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识(合集)(完整)

时间:2023-07-12 09: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识(合集)(完整),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识(合集)(完整)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认识篇一

摘要:结合课文,对自我进行深刻的分析与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实际关键字: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正文:

鲍勃说“不成功者的自我意识低,因而易受外界影响,尤其是在外界环境消极影响之下,他们会产生高度的焦虑,因而表现不佳,而且自我激励,自我鉴赏能力不足。”可见,自我认知对一个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正确、健康的自我认知,才会引领我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才会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斑斓。下面我就几个方面阐述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包括了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自我”代表的是理性和判断,“超我”则代表一种对本我的道德限制。“意识”是人心里状态的最高形式,是人的心理因素世界中的“首脑”,他统治着整个精神世界,使之动作协调。正是在意识的管辖和指挥下,精神生活才具有稳定合理的特点。所谓“自我意识”,是我们对自身存在状态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评价与体验。进入期以后,我们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发展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来。而从自我发展进程中,我们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大致会经历三个阶段,即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阶段。生理自我是对如身高、体重、健康的认识。社会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角色、地位、权利、义务等的意识。心理自我是对自己记忆、思维、智力等的认识

(二)我的自我认知历程

1.初中中学的我变得安静了许多,有些不自信,不会在和同学们相互追打,不爱说话,并且逐渐走向成熟,学会了克制自我,实现本我。

2.高中高中的我学会了自立,塑造了性格,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个时候的我不光对自我有了一定的认知,还关心起了自己在班级、老师、同学中扮演的角色,这是一种本我的表现。

3.大学进入大学以后,突然没有了高中时的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课余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迷茫二字随之而来。课余时间都应该做些什么,除了考试成绩我还应该从哪些角度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位,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东西。大一我做了很多事情,学生会工作、班委、勤工,也听过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参加过不少活动,读过一些课外书籍,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学习。每天似乎都过得忙忙碌碌,也不全都感到充实

(三)进行自我分析的重要作用

在我认为,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形成自我认知的黄金时期。所以大学期间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并不断改进自己,发展自己,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大学生是一群富有思想、满含激情、头脑聪颖、思维锐利的青年,但是由于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等原因还具有思想上的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自卑等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符合自己、符合社会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

与此同时,自我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面对诱发事件,自我的认知会对自身状态和周围人群以及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对于周围环境相处的融洽程度得出自己惯性的结论,这个结论会导致自身的情绪反应,进而强化已有的判断和评价。

(四)自我认知的误区

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困惑时,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理的认知,其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论”和“糟糕至极”三个特征。除此之外,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形成这种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如生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曾经有位男同学,身高比一般男生都要矮一些,因此他一直都很自卑,很少跟班里女同学讲话,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甚至有些自闭,成绩也一直不好。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象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优点。例如,一位男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是干部子弟,所以很自得、自傲,但在追求一女生时却被拒绝,这使他遭到沉痛的打击,终日深思不得其解,造成精神分裂症。

(五)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多看些心理书籍,正确引导自己的心理发展方向,不偏道,不出轨。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如果意识到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不能解决,就应该找心理老师咨询,寻求帮助,彻底的解决心理障碍。

通过大学里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性和不可或缺性,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适应快节奏的生活,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和有心理障碍的同学,让大学充满健康,充满快乐和温馨的气息,远离心理问题。人大学无忧,让生活无忧!

(摘自:心理健康网、汪海燕等《心理讲课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弗洛伊德》刘烨 编译 2008年4月中国戏剧出版社)

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认识篇二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健康对现在的人而言已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了,健康的现在内容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生活在当下的人而言心理的健康已经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质量。怎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呢?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平衡的状态呢?怎样使自己有个不错的朋友圈子呢?怎样使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有自信有魅力呢?怎样使自己对自我能力有个良好的评估呢?这些问题是大都是当代大学生迫切想解决的,而这些问号的本质就是怎样使自己有个好的生活质量。答案正确的自我认知。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分析我们才能更能适应大学生活,也才能更好的享受我们大学生活。关键词: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 自卑 过度自信 人际关系

