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反思(五篇)【完整版】

时间:2023-04-07 02:45:17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反思(五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3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反思(五篇)【完整版】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篇一

1、知道什么是摇篮吗?一提到摇篮,你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景象?给你什么感觉?[温馨、舒服、留恋……]

2、曾经有人说,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你想到些什么?

3、齐读第3自然段,读出那摇篮一般的感觉。

1、正音:*媲美 繁衍 侵蚀 开垦 *折腾 不折不扣[多音字正音规则记少不记多。]

2、 自由读课前连接语,提炼主要问题: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启示?实践活动。

1、呵呵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默读圈画,写感受

2.1 自然段

(1)数字背后,你仿佛看到怎样的黄河?( )的黄河

(2)每一次决口,多少房屋良田被毁,每一次改道,多少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又是怎样的黄河?

(3)数字的背后藏着苦难啊!齐读。

3.5自然段

(1)感受对比手法。

(2)想象:高出10米,几乎相当于3楼的高度,逐年升高的黄河,需要不断增高堤坝,对百姓来说,什么感觉?苦遇上决口,黄河两岸的百姓就更苦了,他们会怎么说?这就叫——叫苦不迭啊!

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此时的黄河吗?

板书——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发现这句话,这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板书忧患:曾经令人心驰神往,此刻却让人心惊胆战

小结:这样的总起句和过渡句,抓住了就可以把课文的内容提炼出来。

4.67自然段

(1)——黄河变化的原因与对策这两段也可以通过提炼关键句的方式说得更简练学生自读。

(2)提炼: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科学家设计了多种方案治理黄河。

(3)结合板书4个关键句,说说课文浓缩文。

1、曾经的黄河是美丽的摇篮,哪里温馨,温暖,可后来竟成了忧患,魔都圈画写出祸患严重的句子,读读,说说启示。

2、汇报:

(1)对比“4000吨”“550万亩”与“许多吨”“许多亩”的区别,感受原文的准确,更好地写出黄河忧患的危害之大。

(2)“越”句式特点的发现。

师生配合读。

能向后推推看吗?

究竟谁是背后的黑手?

1998年初,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163位院士联名向海内外炎黄子孙发出“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呼吁。假设你作为其中一位,见证了黄河的沧桑变化,你将向人们说些什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篇二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幻灯片、投影仪、录像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

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

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

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

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

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 两大原因的关系 严重后果 治理方案

自然原因

人类的破坏

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

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

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000年中 决口1500多次 改道26次…… 数据

数千年前 气候温暖 森林茂密

后来 含沙最大 是长江68倍 查资料

原因 气候变寒 暴雨集中

开垦放牧 森林草原

治理 保护森林资源 规划用地 修筑水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篇三

①认识8个生字。

②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③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①教师准备关于黄河及黄土高原的课件。设计形象介绍“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的课件。

②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理解“生息繁衍、叫苦不迭、随心所欲、数管齐下”等词语。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1课时

●激情导入,扣题质疑

①播放课件:江水涛涛、奔腾不息的黄河;
森林茂密、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
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

(音乐──由舒缓到严肃、高亢)

●观看了这段关于黄河的片子,你最想说什么?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大家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呢?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
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黄河呢?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④指导方法: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重点问题来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读思结合,圈点勾画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并认读生字词。教师适当检查。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默读、轻声读、跳读),边读边思考问题,在书中圈点勾画,还可以在语句、段落旁批注自己的感受。教师巡回指导,表扬善于学习的同学,耐心辅导学习吃力的学生。

③选择自己乐意交流的伙伴,相互交流。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由学生或小组代表自主向全班汇报读懂的问题,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针对重点问题充分发表意见,抓住重点语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当交流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时,可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式感悟黄河由“摇篮”变成“祸河”,适时出示课件,形象介绍什么是“流域、河道、悬河、河段、河床”,抓住数字体会黄河之“祸”,感受黄河之祸的严重性,谈出忧患之情。

当交流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时,可采用图示的方法,引导重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社会原因。

当讨论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时,对紧扣“数管齐下”归纳要点,适当补充有关黄河治理的情况。

●联系“资料袋”,畅叙感受

读读课文及课后“资料袋”,以一分钟即兴演讲的方式畅谈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鼓励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本地河流湖泊的状况畅谈感受。

