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最新归途列车纪录片,0号小火车(合集)

时间:2023-07-11 21:4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最新归途列车纪录片,0号小火车(合集),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最新归途列车纪录片,0号小火车(合集)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归途列车纪录片 0号小火车篇一

纪录片的意义何在,我想得很简单,就是通过展现世界的方式去实现改变世界的目的。

《归途列车》全片八十七分钟,这八十七分钟由五千两百多秒组成,而这五千两百多秒,每一秒都呈现了一个我所不了解的世界。通过这八十七分钟的观看,一列属于农民工的列车向我驶来,突破隔阂的迷雾,逐渐清晰。

片中的主要人物是张家的四个成员,父亲张昌华,母亲陈素琴,女儿张丽琴,小儿子张洋。事实上,《归途列车》所表现的矛盾主要是通过父母亲和女儿三个人来表达,懵懵懂懂的小儿子不太懂得家中的情况,游离局外。

影片在开头就为之后激化的矛盾埋下伏笔,母亲陈素琴在和女儿张丽琴打着电话,询问着女儿的成绩,结果女儿挂断了电话,母亲对着电话呼唤得不到回应,脸上的失落一览无余。

之后,买票,回家,务工,一个个情节逐渐展开,矛盾日渐清晰,女儿对自由的向往和父母亲对其的管教愈加冲突,随之而来的父女反目更是成为了全片的高潮。外出务工的父母亲和留守家中的女儿,这样的双方如何在日后的生活里面对对方,又如何面对将来的生活,何去何从,张昌华送别陈素琴后伫立站台的身影,向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家庭,向我们的社会,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关于《归途列车》的叙述手法,我无法置与评论,因为无论是在电视台打拼多年,负责编导的导演范立欣,还是负责后期的,法国著名新浪潮导演侯麦的御用剪辑师薛美莲,亦或者其他的剧组人员,他们的专业凭我肤浅的阅历还无法指出不足。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已经讲得完美了,因此我只能对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问题思考一二。

片中的父亲张昌华是传统的封建家长角色,在家中是顶梁柱和经济来源,也认为自己是家中的权威,需要被尊重,令行禁止,母亲陈素琴则是与之对应的,逆来顺受,全心为丈夫和家庭服务牺牲的传统中国女性角色。如果儿女也如传统的农村家庭子女一般,听任父母安排,便可以相安无事,可女儿张丽琴却有自己的想法,向往着自由,想过上没有限制的生活。她说学校是狭小的笼子,在里面生活充满限制,她说,“自由就是快乐。”,她说,这就是真实的她,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如何能够如父母所想的那样,安分平凡地生活?

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尚且不是上面所提的家长与女儿的价值观差异,而是两者之间,脆弱浅薄的情感联系。在之前的中国社会,没有那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家长在家务农或者就近择业,留在家中与子女相处的时间很多,对子女的照顾管教,与子女的情感联系都比较稳固,子女心目中,家长的地位会比较高。相比以前,现在的农民工家庭,家长的地位十分尴尬,他们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维系家庭,但相对的,却需要牺牲和子女相处的时间,即便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但在子女心中,地位却是不如相伴身边的爷爷奶奶等人,正如片中女儿张丽琴说的那样,“他们都不照顾我。”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失去传统农村家庭式的在儿女面前一言九鼎的地位,却仍旧不得不以这个角色去行使权力,招来子女的叛逆也可想而知。很难说清楚在这个事件中,家长与子女,谁是是非,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都有自己的无奈,但我们无法逃避的是,这就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农民工家庭现在正在面对的,也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改变?导演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观众,抛给了社会。

归途列车纪录片 0号小火车篇二

归途列车

作者:刘长。选自刘长博文。

在东亚的电影中,火车代表着乡愁。婴儿诞生在姜文《太阳照常升起》那铺满鲜花的铁轨上,昭示着人间的所有美好。中年男子在贾樟柯的《站台》中沉沉睡去,梦境中,青春的喊声追着远去的列车,飘到很远。

