。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归纳。
五、作业。
1、练一练第1、2、5题
2、优化作业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二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0——51页,是在学生学完了“可能性”这一单元后,设计了这个以游戏形式探讨可能性大小的实践活动。
教材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从知识内容上看,整个活动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组合(质疑)
教材通过让学生同时掷两个相同的骰子(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6),把两个朝上的数字相加,看和可能有哪些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根据前面所学的“组合”知识,学生可以把两个数字相加的和的所有情况列出来。
2、事件的确定性与可能性(实验)
在上面的所有“组合”中,最小的和是1+1=2,最大的和是6+6=12,所以,两个数的和2,3,4,…,12都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但不可能是1和13,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3、可能性的大小(验证)
虽然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2,3,4,…,12中的任一个数,但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教材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探索、比较掷出各种和的可能性大小,由于学生还不会求掷出每个和的确切“概率”,所以只是通过实验粗略地比较一下。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渗透比较、归纳,概率统计及有序思考等多种数学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感受偶然性后面的必然性。
3、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的原理。
教学难点: 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骰子 、表格、统计图、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设置悬念
1、老师讲述阿凡提智斗巴依老爷的故事。(课件出示阿凡提图片)。
当时有个地主巴依老爷,十分狡猾奸诈,经常欺压百姓。有一天,巴依老爷又想出了个诡计,想要再一次提高穷人的田租,这次阴谋如果让他得逞,穷人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在这危难时刻阿凡提来了,他代表穷人跟巴依老爷进行谈判,谈判决定,双方利用掷骰子比胜负,如果巴依老爷输了,他将不再加租,比赛方法是:准备两颗骰子,双方每人掷骰子10次,将每次的两颗骰子朝上的数字相加得到“和”,把这些“和”分为两组,一组是“5、6、7、8、9”五个数字,另一组是“2、3、4、10、11、12”这六个数。双方各选一组“和”。掷出来的“和”在哪一组里就算这一组赢一次,掷完后,看谁赢的次数多,谁就获胜。
同学们,你们想让哪方获胜?的确,聪明的阿凡提战胜了巴依老爷,取得了胜利!
2、猜一猜:阿凡提选了哪组“和”?
师:同学们各有各的猜想,那到底阿凡提选了哪组“和”呢?老师先不告诉你们谜底,而是为大家准备了两颗骰子,我们一起动手验证一下。
3、揭示课题
师:当我们有不同意见时,动手试一试是很不错的办法。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掷一掷。(板书课题:掷一掷。)
(二)学生代表游戏,感知体验
1、你们都玩过骰子吗?(出示“骰子”)一颗骰子中藏着哪些数学知识?(骰子上有6个数、有6个面,是个正方体……)
2、掷一颗骰子,掷出的数可能是哪些?最小是几?最大是几? 掷出每个数的可能性相等吗?(相等)
3、列举“和”的可能
同时掷两颗骰子, 得到的两个面朝上的点数之和可能有哪几种呢?想一想,写一写,再和同桌交流交流。
(1)同时掷两颗骰子,得到两个数的“和”可能有哪些? (2、3、4、5、6、7、8、9、10、11、12)
(2)掷出的两个数的和可能是1或13吗?为什么? (因为两颗骰子最小是1和1,所以最小的“和”是2,不可能是1。)
现在我们把可能出现的11个“和”分成a 、b两组,a组5、6、7、8、9五个数字,b组2、3、4、10、11、12六个数字。
4、游戏:掷一掷
a、b两组各派一名代表,进行掷骰子比赛。
游戏规则:每人轮掷两颗骰子10次,如果和是“5、6、7、8、9”算a组赢,否则算b组赢。
双方代表进行掷骰子游戏,其他同学在记录表中记录。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a组选的“和”种数明明比b组少,怎么会是a组获胜呢?)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
a组选的“和”种数明明比b组少,怎么会是a组获胜呢?想不想知道
其中的奥秘?那你们就自己动手验证一下。
1、同桌合作,实验验证
实验方法:
(1)两人一组,轮流掷。一人同时掷两颗骰子并算出两数字和。一人根据掷出的“和”完成“统计图”(横线上的数据表示掷出的“和”,竖线上的数据表示掷出的次数。)“和”是几就在几的上面涂一格,涂满其中一列,游戏结束。
(2)边掷边想:掷出哪些“和”的次数比较多?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分小组活动,把结果记录在统计图上,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小组)
2、分析记录表,提升猜想(选择几组有代表性的上台展示)
师:已经涂满其中一列的同学,请仔细观察你们的统计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生1:我们组出现较多的和是5、6、7、8、9
生2:我们组掷出的和中2和12特别少
生3:发现掷出的和在靠近中间位置的次数较多,而靠近两端位置的次数较少……
师:那有一个小组12一次也没掷出来,是不是说不可能掷出12呢?
师:那现在如果让你们再掷一次,要想胜率大一些,你们选择哪组“和”?(和“5、6、7、8、9”这一组,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为什么掷出和是5、6、7、8、9的可能性较大?里面藏着什么奥妙呢?想不想继续探究探究?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学习纸,最上面和最左边表示两个骰子上的点数,请你们同桌合作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和算出来,再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2、 反馈交流,展示结果:
6+1
5+1 5+2 6+2
4+1 4+2 4+3 5+3 6+3
3+1 3+2 3+3 3+4 4+4 5+4 6+4
2+1 2+2 2+3 2+4 2+5 3+5 4+5 5+5 6+5
1+1 1+2 1+3 1+4 1+5 1+6 2+6 3+6 4+6 5+6 6+6
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掷出的“和”一共有36种情况。
“和”是“2、3、4、10、11、12”的情况只有1+2+3+3+2+1=12种,而和是“5、6、7、8、9”出现的次数共有4+5+6+5+4=24次。24次比12次大得多,出现的可能性也要大得多。
师:现在你认为阿凡提选的是哪组“和”?为什么? (和“5、6、7、8、9”这一组,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3、摸奖活动:
好消息:凡在本商场购物满880元的顾客,可到抽奖箱抽两个数字球,根据两个球上数字的和领取相应的奖品。
摸奖规律:箱内放十二个球,每两个球上分别写着1~6六个数字,每次摸出两个球。
奖项设计:摸出两球之和是“1”为特等奖 ,奖励手机一部。
摸出两球之和是“2”或“12”为参与奖,奖励矿泉水一瓶。
师:看了这个摸奖规则你有什么要说的?