●小结学法,延伸拓展

①学生小结学习方法与收获。如学习本文,主要是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阅读的。

③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在“展示台”进行交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的师生,可结合本文的学习和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措施(如“退耕还林”“计划生育”、为治黄移民等),开展向家长、亲友、邻居进行宣传的课外实践活动。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篇四

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
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四年级的学生对河流的只是有简单了解,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大部分学生有查阅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了预习课文的一般方法,对说明文也不是很陌生。但学生对黄河的历史以及现状不是很了解,环保意识仍然有待提高,还没意识到其实保卫黄河自己也可以出一份力。在词汇量上,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上仍有待提高。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阅读课文,它围绕“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灾难、摇篮、原因和治理。是教育人们要保护好大自然环境。在设计中,我运用默读,朗读等读书方法,让他们自主学习,质疑探究,促进其思考和理解。这是培养自学能力,语感和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习交流的组织者,学习兴趣的激励者。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

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和图片,制作课件。

一课时

师:咱们上节课学习了哪篇课文?生:自然之道。

师:从这篇课文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来谈一下。

生1: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生2:我们要爱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师:我们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同学们都咱们都是炎黄子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对于黄河你有哪些了解?

生1:我国的第二长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

生2:黄河上游躲在峡谷中流动,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

生3:中游绝大部分流经黄土高原,年平均流入黄河的泥沙约16亿吨,水色浑黄,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师:这个图片是什么?生:中国地图。师:这两条线代表什么?生:长江黄河。引出“几”字形,加深理解。

师:老师相信你们在课下一定是对黄河做了一番了解,才可以回答的这么棒,来为自己鼓下掌吧。

总结对,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可是很多年以后,黄河变了,成了一条祸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默读下课文导入,看看本课学习目标有几个。

预设:生: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有什么启示。

师评:你真会读书,相信你已经对课文知识有了一个很好地理解了。

师:接下来快速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读通句子。概括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接下来咱们看一下字词,老师相信字词也一定掌握的很好了。哪个同学读一下。

字词:经营 限制 乃至 媲美 侵蚀 开垦 折腾 忧患生息 繁衍河床

频繁 悬河 流域 苦难 六亩 祸河 不折不扣 叫苦不迭

生读,领读,同位相互读一下。

师:读的声音真洪亮,关键是非常准确。

师:谁来说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

生:黄河有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祸河,人们正在治理它,黄河变好的美梦一定可以实现。

师:黄河曾经是一条“好河”,那里森林茂密,土地肥沃;
后来由于黄土高原气候转寒,人们无限制地开垦,致使黄河凶猛暴烈起来,变成了一条“祸河”,现在有了治理黄河的方案,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

师:接下来,把时间交给你们,通过自读课文,来解决刚才课文导入里的学习目标。ppt呈现三个问题。

师:不过在读之前老师有两个小要求,1.自读自悟圈点勾画相关词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小组合作交流,选出代表汇报。生开始读,师在课堂走动,提示,解决学生的疑问。此环节3分钟。

1、 黄河发生了变化,变化前是什么样的呢?

师:大家讨论完了吧,好,咱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好吗?哪个同学想说一下?

生:黄河过去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后来却成了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

师:什么是摇篮?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生:摇篮是小孩子睡觉的地方,现在是指发源地。

师:“摇篮”是小孩在很小的时候休息、睡觉的地方。我感觉“摇篮”应该是温馨、舒适的,就像是美美甜甜地躺在妈妈的怀抱中睡觉,让人看了有一种幸福的感觉。这里把黄河比喻成摇篮,我想是为了告诉人们黄河是人类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就像小孩一样在黄河这个温馨、舒适的摇篮里逐渐壮大起来的。

生:说来话长,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是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媲美”就是比美的意思,就是说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良好,就像现在的江淮流域一样美丽富足,是个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居住地。

生: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代自然条件更好。”

师:你从这句话里体会到什么?