日夜驶过宅前的环岛列车,在侯孝贤的《南国再见,南国》里一再出现:它哪里还是工业革命的引擎?分明已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1年3月初的一个明媚上午,编辑电话我,让我关注下某个大学生的归乡旅程与离奇的死亡。我十分拒绝,表示无法完成任务。我偏执地认为,在中国,与火车有关的故事,都是一个个隐喻、一个个谜题,我破解不了,只能猜测。而我的职业是不能容忍猜测的。

后来,我接下选题。开始收集资料,采访。然后写稿。后来,关于这个大学生的故事不再有人讨论,大家都忘记了。这符合传播规律。我也几乎要忘记了。只是桌上还堆着材料,一些仅存我想象的场景还常在我脑中如电影般播放。我不讲出来,解脱不了。

这只是一篇博客,不承诺服从新闻报道的原则。它的立意只是我脑海中事件的重新构建。大家可以这样理解:它试图拍成纪录片,但一些场景摄像机没拍到,只好重新搭了景,模拟现场,是部“伪纪录片”。所以,有司请无需紧张,读者诸君会意即可。

关于他的故事,首先源自一个控诉“铁路有杀手”的帖子,以家属的口吻讲述孩子在2011年春节来临前,离奇死在返乡之路上。帖子附带一张照片:一个清秀男生的遗体,身上是累累的伤痕。

山东一家都市报率先就此做了报道:一个大四学生,在华北某城市读大学,春节返乡,乘火车回关外的老家,在火车上与列车员发生争执,随后被带走。接着,他在中途的一个火车站被发现跳楼自杀。家属查看了遗体,发现伤痕无法用自杀来解释,认为孩子是被打死。火车站方面称没有监控录像,死因由此成谜。

很快,上海一家报纸对此做了跟踪。它的记者和北京一家周刊的记者一起见到了这名大学生的二姨夫以及二姐——二姨夫和二姐从老家赶来北京上访,向公安部铁道部递交控诉状,要求彻查孩子的死因。

2011年3月3日,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开幕。同一天,官方通讯社发表消息,称有关方面已派出调查组,对这位大学生的死亡进行调查。此后,舆论讨论渐趋黯淡——我曾以为是暂时的,未料到这已是结束。

我拿到了一些材料:二姨夫、二姐提交给公安部铁道部的控诉状、他的病历、第一次尸检的报告、学校出具的证明。仔细翻看之后,疑惑更多了。

据家属在申诉材料中描述:1月24日晚,他们在殡仪馆的冷藏柜内见到了孩子的尸体。家属们发现,伤痕遍布身体的前后左右,受伤部位竟达33处。特别是睾丸、小腹和大腿内侧的伤痕,以及左手手腕的手铐痕迹,家属们认为均非跳楼可以形成。

此外,头部等处的其它伤痕,家属认为虽可以因跳楼形成,但“至少需要跳6次楼才能形成这些伤”。

1月26日,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法医进行了第一次尸检。结论为高空坠落死亡,伤痕也是因高空坠落形成。这引发了家属的不满。家属向警方提出的要求看火车站的监控录像、现场勘查照片,要求见归途那趟列车的工作人员、跳楼的目击者等等要求,也被警方拒绝。

那么,在此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他留下的那张蓝色火车票推断,他登上返乡的列车,是在1月22日正午。他读书所在的城市气象台发布气象预警称,一股强冷空气正在袭来,降温和4-5级大风将紧随其后。

这天是2011年中国春运第4天,他幸运地在列车启动前挤上了车,并在12车厢靠中间处找到了自己的座位,45号,靠窗。不出意外,这张面额86.5元的硬座学生票,将把他带回老家,与家人团聚。

一个多月前,他刚在学校过完22岁生日,随后,他参加了2011年度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并在上火车的前一天——1月21日中午,考完了学院期末考试的最后一门。此刻,假期已经开始,北行的列车正在向他的关外的老家靠近。1500公里外的的父母,已在电话中获悉他返乡的日程,一家人正预备等他回来,杀猪过年。

据他的一位同乡在网上介绍:他是村里的第6个大学生。由于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为供他读大学,家人都吃了不少苦。“他是家里的希望,更是全村的骄傲”,“一笑一口小白牙、两个小酒窝”。