(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小课题研究
这节课我们利用骰子,经历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研究了骰子“和”中的奥秘。其实,关于骰子中的数学远不止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些。课后大家可以再去研究研究 。
(1)同时掷2颗骰子,计算出朝上面的2个数的差。你能发现哪些差出现得多?哪些差出现得少?
(2)同时掷3颗骰子,计算出朝上面的3个数的和。你能发现哪些和出现得多?哪些和出现得少?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三
单元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以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换玻璃”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这样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和角之间、米和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重点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联系,教材先教学整数数乘法,再教学小数乘法。把重点放在计算的算理和方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此总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小数点的位置问题。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③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时安排:小数乘法6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1)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5角
××3
10.5元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像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2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72扩大100倍72
××5
缩小100倍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xx.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2
27.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40.7×425×7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练习一第4题
二、运用
1、填空。
4.×3×3×2×2
2、做一做:课本第3页
三、体验:(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一第1、2、3题。
附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例1
3.5元角
×3×3
10.5元角
例2
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
××5
缩小到它的1/100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课本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
前面用0补足。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8
3、1.2×,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
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0.013
×0.14×0.026
96782426
0.3360.00033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
二、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86.252.04
×4.2×0.18×28
11650001632
232625408
243611250571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2.14×6.2
3、课本第8页第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三、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四、作业:第8页7、9题。第9页13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四
解决问题(1)第 课时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来解决超市购物问题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性
过程与方法:学会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乘加、乘减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1、 出示例8主题图
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妈妈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还买了0.8㎏肉,每千克26.5元。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
2、 引导学生读题,列表整理题中的数学信息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30.6 2
肉 26.5 0.8
鸡蛋 10 1
20 1
3、 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 ,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二、分析与解答
1、自主尝试解答
学习要求
(1) 请大家独立解答这个问题,在解答完之后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
(2)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解题方法给同学们讲清楚。
学生独立完成
2、 交流分析
列举学生的解法,学生可能出现。
? 30.6×2=61.2(元)26.5×0.8=21.2(元) 61.2+21.2=82.4(元)
100-82.4=17.6(元)因为10<17.6<20,所以够买一盒10无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 1袋米不到31元,2袋一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第一种方法大家读懂了吗?
生解释想法。
师:第二种方法呢?
学生阅读,并进行解读交流。
小结: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师: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学生汇报:我喜欢估算这种方法,因为它使计算更加的简单。
3、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2袋大米的价钱 + 0.8kg肉的价钱 + 一盒鸡蛋的价钱
30.6×2=61.2(元) 26.5×0.8=21.2(元)10元或20元
三种商品的总价:
(1)买10元的鸡蛋:61.2+21.2+10=92.4(元)
(2)买20元的鸡蛋:61.2+21.2+20=102.4(元)
因为
? 92.4<100,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 102.4>100,剩下的钱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所以估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三、回顾反思
师:回顾这个解题过程,我们都做了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的同时教师板书。
第一步:理解整理(表格);
第二步:分析解答;
第三步:验证反思。
师总结:大家总结得很好,我们就是按照这样的过程解题的,这的确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四、巩固提升
1、出示:有5种商品,它们的平均价格是9.86元,期中前4种商品的平均价格是5.37元,第5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钱?
2、学生运用刚才的过程解题,然后交流想法
分析:根据5种商品的平均价格是9.86元,可以求出5种商品的价格和。同理,根据前4种商品的价格和。用5种商品的价格和减去前4种商品的价格和便可求出第5种商品的价格。
3、 汇报解答方法
9.86×5-5.73×4
=49.3-22.92
=26.38(元)
答:第5种商品的价格是26.38元。
4、完成练习四,第2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五
教学内容:
书p、63—65页。
教学目标:
1、对第三单元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各个概念的理解。
2、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经历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与整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各个概念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好几张6厘米长,4厘米宽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你学到了什么?
1、 先仔细阅读教材,对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整理,并对每个专题栏目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然后与同学交流,最后根据自己的体会,简单地说明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学习中的重点、难点。
2、 你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举例说明,并与同学交流。
二、练一练。
1、第1题,猜一猜他俩各有几本书。主要让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解决,并体会分数的相对性。请学生先独立完成,对于部分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画一画直观图,以帮助理解。
2、第2、3、4题,请学生们独自完成。
3、第5题,将下列分数分类。分成接近 的和接近1的这两类。学生先填写,然后请学生交流思考的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建议他借助第33页的分数图进行思考。
4、第6、7、8、9、10题,请学生先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5、第6题,比较下面各组分数的大小。
6、第7题,填一填。
7、第8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第9题,写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9、第10题,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0、第11题,剪一些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纸片,至少需要几张这样的纸片才能拼出一个正方形。先请学生拼一拼,试一试,观察所拼出的正方形的边长与小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然后概括出运用求最小公倍数直接进行计算的方法。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举一反三的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理解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
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有关人体奥秘的知识,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人体的知识?(学生根据课前调查交流回答)
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那请你们仔细观察情境图。
2、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学生观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
明明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
爸爸的体重7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7:3
(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解决第一个问题: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你想解决那个问题?可以根据那些信息解决?
(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
(2)体重30千克与4:1有什么联系?
(3)线段图或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
2、展示交流
(1)学生展示交流线段图,结合信息说明图意。
(2)教师引导口述信息并画出线段图
如果用一条线段表示30千克体重,水和其他物质应该怎样表示?为什么?
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表示?