生:这句话说明这里很适合动植物的生长活动,也一定会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气候温暖,土地肥沃”,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耕种,老天爷照顾,还有良好的土地,人们的日子一定过得很快乐。

生:这句“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因此”表示的是因果关系,正是有了前面这些条件,这些的祖先才会选择这里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师:刚才听了×××的话,我的眼前就好像出现了人们在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生活、耕作的景象,你们有没有出现这样的场景呢,向大家描述一下。

生:在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的黄河流域,农民在田地里自由耕种,渔民在船只里满载着捕鱼的收获,妇女们在家里纺织,老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谈,孩子们快乐的玩耍,嬉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人们是那么幸福,无忧无虑。

师:×××把数千年前到数万年前的黄河流域描述的这么美,这么好,那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应带着美好的感情读。生:读的时候好像眼前就有这样的景象。

生:“媲美”应该读的重一些。师:你们能读出来么?生:能。师:谁试一试?

师:×××读出了美好的黄河流域,让我们感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可是后来它却发生了变化,怎样变化的呢?

生:课文中这样写的“人们都说……苦难”从这一段说明了黄河虽然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它在近20xx年来却给人们带来了苦难。

生:课文中列举了数字,“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这些数字说明黄河发生了变化,给人们带来了苦难。

生:这里用“深重”来描写苦难,再加上前面的决口、改道,让人感到心里沉甸甸的,好像要透不过气来了。

师:那你能不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呢?生读文。师:你是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的?生:“竟决口……26次”读得稍快一些。“深重的苦难”读的低、慢,表示我的心情很沉重。

生:老师,我不明白这里“表现”这个词为什么要加引号?

师:谁能帮帮他?

生:这里把黄河当成人来写,赋予人的情感,说明黄河虽然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是人民并没有忘记她是中华人民的摇篮,是中华人民的骄傲,作为黄河的儿女将永远把它视为神圣的母亲河。

师:我相信,黄河听了你的话,也会为你对她的热爱而高兴的,×××你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大家要像×××一样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问。大家鼓励鼓励他。生鼓掌

师:谁还想说?

生:读了这一段“可是……忧患”我知道黄河由“摇篮”变成了“忧患”。

生:从“凶猛暴烈”这个词能看出来她就像一个脾气暴躁的老人一样在发着脾气,还有从“叫苦不迭”这个词说明人们在不停的叫苦,也就是黄河一直折腾,不让人们得到安逸。

3、师:黄河有好河变成了祸河,原因是什么?

生:我从课文中“黄河……大水灾“这一段知道了是由于泥沙多使黄河形成了悬河。而悬河的决口是使人们受到灾难的直接原因。

生:读了这句“据……原因”我知道黄河变化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二是……。

此处师呈现ppt,自然和人为原因。

生:人们越开垦,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肥力就要下降,农作物就要减产,人们就更要开垦耕地,水土流失就更严重。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长此以往,人为地造成了恶性循环,给母亲河增加了负担,使她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师:这里用了这么多的越字,有什么含义吗?

生:连续用了12个越字,强调了人为因素造成了黄河泥沙的增加,以事实为例分析透彻,点明了人类的肆意破坏才是黄河变化的罪魁祸首。

老师板书: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土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大量减产-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师:考虑一下是单个原因造成的,还是两方面呢?哪个又是主要原因呢

生:两个方面,人为原因是主要的原因。

师总结:黄河有好变坏,首先是自然因素造成的,其次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过究其实质,人类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正是人类无节制的肆意开垦放牧和采伐。才使本来就糟糕的自然坏境变得更恶劣。在这种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之下,黄河泛滥成灾,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出示ppt

4、师:供我们祖先生息繁衍的黄河,由于人为的因素而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读一读最后一段,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治理的呢?

生:“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他随心所欲流进黄河”。

师:奥,治理黄河的核心问题,就是治理泥沙。

师:此处用了个词不折不扣,不折不扣什么意思啊?造个句子。

生:不打折,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师:你们以前还学过不-不-的词语吗?

生:不知不觉,不伦不类,不上不下,不依不饶,不见不散。

生: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师:为什么是自杀行为呢?