自我认知的含义及作用

(一)自我认知的定义

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

1、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

2、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

(二)自我认知的作用

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而对于有些人,则能够超越这种心理认知。心理认知一般来说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为心理活动本身是无限的,它会跟着个人经历和记忆以及思想和想象力不断地发展。因此凡是出现和前一阶段或者时期不同的心理活动后,个体对自我的心理将会有一个总结和重新的调整。

(三)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现状

大学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这些表现在很多方面。自我认知也会出现两极振荡,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自负,而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而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业问题

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习自主性,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而大学生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这也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确立自己的学习优势,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在大学,又面临着学业期待的变化,及学业优势的失落及对自己的学业重新定位。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能恰当接受和对待学业成绩,就会出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还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是有别于中学的。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选修一些相关知识,如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考取各类证书,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自信心,发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失败。学业成绩不理想以至学业失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情感问题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大学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异性交往,这既包括两性之间友谊的发展也包含爱情的成长。在异性交往中重新认识与确立自己的方位与坐标,有的大学生面对异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绝,也不知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的温度;
有的大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甚至认为有爱就有一切,当失恋的打击袭来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对分手,面对自己。

(三)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人际关系更多反映人们的一种性格特点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与认知他人相关。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报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

认识自我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一年级大学生需要调整自己,完成角色的转变,对自我进行重新评价。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各个方面的适应。因此,对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客观、公正、有效地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建立新的奋斗目标,对维护适应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心理学家网]

1、客观地认识自我自知、自鉴是自励、自勉、自控的基础,它对人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的作用,是建立理想自我的基础。实践证明:一个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只有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使自己有效地健康发展。大学新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了解,客观地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貌、品德和才能、优点和不足、过去和现在,甚至将来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则有助于适应新的环境。很多大学新生总是看到自己的某一面,而看不到其他方面,一旦碰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就开始怀疑自己,产生失落与自卑的情绪。如有一位来自农村的新生,由于在中学,英语课缺乏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到大学后每当上英语听力课时,面对老师的问题而不知所措,偏偏老师又记住了她的名字,总提问她,这时她就认为自己不行,变得非常自卑,又怕同学讥笑

她,以至一上听力课就紧张,害怕上听力课。像这位同学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时应找到合适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努力使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一致。应采用类比法,将自己与自己的条件相类似的同学进行比较,看别人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同学也如此,那么就是基础差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固有的能力差,应针对自己的不足,朝着目标努力,改变目前的现状。

还有一位新生,从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了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在中学时他是班干部,班里的学习尖子,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誉,又考进了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从他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时起,他就思考如何在大学里显示自己的才能。然而进大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不理想,只是中等水平。这使他从中学的尖子生,一个自尊心极强,一直受到老师、同学关注的人物,一下子变得极为普通平常,他一 子接受不了,情绪非常低落,心理负担很重,从自傲变得自卑。其实这位同学就存在着不能调整心理落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的问题。这位同学尽管在中学各方面很突出,但入了大学,环境变了、同学变了,大家可能与他都有同样的经历,这时他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与同学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步,这时出现成绩一般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因此他此时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提高成绩。

2、反省自我,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反省自我即是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大学新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进行耐心观察,在观察中加强对实际现象的分析,在合理的自我分析中形成自我报告。通过对自我报告的反省,严于解剖自己,达到使自我评价更客观、更加独立与稳定。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评价,还应接受自己,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一年级大学生应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或者是再优秀,也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超越别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愿看到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而看不到优势,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带来适应的障碍。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女生,自幼刻苦勤奋,成绩优秀,考人大学后,由于城乡环境的差异她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以至风度上都不能与城市来的同学相比,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上体育课时觉得自己的动作不如别人优美,上课发言时觉得讲话不如别人流畅,与别人交往时觉得没有别人有风度,等等。因此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发展到害怕与别人交往。这位同学的问题就在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自己的优势。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与来自农村的同学相比,有一些他们的优势,如知识面、语言、外语、文体等,但来自农村的同学也有自己的长处,如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强等。这位同学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缩小的,而不是采用回避的做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提高自信心。