(3)要求体内的水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会计算了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独立完成。
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爸爸体内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3、探究算理
(1)教师巡视的过程中指明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学到前面板书
解法一:4+1=5
解法二:3054=24(千克) 30 4/4+1 =24(千克)
3051=6(千克) 30 1/4+1=6(千克)
(2)让两种不同解法的学生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每一步表示的含义。
(3)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相同点:体重是有水份和其他物质组成的,求水和其他物质的重量也就是把30按照4:1的比例分配。
不同点:一是把比看作平均分得的份数,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答;
二是把比化作分数,转化成分数乘法问题来解答。
(4)优化算法:他们的方法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说给你的同位听一听。
(5)小结:像第二种方法,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
4、解决第二个问题:爸爸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1)师:你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吗?
(2)学生独立完成,同位交流自己的想法。
(3)指名一学生板演并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怎样知道我们解答的是否正确呢?谁能口头检验一下?
5、同学们都很棒,都能灵活的运用刚刚学过的分数乘法解决按比例分配的题目,谁能说说在计算按比例分配的题目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走进生活(看谁能又对又快的解决这些问题)
自主练习1、2、3 第2、3题要求画出线段图分析解答。
2、课后延伸
判断: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7+3=10 207/10=14(厘米) 203/10=6(厘米)
错,要分的不是20厘米
四、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3、4、5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写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或把25、125这样的特征数看成整百、整千数,或把这个两位看成两个数相加,再计算。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一位数相乘。
教学难点:根据另外一个因数的特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
预设过程
一、复习运算定律性质
能口述运算定律或性质。
1、说说学过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教师板书字母表达式)
2、请学生根据字母表达式说出定律或性质的内容。
3、议: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1、适用于连加:
a+b=b+a
(a+b)+c=a+(b+c)
2、适用于连乘:
a×b=b×a
(a×b)×c=a×(b×c)
3、适用于乘加或乘减:
(a+b)×c=a×c+b×c
(a-b)×c=a×c-b×c
4、适用于连减:
a-b-c=a-(b+c)
a-b-c=a-c-b
5、适用于连除:
a÷b÷c=a÷(b×c)
a÷b÷c=a÷c÷b
4、议: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异同?
二、明确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巧妙运用它们进行简便计算。
三、巧算一个数乘两位数
1、自学例4,说说12×25求的是什么?是怎么简便计算的?
2、议:方法一为什么要把12拆成3×4?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板书:25×4=100,乘法结合律
3、议:方法二把25看成了多少计算?为什么要÷4?
4、还有什么办法?能不能把12看成8+4计算?试一试。
4、同练(左)
5、议:这里为什么要把12拆成4+8?用到了什么运算定律?
板:25×8=,乘法分配律
6、议:还有哪些特征数可能也会碰到类似的情况?
板:125×8=1000
7、:进行简便计算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方法,合理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
四、应用性质
1、例4余下的两个问题。
2、p47-5
3、p47-6
1、解决余下的两个问题(先练再评)。
1)25×32
3)330÷5÷2
2、完成p47-5,说说错在哪里?
3、完成p47-6,怎样简便能怎样算。(指名板演,再讲评)
五、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八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初步渗透转化、建模等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第四单元《分数加减法》中的第一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是教学的重点。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好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为什么计算时要先通分。
四、教学活动
(一)动手操作,明确目标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折纸吗?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折纸,看看这里面有什么数学知识?
2.活动要求
师:取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中的一张,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上涂上颜色,并在小组内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3.动手操作
学生开始进行折纸、涂色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交流反馈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折的,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5.提出问题,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如果现在要计算两张纸中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你可以列出哪些算式?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分别将学生提出的算式书写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根据分数的分母特点,这些算式可以分成几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整理。)
师:这节课就来探索分母不同的分数分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理解算理
1.自主探索
师:现在,请大家选择一道自己喜欢的加法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
(学生进行独立的尝试,汇报各自的探索过程。)
师:(指着算式 1/2+1/4)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不同的探索过程,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算式,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到底谁对谁错呢?
2.交流讨论
学生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从中找出两种学生认可的方法:
师:比较上面两种方法,你最喜欢用那种解法?
生:第2种。
师:谁来说一说这种方法的道理?
3.联系折纸,理解算理。
师:通过大家的交流,同学们都认为先通分后相加是正确的,但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尝试应用,巩固提高
1.试着解决减法问题
1/2-1/4 =?
2.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的3/4+5/8与9/10-1/6,再次为学生提供尝试机会。
(学生练习后全班反馈交流,并规范书写格式。)
(四)总结评价,回顾反思
师:你现在知道异分母加减法怎样计算吗?
教学反思:
1.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要求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本节课不仅体现了这一点,同时也关注了数学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如让学生大胆表达、主动发现同伴或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在基本理解难点的基础上,着重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等,既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又重视了知识与技能。
2.注重操作的实效性
学生动手折纸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现加法算式,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借助图形直观地理解算理,在本节课中,这方面利用的很好。
3.注重备学生
教师在钻研教材教法的同时,充分地考虑到学生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九
教材分析
“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
学情分析
本课以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为主教学,这样设计有利于全班参与,更为学困生提供了思考的机会。其次有利于学生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为探索出更多的方法提供了机会。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灵活运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3.结合数学“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与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梯形面积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流程示意
(一)、复习旧知
本环节由点开始学生就展开想象,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打开了思维,轻松自然的引出各种已学平面图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知
此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天空,顺其天性,自然调动已有的数学策略,突破教材以导为主的限制,以学生活动为主。
(三)深化巩固
运用公式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这一环节通过练习既能巩固公式,又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同时感受祖国伟大的壮举,从而产生爱国主义情怀。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小数混合运算。
2.能运用小数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法,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理解运算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师:前几天五年级同学对我们平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调查研究,下面就是五年级两个班级的调查汇报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看到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提取信息,提出问题。
学生汇报:
信息1: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kg的生活垃圾。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信息2: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3.5
t,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3
t。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2.研究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根据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有选择性地出示问题:一个人4周可产生30.8
kg生活垃圾,那么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思考后,老师提问:要想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需要什么条件?题目中是否直接给出?用什么方法计算?