他所在的学校后来出具的情况说明显示:他在校是个刻苦学习、成绩良好的大学生,且是班上团支部的组织委员。在同学眼中:他很文静、很腼腆,性情温和,说话和气,人缘不错,“是个秀气的小男生”。

我决定去他所在的大学,一探究竟。这是华北的一所重本大学,他读的是理工科。宿舍在校区里一栋老式建筑的四层,我敲门进去:六人间的男生寝室,放着3个铁质上下铺。其中一张床铺上面空空荡荡,只剩下一张卷起来的墨绿色床垫。显然,我找对了地方。那张墨绿色床垫的主人正是我寻找的故事的主角,只是他已经不在。

我进门,屋里的3个男生立马站了起来。我说明来意后,一个男生离开了房间。另外两个男生反复强调:专案组都来了好几次了,我们没法说这事。期间,又有一位男生从澡堂回来,对我毫不客气:人都死了,还谈这事有什么意义?

果然,我呆了不到5分钟,学校的辅导员赶到,客气地将我请出了宿舍,并拒绝了采访。后来,我只好通过其他途径,还原他的大学生活。

一位女生曾经和他一起做过实验,她回忆称:“他挺照顾我的,我(做实验)都不预习,就看他,他也不抱怨,就自己认真做。”在她印象中,这是个1米74的帅小伙,篮球打得很好,在学校的比赛中颇受女生瞩目。离校前,他一直在全力备战考研。他的同班同学向我回忆称,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2011年1月21日的傍晚,4、5点钟,在宿舍楼下,他见到了正要外出吃饭的他。此后不久,又有同学在宿舍楼下的超市遇到了他和他的室友,他们正在为明天漫长的火车之旅添置东西。

当天,他留在同学视线中的最后影像是:上身穿一件黑色以纯牌羽绒服,下穿一条深色耐克运动裤,“还是意气风发的样子”。3天后,这套衣物随两个医用ct取片袋一起被家属找到,上面均沾满了血迹。

1月22日中午11点56分,他所乘坐的列车缓缓驶离车站,向东经过河北的土地,然后折向北,往关外开去。列车上,坐着他和他的高中同学。两人是老乡,相约一起回家,但没买到连座的车票,他在12车厢,他的高中同学则在紧邻的11车厢。

他所乘坐的列车是一趟红皮的空调普快列车,车速慢,停站多,从上车到目的地,全程22小时17分钟,要停22站。资料显示,这趟车曾获评铁道部“红旗列车”,并被喻为“草原与首都的纽带”。每年往返于学校和老家之间,他都是乘坐这趟车。唯有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他遭遇了意外。

来自家属的一份申诉材料,转述了当天在车上的他高中同学的回忆:1月22日晚,10点多,列车正穿行于黑夜中的松辽平原,有几个人找到他,要求与他换座位,他没有同意,这几个人便与他发生争执。

家属和高中同学均未解释,为何简单的换座位,会使性情温和的他与人发生争执——一位大学同学证实,与他同窗4年,从未见他与人争吵。但无论如何,换座成为他厄运的开始。

争执之后,他找到列车员和车长评理,不料,又与车长和列车员发生矛盾。至于发生矛盾的原因,早前的一份网帖中,家属称:他在沟通中,遭到了列车员的奚落与嘲弄。更详细的一种说法是:言语冲突中,列车员说了对他的籍贯地有地域歧视色彩的话。

与列车员和车长的冲突,让他感到了害怕。他提着行李包离开了座位,来到同学所在的11号车厢(列车办公处也设在11号车厢),并与高中同学的邻座换了座位,挨着同学坐下。他告诉同学:可能把列车长得罪了。

晚上12点左右,尽管换了座位,列车工作人员还是找到了他,并把他叫走。此后,无人知道,他究竟遭遇了什么。

唯一确切的在场者,那位高中同学称:当时在睡觉,列车工作人员叫走他的详情,记得并不是很清楚。因此,他被叫走的时间,出现了“12点多”和“凌晨3点多”这两个版本。

第二天早上,高中同学拨打他的电话,但迟迟不通,只好带着他的行李包在目的地下了火车。是时,一个年轻的生命已经陨落。

1月23日早晨8点,他的父亲、一位北方老农民接到一个意外来电。电话中,某地火车站派出所警察告诉他:他的儿子在火车站候车室内跳楼自杀,现正在医院抢救。焦急的父亲和家属们连忙包下一台出租车,赶往200多公里外的那座城市。当天下午,家属抵达火车站,警察告诉他们:上午,他从火车站候车室内2楼楼梯跳下,已经摔死了。随后,某地铁路公安处出具刑事技术鉴定书,确认:他从火车站候车室内跳楼,时间是1月23日上午7时20分许。