生:破坏森林是导致水土流失加快的直接原因,而破坏森林的又是人类自己,这不是自己毁掉自己的自杀行为吗?同时点明治理黄河的办法。

师:科学家亲自为治理黄河设计治理方案,一定要,尽快等词表明科学家治理黄河的决心和信心。那你们谁来读读,得用什么语气来读?(坚定有力)

《www.》

师:读的真有力。大家课下都搜集资料了,黄河从一条好河,变成了祸河,但是经过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黄河正在慢慢的变好,结合你们搜集的资料,同学们来说一下现在的黄河又有那些变化呢。

5、还记得第九课的自然之道,是我们懂得了要遵守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通过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通过你们学习了解了这么的资料,你们又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或者说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从破坏森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得出,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师:她能从文中的一句话,总结出一个道理,懂得了怎么做,真会读书,从书中找到了答案。

师:现在人们已经收到了惩罚,是不是啊?

师总结感受: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心头的利剑。让我们关心黄河母亲,关注环境保护,充分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行动起来,拯救黄河,拯救我们身边所有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6、点明写作方法

师总结:本文通过列举调查数据,科学研究结果等大量事实,描写黄河流域的自然条件有好变坏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使我们清楚的了解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保护好环境,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那么咱们以后在写作中用事实来讲道理的时候也要借鉴这篇课文的`写法。呈现ppt。

(师:无数的科学家为母亲河的健康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那么,当这中华民族的骄傲,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遇到困难,无法自拔时,我们作为黄河的儿女应该怎么做呢?开动一下脑筋想一想治理黄河的办法。

生:老师,我长大了之后,培植出一种粮食作物,让它在黄土高原安家落户,既能给人们提供生命的粮食又能够起到固定泥沙的作用,使它不再进入黄河。

生:我要在船下安一种装置,把泥沙重新带回中上游。

生:我会培养一种藻类植物,形成网状结构,起到做过滤泥沙的作用,不再让泥沙流到黄河中下游。

生:我想发明一种药水,每当连降暴雨,黄河咆哮时,把它投入水中,使它遇到水产生化学反应,变得温顺、平缓、不给人们带来灾难。

生:我以后要发明一种仪器,能够控制天气,不让他连降暴雨,不至于水量增大,水面升高,造成决口,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师:同学们的注意都很棒,相信在咱们的共同努力下,黄河一定会再次成为摇篮。此处呈现ppt。)黄河的诗句吧,世界地球日。

此处绿色字体的内容,如果时间够用就讲,不够,就略过。

这节课,我们读懂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了解了许多关于黄河的知识,也懂得了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我们每个人都能自觉的爱护大自然,为保护、改善、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1、摘录好词句

2、同学们,在我们的家乡,也有一些河流,我们应该怎么保护他们,让他们永远美丽动人呢?请大家在课下设计一条保护家乡河流的环保标语,比一比谁写的最有号召力,最能打动人心。(自选)

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土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大量减产----无限制地开垦放牧。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篇五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知道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其内在的联系,从中受到启示,培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河”)生齐读。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河流哺育了人类。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也源自一条大河。(板书:“黄河”)请同学们充分有感情的朗读这个词。

2、老师听出一种特殊的感情,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黄河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向东流过一座黄土高原以后,就变成了一条黄色的泥河。同学们请看(播放链接1)这就是黄河。(出示幻灯片2)面对滔滔千里,滚滚东去的黄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篇写黄河的课文,(板书并齐读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你想强调哪一个词?(生答:变化、怎样)同学们再试着读一遍。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答,师板书:前、后、原因)

二、速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1、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播放课文朗读),读完后能用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的方法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

生答:
原来——摇篮

后来——忧患

原因——水土流失

治理——管住泥沙

三、再次读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和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问题你不能解决?(学生默读)

师:谁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原来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预设: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也很有价值,能够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提问,还有问题吗?

(预设:引起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师:你也很会学习,能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提问,还有吗?

(预设:怎样才能治理黄河?)

师: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知道保护环境,希望你能为治理黄河提出一点合理化的建议。

师:(出示幻灯片3)下面我们就以课文中这四方面的内容为主题,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来学习研究。大家可以先从你感兴趣的角度确定研究的主题。

(1)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

(2)后来黄河变成什么样了?

(3)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怎样才能治理好黄河?