(1)学生列式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学生可能会呈现的方法:
①先计算4×7=28,算出四周一共多少天,再用30.8÷28算出平均一天产生多少垃圾。
②先算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用30.8÷4=7.7,再用7.7÷7算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垃圾。
师生共同整理:
30.8÷(4×7)
30.8÷4÷7
=30.8÷28
=7.7÷7
=1.1(kg)
=1.1(kg)
(3)提炼方法。先说说综合算式中每步的数量关系,表示具体的意义;
再引导观察两个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两个数的积。
(4)同桌互相举例验证规律。
师:通过上面的计算和思考,你发现什么?(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
3.研究除、减混合运算。
出示问题:一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3.5
t,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3
t。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1.3-3.5÷5
=1.3-0.7
=0.6(t)
如果学生分步列式计算,试着引导列出综合算式,并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说明运算顺序,再算出结果。
4.探究小数混合运算顺序。
先说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下面算式的计算
(16.8+2.1)÷0.7
0.96÷(5.4÷0.9)
完成后学生汇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师引导思考:小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吗?
小结:小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1题。
(1)指名回答第(1)题,集体补充。
(2)指名两位学生板演(2)、(3)题,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
五、拓展提升
根据下面的式子,写出综合算式。
1.32+1.48=2.8
7.92÷1.32=6
2.8÷0.25=11.2
8.2+6=14.2
14.2×2.5=35.5
综合算式:(1.32+1.48)÷0.25
综合算式:(8.2+7.92÷1.32)×2.5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其他问题吗?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18页“练一练”第2、4题。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理解,形成认知。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练习巩固,验证理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课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炼出计算的顺序,从分步到综合,过程清晰,层次清楚。
不足之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运算的顺序,对理解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增加了难度;
其次,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运算的顺序后,对算理的运用还缺少更多的练习。
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算理的教学,还要兼顾技能的形成、提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一
教材分析练习的编排减少了直接用公式计算的习题,安排了较多的应用问题、变式题、用间接条件求面积及画一画、分一分的操作性习题,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学情分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上学习的。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够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练习题投影片。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谁能说说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的?三角形的面积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二、基础训练
1、教师:下面请同学翻到练习十六第2题。
(1)教师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再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2)指定学生口头回答。
(3)教师:刚才这个同学是先找出三角形的高,再量出高和底的长度进行计算的,那么同学们观察一下,用哪条边作底计算面积最方便?引导学生思考三角形有三条边,选择哪条边做底画高再计算是最方便的。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
2、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直角三角形以两条直角边为底和高计算最方便;
钝角三角形一般以最长的边做底,这样高就在三角形内。
3、让学生做练习十六4———5题。(教师巡视,给个别学生做指导。)
(1)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2)组织全班进行订正。
三、巩固练习,小结。
1、让学生完成其他练习题。指定学生回答,并集体订正。
2、小结直角三角形面积的特殊求法,以及求钝角三角形面积时底和高的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主构建、理解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乘以及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小数的计算。
(出示场景图)在动物乐园里有两只蜗牛欢欢、乐乐正在树林里游戏呢,我们一起去瞧瞧!(呈现:欢欢每小时爬行3米,一共爬行6.12米;
乐乐每小时爬行4.2米,一共爬行7.98米。)
提问:要知道谁爬行的时间少一些?要先求什么?怎样列式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6.12÷3,7.98÷4.2。
再问:你能估计一下,他们各自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吗?
谈话:它们爬行的时间到底是多少呢,还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先请大家算出欢欢爬行的时间。
学生练习后,提问:怎样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谈话:那么,怎样求出乐乐的爬行时间呢?
引导:7.98÷4.2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小数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1.探索计算7.98÷4.2的思路。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我们遇到的新问题,能不能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先请同学们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分别把7.98米和4.2米转化成用“分米”作单位的数量,再进行计算;
(2)分别把7.98米和4.2米转化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量,再进行计算。
交流第一种思路时,提问:把“米”作单位的数转化成把“分米”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这样就把除数是小数转化成了怎样的除法?(相机板书:7.98÷4.2→79.8÷42)
<<<123>>>
交流第二种思路时,提问:把“米”作单位的数转化成“厘米”作单位的数,就是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0。这样就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了怎样的除法?(板书:7.98÷4.2→798÷420)
讨论:上面的两种思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除数是小数——除数是整数)
追问:这两种转化都是可以的,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在数学学习中当面对一个新问题时,我们往往把新问题转化成会解答的旧问题,从而解决新问题。由此看来,转化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2.探索竖式计算的过程。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已经把要研究的新问题转化成了自己熟悉的旧问题。那么,怎样用竖式算出结果呢?
提问:如果把7.98÷4.2转化成除数小数的除法,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几位?为什么这时的被除数是79.8?(板书)
再问:如果把7.98÷4.2转化成整数除法,就要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几位?为什么这时的除数是420?(板书)
要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一个竖式,算出结果,并和同学交流。
指两名学生板演,评讲并反馈选择每种解法的人数。
提问:转化成798÷420也是可以算的,为什么选择这种转化方法的人很少呢?