公安方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是在中途下车来到候车厅,然后自己走到二楼跳下去的。他跳楼自杀、警方证据确凿,“有目击证人,当时还有人要拉他,没拉住,他跳下后还砸到一个小卖铺。”

家属不肯接受他跳楼自杀这一说法,在他们看来,他买了回家的票,没有理由中途下车;
从学校返乡时,与家里的联系也一切正常,没有自杀的理由。与之相印证的是:他死后,他所在的大学的辅导员和保卫处人员一同检查了他的宿舍,发现物品均摆放整齐,没有异常。

病历显示,他在1月23日上午9点23分送到火车站附近一家医院的神经外科病房。入院时,他已无言语和意识,呈现深度昏迷状态,口腔和鼻腔流大量不凝血。经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抢救,10点50分,他被宣布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火车站与这所医院距离很近,步行所需时间仅在10分钟以内。而从他跳楼的7点20分到入院的9点23分,相隔整整2个小时。此外,列车停靠跳楼地点是上午6点20分,警方公布的跳楼时间是7点20分,相隔亦有1个小时。从他下车到跳楼以及跳楼后到入院抢救,其间相隔的3个小时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同样成谜。

家属们面临的选择并不多。警方已经强调,自杀证据确凿,不过,为了表示对家属的同情,可以提供17万元的补偿。

家属拒绝了,派出了家中稍微见过一些世面的二姨夫和二姐进京上访。其余留在家中的家属,很快被某地的工作人员们接到宾馆“安置”起来。

后来,二姨夫被公安带回了关外。3月11日,我给他的二姨夫打通了电话,他似乎置身于陌生人之中,说话很谨慎,称:现在公安部和铁道部的联合调查组正在进行调查,目前还没有出调查结果。此外,有关部门对于家属们在某地的生活也照顾得很好,家属们相信,政府最终能够给出一个满意的结果。

我没有说什么,只好挂上电话。祈祷“两会”赶紧结束。我也许还能做一些事情。但不详之兆接连发生:那位他同列车返乡的高中同学,电话再也打不通了——之前是一直没人接。留在北京的她的二姐,电话也打不通。

我陷入徒劳的等待。

3月28日,调查组通过官方通讯社发布了调查结论:他系在火车站“自行翻越护栏坠楼,致重度颅脑损伤死亡”,调查组并未发现他与乘务人员发生矛盾或与旅客产生纠纷等情况。确凿证据认定,他系自身原因中途下车、自行翻越护栏坠楼死亡,而且,他身体内外伤“均为高处坠落所致”,“未发现有高坠以外的损伤”。

这份调查结论似乎是对此前媒体质疑的逐一回驳,而非是一份出自独立观察的结论。此外,结论连“自杀”字样都未用,用了个莫名其妙的“自行坠楼死亡”。我无语。

调查结论还有一句:他的家属见证了法医对尸体进行复检的工作,且对调查认定结果没有异议,他的尸体已于日前火化。

尸体已经火化。在中国,这是一切结束的标志。

九 我电脑里有家属去看他遗体时拍下的全套照片,32张。夜里写稿时,我常不敢点开照片。害怕。

我曾经和他的一位同学在网上聊了很久。这是无法面对面采访之后,我不得已的选择。我们一直在聊他。这位女生不算是和他很熟的朋友,但仍然竭力帮我。还从校内网上找到了他生前的照片:一个帅气的男生在玩滑轮的身影。

后来,我向她道谢。她说,不用,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他。

官方通讯社发布结论的翌日,下午,我拨通了他大姐的电话,告诉她我在网上看到的说法。电话响了很久才接。原来,她正在地里干农活。和我交谈起来,已似在谈论一件遥远的往事。