四、全班交流:

1、第几自然段写了变化前的黄河的样子?【板书:前】

a:(生读第三自然段)

师:读了这段话,你的感受是什么?说说你在文字的背后看到了什么?(看到了温暖适宜的气候,看到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看到了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看到了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

b:生:学习了这部分知识后我觉得课文中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发源地。

c:生:我感受到原来的黄河就象一位美丽温柔的母亲,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着自己的孩子。

师:说的真好那就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爱,深情的读这一段。齐读。

师:课文通过与淮河流域作比较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样子,作者正是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巧妙的写出了黄河变化前的自然状况,你们想看一看今日的江淮流域往日的黄河吗?(想)(播放幻灯片4—10)一边看一边想,今日的江淮流域是什么样的?

(气候温暖,森林茂密;
河水清澈,土地肥沃)

师:美吗?(美)(出示幻灯片11)原来的黄河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板书:摇篮)

2、师:原来的黄河是这样的美,我们的祖先才选择在这里生息繁衍,所以我们才称它为母亲河,那么黄河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5段,想想黄河发生了那些变化?

(预设:“黄河在近2000年……苦难”) 【板书:后】

a:课文第一自然段列出了黄河泛滥的具体数字(2000年、1500多次、26次)列数字是常见的说明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些数字,从这些数字中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两岸的人民在洪水中挣扎,看到了他们家破人亡,听到了孩子的哭号)

b:这些数字的背后分明是黄河泛滥地区人民的血泪。

3、师:2000年1500多次,改道26次,多么惊人的数字,黄河每次决口改道都会给两岸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深重的灾难,在这里,作者用了“2000年、1500次,改道26次”这种列数字的方法让我们具体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黄河带给人们的灾难,这些可怕的数字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出示幻灯片12)再来读这段话 “黄河在近2000年……深重的苦难。”

师:不到两千年就泛滥了一千五百多次,不到两年就是一次灾难。人们还没有从第一年的灾难中恢复过来,又面临新的灾难,人们怎能不叫苦不迭呢?母亲河成了祸河,摇篮成了忧患。(板书:祸河)

4、师:你还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黄河变坏了?

(预设:“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下游河道中。”(出示幻灯片13)

师:找得很准确,在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16亿吨、12亿吨、4亿吨,具体而形象地说明了泥沙大,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列数字)

师:对,唐代刘禹锡也曾用“九曲黄河万里沙“的诗句来说明黄河含沙量大。请男同学一起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5、师:黄河还发生了哪些变化?

(预设:问题就出在这4亿吨……悬河。)

师:也就是说黄河变成了悬河,那么,什么是悬河呢?(出示幻灯片14)解释:河床高于地面,远远看去就像悬在地上一样,故称悬河。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怎能不让我们心痛。我们不禁要大声问:黄河变成这样,这是为什么?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六自然段,找出黄河变化的原因。

(生读出课文中两方面的原因。)(出示幻灯片15女生齐读、16男生齐读)(板书:自然 社会)。

师:有人认为黄河的变化变化是自然造成的,也有人说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你怎么看这两个原因?这两个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a:生:我认为是人类的破坏造成的,人们“无限制”的开垦,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自然气候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造自然环境,使它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人祸是不能饶恕的。

b:这种人为的破坏太严重了,4亿吨泥沙,一辆大卡车装4吨。要一亿辆这样的卡车,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师: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c:因为穷。(指名读第六段最后两句)

师:你觉得这些人是些什么样的人?

d:愚昧的人,正是这些人为的破坏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天灾造成的水土流失,现在的黄河满目创伤已经无力哺育她的儿女。

师:最后这一句用什么语气读,(伤心、愤怒)谁再读读。指名读(2、3名)

7、师:许多曾经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由于人为的破坏而今已经衰败,曾经高高屹立的巴比伦城已经荡然无存,我们决不能让黄河也这样,我们应该怎么办?

8、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为治理黄河设计了那些方案?(生回答、板书:治理方案出示幻灯片17)这些方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这么多方法,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数管齐下”其中都围绕着治黄的关键“管住泥沙”。治理黄河的希望和梦想终将实现(出示幻灯片18)。

师: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

六:总结:

一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让我们看到了黄河的过去和现在,我们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有欢乐、有忧伤、有自豪、有愤怒,也有自责和反思,更有希望与梦想。让我们再静静的看看壮丽的黄河,让我们和母亲河一起跳动。(播放链接3)

七、板书设计;

摇篮 祸河

(前) (后)

推荐访问:黄河 是怎样 反思 黄河是怎样变化教学反思(五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五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