3、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的基础上

“理想我”,是指个体理想中的个人自我,它包括自己所希望达 到的理想标准,以及希望他人对自己所能产生的看法。“现实我”,即个体实际表现的自我,个体现实存在的水平。如果“理想我”与“现实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 想我要求太高,反而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 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过 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心理 系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越大,其抑郁方面的得分越高。大学新生应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 的基础上,建立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理想我”,即不要将“理想我” 的标准定得太高;
否则,“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存在太大差距,别人的评价亦达不到自我的期望,易产生失望、抑郁等消极情绪,带来适应问题。

4、结合自身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大学新生还需要在对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形成前进的动力;
才不至于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产生空虚无聊等体验。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由近到远、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一个逐步实现。每个目标还应适当、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取决于他们行动的全部结果的期望值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因此,确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对于实现理想、发挥潜力,适应大学生活都是有益的附:

校心理咨询中心:a210(020-36076168)

院心理部q群:185314822

院心理部微博:计算机心理部

院心理部公共邮箱: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部

2011/11/23

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认识篇三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

关键词:自我认知 心理健康 自卑 过度自信 人际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健康对现在的人而言已不仅仅指身体健康了,健康的现在内容包括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对于我们每个生活在当下的人而言心理的健康已经严重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的质量。怎样才能更好的生活呢?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一个平衡的状态呢?怎样使自己有个不错的朋友圈子呢?怎样使自己看起来更加的有自信有魅力呢?怎样使自己对自我能力有个良好的评估呢?这些问题是大都是当代大学生迫切想解决的,而这些问号的本质就是怎样使自己有个好的生活质量。答案正确的自我认知。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定位分析我们才能更能适应大学生活,也才能更好的享受我们大学生活。

(一)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现状

大学生活始终是丰富多彩,令人向往的,然而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学习生活的转变,自身所具备的特长等诸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人对自我的评价也在逐渐的发生转变。这些表现在很多方面。自我认知也会出现两极振荡,当取得一点成绩时容易自负,而遇到挫折时容易自卑,不断地调整自我认知对每位大学生都非常重要。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强烈意识到“自我”,也注意到了自我的脆弱,因而产生出强烈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需求。有的同学在追求发展自我中顾此失彼,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从而产生了不良心理反应。还有的同学,在发展自我过程中放大了自我弱势、忽略了自我优势,由于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而采取防御机制,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甚至产生严重的烦恼和恐惧不安等。

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学业问题

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点是学习自主性,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因而大学生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这也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确立自己的学习优势,有着较高的学业期待。在大学,又面临着学业期待的变化,及学业优势的失落及对自己的学业重新定位。如果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不能恰当接受和对待学业成绩,就会出现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上升,甚至还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和攻击行为。

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是有别于中学的。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要求的提高,用人标准的转变,促使很多在校大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选修一些相关知识,如外语、计算机、汽车驾驶等,考取各类证书,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大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机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自信心,发生苦恼以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导致学业失败。学业成绩不理想以至学业失败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情感问题

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大学生中重要的人际关系是异性交往,这既包括两性之间友谊的发展也包含爱情的成长。在异性交往

中重新认识与确立自己的方位与坐标,有的大学生面对异性的追求茫然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拒绝,也不知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的温度;
有的大学生将爱情置于学业之上,甚至认为有爱就有一切,当失恋的打击袭来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知如何策略地面对分手,面对自己。

(三)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相对较少,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需要很多的技巧,而大学生们往往只感受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压力,而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巧。人际关系更多反映人们的一种性格特点和交往模式。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与认知他人相关。一方面,他们对良好的人际关系报有极大的期望,希望能建立和谐、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但同时,这种期望又往往过于理想化,即对别人要求或期望太高,而造成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不满。这种不满又会反过来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带来消极的影响。渴望交往的心理需求与心理闭锁的矛盾集于一身。

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认识自我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一年级大学生需要调整自己,完成角色的转变,对自我进行重新评价。如果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会极大地影响到大学生对学习、生活和各个方面的适应。因此,对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客观、公正、有效地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进行正确的自我设计,建立新的奋斗目标,对维护适应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心理学家网]