她不知道调查组的结论,因为他们已在种种重压之下接受了官方的安排。我问了尸体火化的时间,她说应该是初六(查了下,是3月10号)。问赔偿的情况,她说是分两次给,已经给了第一次的赔偿,但不肯说具体金额。我只好打住。继续寒暄了几句,挂上电话。

我想象着,挂完电话,站在关外的旷野之上,这位中年女子还得继续侍弄土地。她们全家所供的那位年轻小伙,读到大四,终归未能完成学业,横遭此劫。像千百年来我的父兄、同胞一样,在抗争之后,家人也只能选择屈从,我无法苛责他们。

那天,和他大姐通电话时,话筒里传来“呼呼”的风声。那是北方旷野的风,曾经吹过多少人的脸庞,吹过河流和山谷,吹到城市和乡村,想必也吹拂过他——22岁的、草原来的孩子

归途列车纪录片 0号小火车篇三

《纪录片》期末论文

《纪录片》期末论文

《归途列车》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非常感动。觉得中国的农民始终有着无法摆脱的命运,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的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发奋图强,用知识改变命运。殊不知,他们是无数中国农民家庭生活的缩影。这让我由衷想到: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状?是什么让影片中的丽琴走上了社会的大染缸?这还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和家长的悉心引导不够。大家想一个女孩子处在这样的环境的大染缸里,加上内心里头物质的欲望,真的守得住最初的纯真吗?不得不让我感到担忧,为中国现在大批的留守儿童感到担忧!

我的观后感主要从二个方面进行:命运、春节。

一、命运

影片中的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俩跟随打工潮,离乡背井去往广州打工。对于他们而言,唯一的希望与安慰就是能够用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抚育他们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使孩子们能读书有朝一日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然而,他们的希望与女儿的叛逆形成对立,女儿毅然选择外出打工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她看来,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出社会打工赚钱也可以改变命运。可是对于农民工,城市里的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对于农民工,城市中的人们都带着有色眼镜,即使心里同情这个群体,但是从公交车、地铁上便可看出,没有人愿意站在衣着不够赶紧的农民工身旁,这些让农民工们觉得屈辱,这更加加深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心理。不知道是他们的求变心理让他们迫切投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还是城市带给他们的屈辱感使他们希望改变。我只是希望人们不要忽略他们的存在,更不要冷漠这个群体,多一个微笑,多一点感谢,让农民工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不要再被这个冰冷的城市逼上绝路,让他们重拾一个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明白改变农民的命运不一定就是唯一的生路与人生的意义。纵使丽琴实现了像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她的内心始终不会觉得踏实,她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赞许,没有得到肯定的幸福不会是真正的幸福,所以才导致女孩在自己盲从的思想轨道里越陷越深,最终走上了不归路,深深地刺痛了父母的心,也同时宣告了父母梦想的破灭。

对女儿的失望让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小儿子的身上,小儿子取得的优秀成绩让他们深感欣慰,同时让他们觉悟到:要在家里照顾孩子,给他们亲人的温暖,不

《纪录片》期末论文 让她重蹈姐姐的覆辙。其实,一个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等于失去安全感,心里有苦无法诉说。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向他们的爷爷、奶奶述说,在他们的心里,爷爷、奶奶才是他们最亲的亲人。这说明他们一旦失去父母的关爱,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羊羔孤独无助,长期以来就变得沉默寡言。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的扭曲,容易产生对父母的怨恨,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而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家长们的重视或认识不足。有些家长无耐地说:没办法呀,家里只有一亩多的田地,租田地种又赚不了几个钱,不出去打工连生活保障都没有,只能放在家里给老人管教了。甚至有的错误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只知道每月寄生活费回来,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日常行为一无所知,最终变成了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影片中的丽琴就是这样,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变得寡言少语,对父母心生怨恨,觉得只要每个月寄生活费回来,就是对儿女的关心,其实不然,物质的满足抵不上心灵的满足,在丽琴处于青春叛逆期时,没有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奶奶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比较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使得她变得更加暴躁和孤僻,对自己的父母恶语相向,大施拳脚,这也是必然的。如果早点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可以改变这样的现状,让女儿丽琴走上正常的轨道。即便她走上了社会,也能够给她支持和关爱,让她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不是孤单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进入夜店,沦为物质的奴隶。看到这一幕,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