小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再来把7.98÷4.2竖式的转化、计算过程在眼前展示一遍。你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说明:用竖式计算环节,虽然出现了不同的方法,但结果相同。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行算法优化,让学生体会把除数转化成整数的除法算式比较方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再次体会计算策略,而且经历了由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算法的切实把握。
三、练习巩固,深化拓展
1.专项练习。
出示:把下列除法式子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并想一想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123>>>
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道题可以转化成怎样的除法算式,商的小数点在哪里。
2.先估再算。
下面各题,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计算,看谁能把每一道题都算对。
出示:
5.76÷1.8= 7.05÷0.94= 0.672÷4.2=
学生练习后,组织反馈。
说明:估算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上面的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在判断、改错、计算的同时,将估算、验算等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反思能力,获得良好的数感,又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把估算、计算、检验相结合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计算水平与能力。
4.总结计算方法。
提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拓展练习。
(1)比一比,看谁算的既快又正确。
0.12÷0.25 0.12÷2.5 0.012÷0.25
提问:你能很快算出上面各题的得数吗?自己先试一试,再把你的算法和同学交流。
学生中可以出现两种算法:① 先用竖式算出第一题的商,再直接写出第二、三题的商;
② 把第一题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使除数等于1,并直接用0.12×4算出得数,再直接写后面两题的得数。
着重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算法的思考过程,并鼓励学生在计算一些比较特殊的除法算式时,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用比较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小结:计算有时要根据具体问题、题目之间的关系,灵活地进行计算。
说明:在学生理解除数是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安排拓展性练习,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确定计算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灵活计算的学习品质,又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计算课充满思维的张力和不断探索的活力。
四、全课小结,回顾反思
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为什么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三
教学内容:
第10页例6及后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应用迁移的方法来求积的近似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0.8×40.32×40.8×12.57.8×0.01
3.2×0.20.08×0.089.3×0.014.8-0.48
2、把下面各数精确到百分位。
0.256≈ 12.889≈ 40.00001≈
二、新授
1.教学教材第10页例题6.
(1)出示例题6: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生尝试练习。
(4)抽生板演:0.049×45≈2.2(亿个)
0.049
× 45
245
196
2.205
(5)分析订正: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或师提问:)
①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0.049的45倍用乘法计算。)
②结果2.20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2.2是怎么来的?(根据四舍五入法: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小于五,就从第二位开始省略掉。)
(6)小结:当我们求出的积的小数位数比较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三、练习
1、完成第10页“做一做”。
生完成在练习本上,抽生板演,并说出四舍五入的方法。
2、课堂作业:第13页练习二1、2、3题。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发现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比较意识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面积的等积变换。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附页2的图形卡。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或认识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那你知道它们谁的面积大么?
生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只要告诉我们这些数据就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比较了。
生2:把它放在一个边长为1
cm的小正方形的格子图里,数一数它们分别包含多少个面积是1
cm2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
师:的确,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或者数格子的方法进行比较。
师(出示主题图):你能比较出下面这些图形面积的大小吗?你有什么好方法?想一想,再跟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生1:数格子,不满一格的按一格计算。
生2:剪拼,平移凑整。
生3:测量边的长度。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呈现例题,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这里都有哪些图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及这些不规则的图形,用测量边的长度的方法能知道它面积的大小吗?
生:不能。
师:是的,我们测量边,只能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并不能比较出它们面积的大小。那这些图形的面积大小究竟该如何比较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它们的面积。(板书课题:比较图形的面积)
2.小组合作交流,探索比较的方法。
师:你打算怎样比较?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边演示边说一说。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发现代表性的方法。
3.学生汇报,交流方法。
(1)数格子。(不满一格的按一格算)
①和③、②⑤和⑥的面积相等,⑧⑨和⑩的面积也相等。
(2)利用附页卡:平移、旋转、重叠、对称来比较。
①平移到③,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所以①和③面积相等。②平移到⑥,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所以②和⑥的面积相等
⑤和⑥可以看作是轴对称图形,所以⑤和⑥的面积都相等。②和⑥的面积也相等,所以②、⑤、⑥的面积都相等。
(3)割补平移。
⑨通过割补、平移与⑧、⑩的面积相等。
师:大家的方法真不少,总结的方法让老师很钦佩!
4.师:利用割补法,你还能得出哪几个图形面积相等?
⑧⑨和⑩的面积相等。(课件演示割补、平移的过程)
小结:像这样的分割、移补后,图形的面积没有改变。这就是数学上的“出入相补”原理。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1题。
独立观察,汇报时要说清楚你是用的什么方法进行比较的。
2.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2题。
先仔细观察缺失部分的图形,猜测可能是什么形状的,再选择。
3.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3题。
说明理由,并鼓励学生想一想,还能拼出其他图形吗?
五、拓展提升
请你画出面积是12
cm2,但形状不同的三个长方形。
长和宽分别为:12
cm、1
cm或6
cm、2
cm或4
cm、3
cm。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还有什么疑问需要老师帮你解答吗?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4、5题。
从学生熟悉的图形入手,唤起对图形面积大小的感知,为接下来判断不同形状的图形面积做准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学生观看课件演示几种方法的动态过程,直观理解。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特征后再解答。
板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数格子法
重叠法
割补法(出入相补)
组合法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本节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方法的提炼,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更注重了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维目标的培养。
不足之处: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标准性(例如怎样移动)、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缺少方法和方法之间的对比,没有体现出不同方法在运用时的简便与优越性。
教学建议:老师可以设计练习,让学生根据图形的不同情况,在所学方法中学会选择更加简便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五
设计思想:本课教学设计依据利用音像教材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课题研究目标,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指导,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培养智能型、创造型人才为目的,试图通过对教学的科学设计,实现音像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机渗透,充分挖掘音像教材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探究解答方法,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全课采用启发式电化教学,本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运用现代教育媒体首先设计一道准备题,通过微机演示让学生感知相通问题的结构特点,然后通过列表、讨论、分析,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与表象,在教师适时启发点拔下,通过自己动脑、动手、动口,积极思维,探索和发现相遇问题的解答方法,在巩固练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相遇问题类似的实际问题,实现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迁移,充分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培养过程。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相遇问题的学习及解决问题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勤学善思、主动进取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乐中学习,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教学目的:
1。理解相遇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量间的相依关系,以及相向而行、相遇等术语的含义。
2。能根据相遇问题的题意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并说出解题步骤。
3。能正确解答相遇问题中求路程的应用题。
4。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相遇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解题思路的分析。
电教媒体:微机及配套大屏幕、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设疑
(一)前提诊测(投影片)
1。张华每分钟走65米,走了4分钟,一共走了多少米? (654=260米)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谁会用一个数量关系式表示? (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2。李诚每分钟走70米,走了4分钟, ? (由学生补充问题再列式计算)
[评析:旧知的再现,针对性强,抓住与新知密切相关的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为学习新知识作了适
当的铺垫。]
(二)引人课题
我们以前学习的都是一个人或一个物体运动的情况,如果是两个人或两个物体同时相对运动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引导思疑
1。创设动态情境,准确理解题意。。
微机屏幕显示准备题: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走60米,李诚每分走70米。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张华、李诚是怎样走的?结果会怎样?