1、客观地认识自我自知、自鉴是自励、自勉、自控的基础,它对人的各种活动和行为起着调节的作用,是建立理想自我的基础。实践证明:一个人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水平越高,越能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
只有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才能使自己有效地健康发展。大学新生对自己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了解,客观地评价自我,对自己的身材和外貌、品德和才能、优点和不足、过去和现在,甚至将来都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做到全面而客观地评价自己,则有助于适应新的环境。很多大学新生总是看到自己的某一面,而看不到其他方面,一旦碰到不称心、不如意的事,就开始怀疑自己,产生失落与自卑的情绪。如有一位来自农村的新生,由于在中学,英语课缺乏听力和口语的训练,到大学后每当上英语听力课时,面对老师的问题而不知所措,偏偏老师又记住了她的名字,总提问她,这时她就认为自己不行,变得非常自卑,又怕同学讥笑她,以至一上听力课就紧张,害怕上听力课。像这位同学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时应找到合适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努力使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一致。应采用类比法,将自己与自己的条件相类似的同学进行比较,看别人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同学也如此,那么就是基础差的原因,并不是自身固有的能力差,应针对自己的不足,朝着目标努力,改变目前的现状。

还有一位新生,从一所省重点中学考入了一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在中学时他是班干部,班里的学习尖子,常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誉,又考进了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从他接到入学通知书的那一时起,他就思考如何在大学里显示自己的才能。然而进大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不理想,只是中等水平。这使他从中学的尖子生,一个自尊心极强,一直受到老师、同学关注的人物,一下子变得极为普通平常,他一 子接受不了,情绪非常低落,心理负担很重,从自傲变得自卑。其实这位同学就存在着不能调整心理落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自我评价的问题。这位同学尽管在中学各方面很突出,但入了大学,环境变了、同学变了,大家可能与他都有同样的经历,这时他应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自己与同学们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进步,这时出现成绩一般的现象也是正常的。因此他此时最重要的是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认识自己,逐渐适应大学的学习内容与方法,提高成绩。

2、反省自我,正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

反省自我即是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报告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大学新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进行耐心观察,在观察中加强对实际现象的分析,在合理的自我分析中形成自我报告。通过对自我报告的反省,严于解剖自己,达到使自我评价更客观、更加独立与稳定。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评价,还应接受自己,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一年级大学生应有勇气承认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现实中的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一个人的能力再强,或者是再优秀,也不可能在每件事上都超越别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优势,而不愿看到劣势,或者只看到自己的劣势而看不到优势,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带来适应的障碍。如一位来自农村的女生,自幼刻苦勤奋,成绩优秀,考人大学后,由于城乡环境的差异她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以至风度上都不能与城市来的同学相比,内心产生了“先天不如人”的自卑感:上体育课时觉得自己的动作不如别人优美,上课发言时觉得讲话不如别人流畅,与别人交往时觉得没有别人有风度,等等。因此害怕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发展到害怕与别人交往。这位同学的问题就在于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自己的优势。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与来自农村的同学相比,有一些他们的优势,如知识面、语言、外语、文体等,但来自农村的同学也有自己的长处,如勤奋刻苦、吃苦耐劳、生活自理能力强等。这位同学应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是可以通过学习来缩小的,而不是采用回避的做法,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提高自信心。

3、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的基础上

“理想我”,是指个体理想中的个人自我,它包括自己所希望达 到的理想标准,以及希望他人对自己所能产生的看法。“现实我”,即个体实际表现的自我,个体现实存在的水平。如果“理想我”与“现实我”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但如果对理 想我要求太高,反而易丧失信心,出现各种问题。美国人本主义心 理学家罗杰斯的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过 分失调往往是产生神经症等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北京大学心理 系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越大,其抑郁方面的得分越高。大学新生应将“理想我”建立在“现实我” 的基础上,建立合乎自身实际情况的“理想我”,即不要将“理想我” 的标准定得太高;
否则,“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存在太大差距,别人的评价亦达不到自我的期望,易产生失望、抑郁等消极情绪,带来适应问题。

4、结合自身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

大学新生还需要在对自我全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自己的优势,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有了目标,才能形成前进的动力;
才不至于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产生空虚无聊等体验。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由近到远、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原则,一个一个逐步实现。每个目标还应适当、合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取决于他们行动的全部结果的期望值和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因此,确立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对于实现理想、发挥潜力,适应大学生活都是有益的附:

校心理咨询中心:a210(020-36076168)