二、春节

每到冬逝春临时节,全国铁路便陷入集体的大混乱,数以千万在异乡的农民工便如候鸟一般,踏上返家的旅程。在疯狂的经济大潮冲击下,这是他们大多数人奔波劳碌生活中,每年唯一一次的放纵和狂欢,唯一一次全身心的放松与休息;
也是他们固守着的,不被言说的情感底线——赶上末班的列车,过年回家。这也是现代中国特有的风景——一个在传统和发展中挣扎着前进的中国。从一家人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择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面对汹涌人潮,张丽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

《纪录片》期末论文 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子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七八岁的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这景象怎么不比喜剧还要搞笑?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我不知道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几经奔波,他们终于回到了老家。可回到家里,就要面临两代人的矛盾。从张昌华、陈素琴看着小儿子优秀的学习成绩感到开心时,父亲就把矛头指向了丽琴,进而发生争执,两人恶语相向,大施拳脚,完全没了父母与女儿的亲情,就像是两个打架的陌生人,顿时觉得亲情的冷漠和留守儿女家庭的悲哀,两代人的矛盾非常尖锐,他们的共同出发点都是改变,但改变的方向不同罢了。这不得不深刻反思中国教育的问题。当今中国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 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的硬环境。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

《纪录片》期末论文 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形成农村社区,多方面关心留守学生。农村有着大量的人力资源优势,每一个农村小组都可以建立一个学习型社区,让村委会和学校建立联系,让村干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学生的教育。

(3)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
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4)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纪录片》期末论文

归途列车纪录片 0号小火车篇四

《纪录片》期末论文

《纪录片》期末论文

《归途列车》观后感

看完这部电影,非常感动。觉得中国的农民始终有着无法摆脱的命运,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女的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发奋图强,用知识改变命运。殊不知,他们是无数中国农民家庭生活的缩影。这让我由衷想到: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状?是什么让影片中的丽琴走上了社会的大染缸?这还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和家长的悉心引导不够。大家想一个女孩子处在这样的环境的大染缸里,加上内心里头物质的欲望,真的守得住最初的纯真吗?不得不让我感到担忧,为中国现在大批的留守儿童感到担忧!

我的观后感主要从二个方面进行:命运、春节。

一、命运

影片中的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俩跟随打工潮,离乡背井去往广州打工。对于他们而言,唯一的希望与安慰就是能够用辛苦赚来的微薄收入抚育他们留在家乡的一双子女,使孩子们能读书有朝一日离开农村去城市生活。然而,他们的希望与女儿的叛逆形成对立,女儿毅然选择外出打工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她看来,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出社会打工赚钱也可以改变命运。可是对于农民工,城市里的人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对于农民工,城市中的人们都带着有色眼镜,即使心里同情这个群体,但是从公交车、地铁上便可看出,没有人愿意站在衣着不够赶紧的农民工身旁,这些让农民工们觉得屈辱,这更加加深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心理。不知道是他们的求变心理让他们迫切投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还是城市带给他们的屈辱感使他们希望改变。我只是希望人们不要忽略他们的存在,更不要冷漠这个群体,多一个微笑,多一点感谢,让农民工也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不要再被这个冰冷的城市逼上绝路,让他们重拾一个农民对于土地的热爱,明白改变农民的命运不一定就是唯一的生路与人生的意义。纵使丽琴实现了像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她的内心始终不会觉得踏实,她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赞许,没有得到肯定的幸福不会是真正的幸福,所以才导致女孩在自己盲从的思想轨道里越陷越深,最终走上了不归路,深深地刺痛了父母的心,也同时宣告了父母梦想的破灭。

对女儿的失望让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小儿子的身上,小儿子取得的优秀成绩让他们深感欣慰,同时让他们觉悟到:要在家里照顾孩子,给他们亲人的温暖,不