(微机演示)屏幕显示张华、李诚两家用太阳表示并不断闪烁,当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后,张华、李诚分别从两家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后两人相遇,这时又发出一声悦耳的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过程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是浅黄色,色彩清晰艳丽。
学生观察后提问:有几个人在运动?出发时间怎样?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怎样?结果怎样?
板书:人:两个 时间:同时 地点:两地
方向:相向(相对) 结果:相遇
[评析:运用微机所具有的声、光、色、形的特点,创设动态情境,抓住相遇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
两地、同时、相遇关键词的分析和领会,形象深刻地提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相遇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功能优势,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扫除了障碍。]
2. 观察、思考、分析、填表。
教师利用微机逐分逐分地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让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完成下准备题中的表格。。
根据以上微机的演示让学生填写下面他们两人走的时间和路程的变化情况表。
走的时间 张华走的路程 李诚走的路程 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 现在两人的距离
填完上表后让学生讨论:
①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
②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评析: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挖掘学生的认知潜力,准备题的设计正是考虑了这一要求。通过微机演示让学生感知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然后通过列表、讨论、分析每经过1分、2分、3分两人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准确理解到: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的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这里充分运用电教媒体的优势,适时启发、点拔,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从而为下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
三、引思解疑
l。出示例5:小强和小丽同时从自己家里走向学校。小强每分走65米,小丽每分走70米,经过4分,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2.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①让学生说说小强和小丽是怎样运动的?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微机屏幕显示线段图(标出运动方向、有关数据及问题)。
③让学生根据线段图复述题意,同时想象两人同时从家里走向学校的过程。
(3)分析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
问:怎样求两家的距离?
启发学生说出两种解法:
① 求两人各自的路程,再加起来。
644+704
②求每分两人所走的路程和,再求4分两人所走路程的和。
(65+70)4
4。比较两种算法。
让学生说说两种解法分别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再引导学生观察两种解法的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两种解法算式不同却结果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
[评析:前面准备题已通过微机向学生提供了直观、多彩、形象、生动的表象,又通过填表、分析,学生已准确理解了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例5的解答已经是水到渠成。然而教师并不急于呈现答案,而是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先启迪学生复述题意、想象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的情景,再画出线段图,进一步激发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通过学生自身努力找到答案,化解难点,真正体现了启发式电化教学解决难点的媒体策略思想。整个例题的解答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运用前面提供的表象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把外部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到意义建构的较高层次。]
5。做一做(投影)①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面对面走来,经过6分钟两人相遇(如图),求两地间的路程。
每分60米 每分75米
a。相遇时甲行了多少米?()=()米
b。756表示( )
c。两地间的路程:()()+()()=()米
另一种解法:
a。两人每分所走的路程的和是:()+()=()米
b。两地间的路程是[()+()]()=()米
②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2千米,求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两种方法解答)
四、拓思创新
1。甲乙两个工程队同时修筑一条公路,14天修完,甲队每天修280米,乙队每天修30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2。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6小时后两车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知道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数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军营,参观战士们的军营生活,高兴吗?(播放:走进军营,出示情境图)看,战士们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呢,这一位是班长小强。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出问题:小强在什么位置?(指名学生回答)
.问:为什么同一个人的位置,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样呢?
.结合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描述小强的位置时,有的横着看,有的竖着数,有的……由于看法和角度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说法,数学是交流的工具啊!标准不一样给我们的交流带来不方便,你想不想探讨一些简单又统一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在情境图中确定位置
1.认识行与列
谈话(同步演示):平时我们所说的“竖排”,通常叫做“列”,习惯上我们从观察者的左边数第1列、第2列……,平时我们所说的“横排”,叫做“行”,通常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
问:现在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张亮的位置吗?(演示)王艳和赵雪的位置怎么说?想好了,说给同位听。
指名同学说小亮和小明的位置,教师板书
2.认识数对
谈话:刚才这位同学很快说出了小亮和小明的位置,老师写的速度却很慢,什么原因?
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大家能不能想个更简单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记起来简单,还能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第几列第几行?现在以小强的位置为例在本子上写一写,试一试吧。
学生独立思考并写出想法,然后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对全班交流的意见进行梳理小结:这些同学都用数和符号简洁的表现出了小强的位置,真了不起!
介绍数对的写法:数学家也是用2个数来表示一个地点或者人的位置,如:第3列第2行,先写3,中间用逗号隔开,再写2,外面再加一个小括号。象这样的一对数,就是数对(板书),读作:三二。前边的3 表示第三列,后面的2表示第2行。用数对可以准确而简练地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请你用数对表示小亮和小明的位置,写下来。(2名学生板演)
3.抽象圆点图,加深对数对含义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用数对表示位置很简单,看这个队列图,我们也能把它变得很简单。现在我们把每个人的位置看作一个点,整个队列就变成了这样一副图。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能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班主任王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探索交流,交流问题
新授
1、教学例2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2、
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4、
小结例2: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大象馆”“海洋馆”“猴山”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七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p2例1,做一做,p3例2,做一做,p7练习—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观察学案表格中因数和积的变化,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2.猜一猜:3.5×3=?为什么?
二、引入尝试
大家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⑴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⑵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3.5元=35角 35×3=105 105角=10元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6)买5个4.8元的风筝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p2做一做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和 0.72×5你们会算吗?能不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呢?(生试算,指名板演。)
(1)做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 3 6 0
引导性提问:
0.72变成72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72×5算完了,再该怎么办?
为什么要缩小到它的1/100?
(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
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到它的1/100。(提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 将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计算
7 ×425×7
0.7×4 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竖式计算2.05×4=? 12.4×7=? 2.3×12=?