院心理部q群:185314822

院心理部微博:计算机心理部

院心理部公共邮箱: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心理部

2011/11/23

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认识篇四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发展》课程论文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2011-11-2

3论文题目: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什么是“自我认知”,以及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自我实际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现况及其形成原因。关键字:大学生,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准确定义: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和认知。“自我认知”(self-cognition),就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
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对物质、对社会、对精神自我的认知。

二、大学生应该学会并注重自我认知及原因。

在我认为,大学时代是一个人形成自我认知的黄金时期。所以大学期间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并不断改进自己,发展自己,对于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大学生是一群富有思想、满含激情、头脑聪颖、思维锐利的青年,但是由于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等原因还具有思想上的依赖性,理想化,盲目自信、自卑等心理特征。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符合自己、符合社会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下面我们先了解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

三、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

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从大脑的记忆力开始起直到记忆力的消失,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为一个人的意识的形成来是源于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经由记忆和思想的反应。因此,在形成记忆之前的个体是不会有自我意识的。

记忆是一切思想的基础,自我认知是个人在思想之上的对于环境的反应。当一个人的记忆和思想达到一定程度过后,个体的自我意识会更加强烈。如我存在,我占有,我需要,我想的思想就会不断地经过思维和想象力加强个体对自我的认知,直到个体有机生命体的结束。

与此同时,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面对诱发事件,大学生自我的认知会对自身状态和周围人群以及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

进行判断和评价,从而对于周围环境相处的融洽程度得出自己惯性的结论,这个结论会导致自身的情绪反应,进而强化已有的判断和评价。

四、当代中国大学生自我认知的状况及其形成原因(以我的自我认知为例)。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认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

对于大学生来讲,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阶段是处于一个自我意识完善的重要时期.可就当代中国大学生自我认知状况来看,他们在踏入大学校门后,刚脱离灌输式的教育,进入一个自我教育的新阶段,无论从思想上、行为上,他们明显处于一个尴尬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摸索着建立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必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各种主观以及客观的因素,使得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自我认知的不完善,就会进一步造成大学生不能够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现在就我进入大学后的这段经历谈一下自我认知。进入大学以后,突然没有了高中时的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课余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迷茫二字随之而来。课余时间都应该做些什么,除了考试成绩我还应该从哪些角度评价自己、给自己定位,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东西。大一我做了很多事情,学生会工作、班委、勤工,也听过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讲座,参加过不少活动,读过一些课外书籍,当然,最重要的还有学习。每天似乎都过得忙忙碌碌,也不全都感到充实。对自己大一一年的评价,我认为总体还可以,成绩排在中上,部门和班级工作也能得到他人认可。然而评优使我感到受到很大打击,一段时间内我甚至否定自己大一一年的付出,感到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动力。但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自我剖析,我开始正确的认识自己。成绩方面自己并不算差,对专业课的学习也充满热情,今后只需继续保持热情,不懈怠继续努力。在学生工作上应该做出一些调整,不能多而不精。自己做过的喜欢做的事也确实让自己学到了很多,成长了汗多。今后要改进的就是把时间有效率的充分利用起来,不要把时间浪费到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去。经过心理上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评价,我可以不自卑、不自傲,保持一颗平常心继续朝着自己既定的方向努力。

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遇到的困惑时,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合理的认知,其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论”和“糟糕至极”三个特征。

除此之外,它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自卑。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形成这种

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如生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我的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我曾经有位男同学,身高比一般男生都要矮一些,因此他一直都很自卑,很少跟班里女同学讲话,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甚至有些自闭,成绩也一直不好。

自傲。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象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优点。例如,一位男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是干部子弟,所以很自得、自傲,但在追求一女生时却被拒绝,这使他遭到沉痛的打击,终日深思不得其解,造成精神分裂症。

虚荣。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人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追求,因而常常不择手段地去猎取荣誉。这种人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嫉妒任何比自己强的人,把别人取的荣誉视为对自己的竞争。因此这种人总是使自身处于较强的自束和更强的情感波动之间的矛盾之中,一旦目标、愿望不能达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精神过度紧张。当下很多大学生都存在虚荣心理,尤其是很多女生。从网络或者电视新闻中经常可以看到女大学生因为钱财等原因作出不好的行为。