让她重蹈姐姐的覆辙。其实,一个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等于失去安全感,心里有苦无法诉说。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向他们的爷爷、奶奶述说,在他们的心里,爷爷、奶奶才是他们最亲的亲人。这说明他们一旦失去父母的关爱,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羊羔孤独无助,长期以来就变得沉默寡言。由于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的扭曲,容易产生对父母的怨恨,甚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而这个问题一直得不到家长们的重视或认识不足。有些家长无耐地说:没办法呀,家里只有一亩多的田地,租田地种又赚不了几个钱,不出去打工连生活保障都没有,只能放在家里给老人管教了。甚至有的错误地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职责,只知道每月寄生活费回来,对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日常行为一无所知,最终变成了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影片中的丽琴就是这样,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变得寡言少语,对父母心生怨恨,觉得只要每个月寄生活费回来,就是对儿女的关心,其实不然,物质的满足抵不上心灵的满足,在丽琴处于青春叛逆期时,没有得到父母的良好教育,奶奶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比较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使得她变得更加暴躁和孤僻,对自己的父母恶语相向,大施拳脚,这也是必然的。如果早点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可以改变这样的现状,让女儿丽琴走上正常的轨道。即便她走上了社会,也能够给她支持和关爱,让她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不是孤单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进入夜店,沦为物质的奴隶。看到这一幕,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

二、春节

每到冬逝春临时节,全国铁路便陷入集体的大混乱,数以千万在异乡的农民工便如候鸟一般,踏上返家的旅程。在疯狂的经济大潮冲击下,这是他们大多数人奔波劳碌生活中,每年唯一一次的放纵和狂欢,唯一一次全身心的放松与休息;
也是他们固守着的,不被言说的情感底线——赶上末班的列车,过年回家。这也是现代中国特有的风景——一个在传统和发展中挣扎着前进的中国。从一家人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六十万人被迫滞留,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都是像张昌华、陈素琴这样毫无选择的打工者,他们买不起机票,火车是唯一可依靠的交通工具。与父母刚到火车站时,面对汹涌人潮,张丽琴并不明白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意味着

一种什么样的奋战,她甚至笑了,眼前的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得不真实,那些人一个个气急败坏的样子实在好笑,母亲陈素琴的喋喋不休更是小题大做。是呀,对于一个并不想回家且初次经历春运的十七八岁的少女来说,眼前的一切难道不是一幕最荒谬的人间喜剧吗?这景象怎么不比喜剧还要搞笑?直到笑变成哭,哭变作漠然。我不知道导演范立欣置身人潮拍摄这些镜头的时候心中涌动的是什么样的情绪,但我想无论如何,仅仅用“难过”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样的画面是不准确的,那里面还有更多更复杂的滋味,比如困惑、无奈,比如耻辱、愤怒。几经奔波,他们终于回到了老家。可回到家里,就要面临两代人的矛盾。从张昌华、陈素琴看着小儿子优秀的学习成绩感到开心时,父亲就把矛头指向了丽琴,进而发生争执,两人恶语相向,大施拳脚,完全没了父母与女儿的亲情,就像是两个打架的陌生人,顿时觉得亲情的冷漠和留守儿女家庭的悲哀,两代人的矛盾非常尖锐,他们的共同出发点都是改变,但改变的方向不同罢了。这不得不深刻反思中国教育的问题。当今中国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

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的硬环境。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
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形成农村社区,多方面关心留守学生。农村有着大量的人力资源优势,每一个农村小组都可以建立一个学习型社区,让村委会和学校建立联系,让村干部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学生的教育。

(3)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
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4)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人际关系、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为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留守儿童因父母的远离,使得他们普遍缺少了和父母的沟通,缺少父母的赏识,缺少了来自父母的压力,自律能力相对差,内心孤独。对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的这种情感空白,教师应更多地从情感入手加以弥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到学生的家庭里中去,经常和这些学生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交流,以填补他们缺少父母呵护的空白。同时,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比如给他们过生日,让每一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悲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归途列车纪录片 0号小火车篇五

《归途列车》:归途何处?