组内互评,纠错。
3.解决问题
我家到学校大约1.3千米,每天从家到学校往返要走多少千米?一周(按5天)要走多少千米?组内互评,纠错。
四、说说自己的学习所得。
板书设计:
课题:小数乘以整数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 3 5
1 0. 5 元 缩小到它的1/10 1 0 5
105角就等于10.5元
课后反思:
今天的教学法在学生预习后显得十分顺利,但在预习与作业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1.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该怎样计算,由于教材中并无此类例题,要适当补充指导。
2.小数乘整数的竖式书写格式要强调到位。
3.计算中积的小数点末尾有0时,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4.计算结果中小数点末尾的0没去掉,化简。
0. 7 2 扩大100倍 7 2 3.6 0 缩小到它的1/1003 6 0
第二课时 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教学目的:
1.掌握小数乘法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列竖式计算。
1.2×80.8×12 16.7×3
2.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探索尝试
1.出示例3图:同学们最近我们校园宣传栏的玻璃碎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1.2)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8
0.9 6缩小到它的1/1009 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三、练习提高
1. 3.7×4.6 0.29×0.07 6.5×8.4说说如何计算以及该注意些什么?
2.竖式计算。
1.8×2.3 0.37×0.4 1.06×25
7×0.860.6×0.39 27×0.43
四、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1 2
×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课后反思:
经过预习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两道例题能在一课时内完成, 且还留有较充分的时间做课堂作业。
作业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
1.竖式格式不正确。如有的学生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的格式混淆,写竖式时错将小数点对齐。
2.小数点定位存在问题。1.06×25有个别学生认为25是两位小数,所以出现积的小数点定位错误。
第三课时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p6例5,做一做,p9练习一第10—12,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
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3.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学会解答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4.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上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2×0.34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p9第10题)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他做正确没有?
方法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
方法2:用计算器来验算;
方法3:用原式再做一遍;
方法4: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 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
师:所以每个小朋友要养成认真做题, 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本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够列出简单实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操作法等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看谁来了?
生:阿凡提
师:同学们对阿凡提都很熟悉,下面我们侃侃他给我们带来什么问题?
2、师:一天,阿凡提牵着自己心爱的小毛驴,背着一袋金币往家赶。刚到村口,就碰到那个贪财、吝啬的大财主。他看到阿凡提手里的一袋金币就眼红。眼珠转了转,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把口袋里的金币往空中一抛,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些金币就是你的了。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那么同学们猜猜结果会怎么样呢?
生:可能是阿凡提得到金币,也可能是吝啬的大财主得到金币。
师: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结果不能得到确定的答案。我们把它叫做可能性。
3、师:元旦快要到了老师让同学们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自己所表演的节目,节目分别有唱歌、跳舞,等等,那么如果让你抽的话,你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呢?
生: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跳舞,还有可能是其他的节目。
师;对于这件事情结果,我们同样不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4、师:以上这些都是用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表达,都
属于可能性事件,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可能性
5、师课件演示课题: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并巩固练习
(一)教学例题1
1、师:请同学们看前面,这里有1号盒子、2号盒子。
2、师:咱们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颜色的球。(展示两盒子中球的颜色、数量。1号盒子中装有8个红球。2号盒子中装有2个红球,2个黄球,2个黑球,2个绿球。
3、问题
(1)师:从1号盒子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师:各小组都已讨论好了,谁想代表小组发言?(依次指名学生说)
(依次板书:一定可能不可能)
生:一定是红球。
师:为什么?
生:因为1号盒子里面装的全部是红球。
(3)师:小朋友讨论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实际来摸一摸,验证一下。1号盒子,谁来?(学生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结果怎么样?)
师:同学们猜测的结果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真聪明。
(4)师:从2号盒子里任意摸一个呢?请小组讨论:
(5)师:请学生摸一摸(摸出3个后提问,如继续摸下去,能摸到红球吗?那可能摸出什么球?为什么?)
生随机汇报。
(6)老师可根据盒子里剩下的球随机提问,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二)小组合作,摸球游戏(每次口袋里该放什么球)
1、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根据要求装不同颜色小球的游戏。
师出示条件
(1)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
(2)任意摸一个,可能是红球。(可以放红、黄、黑色三种颜色的球,也可以放红、黄两种颜色球,还可以放红、绿色两种颜色的球)
(3)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
2、生按照要求操作
3、师巡视指导
4、生操作完一个题目,教师指导学生个别汇报,并说明为什么。
(三)教学例题2
1、师:生活中有许多的“可能性”例如:明天可能下雪……(请学生举例几个)
2、生汇报
3、师演示例2图片
⑴看图判断
⑵说说为什么,并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些词语完整的表述。
图片5时,学生读题后,师展示小资料:目前,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每
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人、每天大约出生37万人、每年增长约8296万人。
⑶汇报、讲评。
(四)考考你
1、师:刚才我们知道什么情况下该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表述。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
2、师课件演示题目:
(1)太阳(
)从东方升起。
(2)今天老师(
)要表扬我。
(3)时间永远(
)停止。
3、指导生认真读题,并分析说出为什么。
(1)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
(2)今天老师(
可能)要表扬我。
(3)时间永远(不可能)停止。
(五)连一连
1、师:从下面的四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2、师指导生认真读题,分析过程
3、师课件演示结果,并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
(六)知识应用
1、师:同学们,下面这些城市你们去过吗?
2、生汇报
3、师:下面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那些地方看看,他们那里的冬天会下雪吗?
4、师课件演示图片
5、通过刚才对资料了解,同学们能不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一下呢?
6、生回答
7、师指导描述
三、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师:同学们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
2、师: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会发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吗?请同学们下课以后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四、课后练习
p108
2、3
五、教后反思
善问: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状况,能自觉地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满数学课堂,并通过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
创设问题情景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前提条件。发现和提出问题主要依赖于主体对活动的积极性,活动量越大,接触面越广,就越容易发现和提出活动中的问题。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知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地探索研究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圆面积”时,首先出示一面圆形镜子,问:同学们你们看着老师手中拿着的这面圆形镜子,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甲生说:圆形镜子的半径是多少?乙生说:圆形镜子的直径是多少?丙生说:圆形镜子的周长是多少?丁生说:圆形镜子的面积是多少?随着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同学们立即投入到思索与讨论之中。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求者,教师的作用只是创设一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索的氛围,而不是去提供现成的知识或结论。通过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的研究,使我领悟到: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必须创设益于学生自主探
索的氛围;
创设师生之间民主、和谐、互动的氛围;
创设自由、活泼、主动展示自我的空间。这样才能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才能敞开心扉,发挥潜能,显示自我,为自己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十九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5页例4第106页例5及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2、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中位数的认识计算过程,体验合作探讨,理解认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全面多角度分析问题的意识和初步的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广泛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掌握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突破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中位数的方法。
难点
掌握求偶数个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
通过尝试理解,讨论交流体验来突破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导与讲解相结合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实践体验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复习准备
1、教师投影出示
王丽同学1分钟跳绳比赛成绩如下表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成绩124108136132
她这四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看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答汇报
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且用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但有些时候平均数并不能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中位数
体育课上同学们掷沙包的成绩是多少呢?学生汇报,同学们可真棒!咱们去看看五1班同学正在进行掷沙包比赛,他们的成绩如何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投影出示教材第105页例4情景图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姓名李明陈东刘云马钢王明张炎赵丽
成绩36.834.725.824.724.624.123.2
从他们的成绩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小组交流获得信息,
师:用什么数来表示这组同学的掷沙包的水平呢?
生:学生小组中议一议算一算。
学生汇报交流,可能有小组算出了这组数的平均数
师:根据汇报板书27.7m
如果用27.7m这个成绩代表这组掷沙包的水平你没有异议么/?
生:观察数据特点,小组议一议,说一说。
生:发现两个同学的成绩太高
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和平均数相差太远
用平均数表示这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适,
那么用什么样的数表示呢?
学生这是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中位数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估计,计算比较,发现用平均数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适,从而引入新的内容——中位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师:介绍中位数
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关系,任意一个数据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值产生影响,所以我们来寻找新的统计量来弥补平均数在描述某数据组的不足,这个数的名字叫中位数,顾名思义中位数就是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中的就是中位数
优点(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五1班掷沙包成绩的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呢?
生:动手尝试,从小到大排列找出中位数24.7
师:小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a按大小顺序排列b求中位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求中位数的过程,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小结: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表,但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师,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3、教学例5
投影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学的跳远成绩表
姓名李志强陈文王文贤赵军张鹏刘卫华于国庆
成绩3.062.902.743.522.832.892.78
师问: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生:(1)求出平均数2.96
(2)按大小顺序排列,求中位数2.89
2.96比这一组数据中大多数数据都高,用它来表示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不合适,应选中位数
(3)同学之间议一议
(4)如果再增加一个同学杨东的成绩2.94m,这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多少?
矛盾产生;一共有偶数个数最中间的找不到/
生:小组内讨论,议一议
得出结论;一组数据中有偶数个数的时候,中位数是最中间两个数的和除以2
(2.89+2.90)/2=2.895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这合作中自主探究发现知识规律,并动实践求平均数,中位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材第107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
(1)生读题,小组讨论,共同解答,汇报交流
(2)教材第108页练习二十三第3题
学生讨论自由解答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完成练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水平,能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拿些收获?
什么叫中位数?和平均数有什么区别/
怎样来求中位数?
板书设计
中位数
例4
23.224.124.624.725.834.736.8
中位数是24.7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据就是这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它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例5
(3.06+2.90+2.74+3.52+2.83+2.89+2.78)/7
=20.72/7
=2.96
中位数:2.742.782.832.892.902.943.063.52
(2.89+2.90)/2=2.895
课堂设计说明:
1创设情景生产问题,在教学开始,我提出一个生活中的真问题,让学生参与引发他们的理性认识,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引起学生对掷沙包的一组数据一般水平的认识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不合适,让学生从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分析讨论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渐构建。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什么体育运动?(生回答)我们班的同学也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经常在一起进行体育比赛。前几天有七名同学举行了一场投沙包比赛,让我们去看看吧。(幻灯片:照片)
师:这是他们比赛的成绩统计表,从表上你知道了什么?(统计表上只出示7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数,没有个人成绩。)
生:7个人的成绩平均数是27.7。
师:有一名同学叫刘云,他的成绩是25.8米,你猜猜他可能排在第几?
生猜测比较靠后的位置。
师:你为什么猜他排在后面呢?
生:因为他的成绩比平均数小,所以成绩在后面。
师:我们看看是这样吗?(出示七名同学的成绩,刘云排在第三)
师:为什么刘云的成绩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呢?
生观察统计表后回答。(预设)
生:因为这组数据中有两个数特别大,平均数就跟着大了。所以刘云的成绩比平均数低还能排在第三。
师: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有五个数都比平均数小,用平均数表示他们的投沙包水平合适吗?(生:不合适)想想办法。从这组数据中挑出一个数代表他们的投沙包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说一说。
生:我找到的数是24.7。
师:为什么找这个数?
生1:因为7个数中有3个数比它大,有三个数比它小。
生2:它处在这组数据最中间的位置。
师:这个数在这组数据中这么重要,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
师:数学家给这种数命名中位数,这就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板书)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在习题纸上圈出来,再想一想你是怎样找出来的。
生:中位数是2.78,我先看他是不是按顺序排列的,再找到中间的数。
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这一组数的一般水平呢/
在一组数据中,中位数平均数只有一个,怎么办呢?
生寻找办法。
师:你的办法真棒,按照你说的方法,求一求吧。
生在习题纸上计算,一人板演。
师:谁能说一说,怎样求偶数个数列的中位数?
生:按顺序排列后,找到中间两个数,再求出他们的平均数。
师:(板书)好,请你看着黑板,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如何找一组数据的中位数。
生练习后汇报。
教后反思:
教材中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比较平均数,从而产生中位数的教学的必要性。本人循着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设计了“平均数有时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有时能——发现概括平均数时候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该用什么数表示,学习中位数——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关系,——在练习中分散难点,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有时候平均数不能正确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数则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数的稳定性。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