怎样用纪录片来表现在中国已经烂熟的话题:“春运”,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看了范立欣导演的纪录片《归途列车》。看罢,感慨颇多。事实上影片并没有试图去宏观解释“春运”这个宏大的主题,只是真诚记录了在这铺天盖地的春运人潮中一个普通却极具代表性的的南下广州打工的四川农民工家庭的背影,展示三年间他们在这场大迁徙中的悲欢离合与默然无语。个中辛酸,不言自明。

《归途列车》以情节化的方式来向人们展开叙述,自然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片子开始的几个镜头就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聚焦到了张昌华和妻子陈素琴工作的广州某家制衣厂里,工人们低头在缝纫机上机械的工作,婴儿们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在桌上酣睡,小孩在堆满成衣的街边玩耍,镜头所到之处都显示着一份无奈和一种混乱。2007年年关将至,最让这些外出务工的人员牵挂的就是能不能顺利买到回家的车票,去见见日思夜想的老家亲人。张昌华夫妇俩经历了买不到票的心急如焚,又经历了买到票的欣喜若狂,即使再累,但因为即将看到熟悉的亲人和家,一切都变得值得了。

影片有强烈的空间对比,广州的繁华杂乱却代表着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前景,四川老家的宁静纯朴却意味着暂时无法摆脱的贫穷落后,复线叙事,给人的冲击感更强。身在老家的女儿张丽琴收到父母送的手机这个新年礼物欣喜不已,她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吸引,这个本背负着父母远大理想的女孩儿放弃了她自认为枯燥又无望的生活,执意也要进城打工,对于一心期待子女能好好读书,出人头地的夫妇俩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但言语笨拙的他们劝说必然无果,女儿对未来抱有期待,夫妇俩却忧心忡忡,或许至此矛盾已经开始蓄积,等待爆发。纪录片常常用纪实的手法来纪录过程,自然不能忽视掉细节的捕捉。初进城市的丽琴对一切都感到好奇,烫了一个“洋妞头”,路上的人投来的目光,让她有一种被关注的快感;
与朋友的交谈,她口里对父母的只有埋怨“他们只在乎钱”,打电话陈素琴也担心“丽琴不愿意和我说话,不要强迫她。”,两代人的积怨与矛盾已然加深。2008年的雪灾对中国南方是一场大的考验,可依然难以打消大家过年回家的心情。拥挤的人群,张昌华夫妇俩是一脸担心和忧虑,不谙世事的丽琴却是满脸笑容,仿佛有种嘲讽与不屑。他们三人的世界观,早已在距离的分隔中大相径庭。

影片至此我想应该已经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城镇化的快速进程,缔造了中

国“世界工厂”的赞誉,但也彻底改变了乡土中国的生活结构,无数从婴儿起就

与父母被迫分离的留守儿童,像丽琴一样,与父母的感情产生了不可弥合的裂痕,父母的梦想不再是他们愿意付诸努力的希望,反而因为彼此的生疏充满了埋怨和

责备。高潮出现在了2008年春节家人一起聊天时,争执不下,当丽琴大喊出“老

子要如何如何“时,隐忍了很久的张昌华动手打了女儿,丽琴不甘示弱的回击似

乎是很久以来淤积下的发泄,她对着镜头大喊“你们不是要拍真实的嘛,这就是

真实的我。。。”看着让人心疼却自知我们也还无力改变。春节一过,三人再次

踏上回广州的火车,夫妇俩心力憔悴,丽琴对着窗外不住的凝视,也让我们看到

了她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

“对我们来说,自由就是快乐”,换到一家酒吧工作的丽琴稚嫩的脸在夜店

红灯绿酒下被映照得迷离惶惑。未来毫不确定,家对于她却已没有归去的意义。

影片最后即使很心疼丈夫一个人外出打工,但为了不让儿子再重蹈覆辙,陈素琴

还是决定回到四川老家去照顾儿子。又一年的春运,依然熙熙攘攘的人群,陈素

琴一个人落寞的背影消失在了人群中。

时间是纪录片的第一要素,三年的时间纪录、沉淀下了太多的东西。在影

片中一个俯拍镜头出现了好几次:黑压压的人群,排着长长的队在等待着可以踏

上火车的那一刻。“归途列车”,可真正的归途又在何处,国家发展的步子依然在加快,可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那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付出了太多,可是又收获

了多少,他们的前途,他们的未来究竟又在哪里?

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

张晓波

推荐访问:归途 纪录片 合集 最新归途列车纪录片 0号小火车(合集) 归途列车纪录片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