造成大学生自我认知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我个人理解,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学历等级因素。学历等级因素是社会片面的追求高学历,造成大学生的学习目标茫然,学习目的不明确,造成大学“育才”不“育人”的现象。其次是社会舆论因素:社会本身对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对大学生的概念认知停留于70年代,对当代大学生的舆论过于偏激,使得现在大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追求“全能”而抑制了个人特长的发展,最终培养出面面不专的废才。再次就是就业压力因素:客观的就业压力也是使大学生自我认知发生偏差的重要因素。

最后是教育本位因素:中国的教育一贯强调的是“教育本位”,只“育才”,不“育人”,忽略对学生自我认知,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等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引导。

五、正确的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在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能否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看不到自我的长处,觉得处处不如别人,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
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学会吾日三省吾身,敢于剖析自己、否定自己、肯定自己。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形成自己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颜吾佴、孔琳等,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理想信念,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张季屏,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其辅导,宁波大学,2009年第一期。

【3】岳宝华,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和完善的途径探析,太原科技大学,2010.5。

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的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认识篇五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发展》课程论文

学院:
经管土管学院年级:
2008级

学号:
2008306202065姓名:
徐支富

2010-5-1

2论文题目:倾听青春的声音—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误区

倾听青春的声音——大学生自我认识的误区

摘要:文章通过讨论大学生在自我认识在社会自我意识,时间序列上的错位,分析当代大学生迷茫成灾的原因,为培养健康的心理体验提供思维支持.关键词:大学生迷茫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时间比较

【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识码 】a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人是对理性问题能给与理性回答的存在物1。我们就像【】

是为思考整个世界而生的,艺术家思考的是关于艺术的生命,哲学家是思考整个人类最高领域的一切,领袖是思考名族或人类未来的,农民是思考人类最基本生存之路的。现在的我们很少能对一些问题理性的看待,特别是以培养理性的人的大学里,青年大学生也渐渐迷失在理性的世界。

一、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现状

大多数人很少能独立思考。在大部分意见上,他们所接受的都是现成的意见。他们无论生来就有还是受人哄骗而接受这套或那套的信仰,都同样感到满意,这些都可能是真实的。2哈耶克在《通往奴欲之路》中这样焦虑的描写人,这也是对当代大学生最简洁【】

和真实的描写。大学生们被誉为朝阳一代,富有理想,满含激情,头脑聪颖,思维锐利。我们似乎可以用所有最美最富褒扬意义的词语来形容我们这群青春年少之人,但是在这后面是无数大学生的迷茫、无助和寂寞。

现在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就像流浪的孩子,无依无靠,漂泊不定,对外面的世界既抵触又向往。我们希望正确认识社会,但又缺乏辩证思考的能力,或者说我们还不能达到辩证思考的境界。我们追求理想,但动机功利化。我们中某些人的理想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讲究实惠的思想相当普遍,但这也是这个社会所烙上的社会化印记。我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我们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我们的自我设计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我们常常围绕自己到底能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苦恼不已。这都源于我们往往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过高或过低估计自我,使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距离较大,从而影响自我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我们的理想伴随着

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在需要的满足和价值判断时常常摇摆不定,涉世不深和青年人的心理矛盾又使我们的情绪往往表现得快而强烈,常因一点小事动辄振奋不已,豪情万丈,或意志消沉,悲观丧气。我们要求独立,需要独立但又存在依赖心理。在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自我意识增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导向的弊端,却都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

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学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并导致心理疾病的学生占总数的0.8%-2%,大约25%-30%的学生存在一定心理困惑或轻度心理障碍。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遍而日益严重。在这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我们对于自我认识的错位化和精神化。

二、自我认识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系

一切问题简单化的来说就是我们并没有客观、公正的看待自己,实现客观自我认识。《马克思恩格思全集》中论述:自由的前提是自我认识。我们似乎在得到正确的自【3】

我认识之前便得到了相对的自由。所以我们在一个宽泛的空间里对自己天马行空的幻想,总喜欢把现实中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强加给自己,或者以此为理想。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大学生中相当部分的学生在阅读时有这方面很强的偏好,要么倾向阅读名人或成功人士的传记,发家史,要么就是青春言情作品。他们大多是在这里寻找自我归属,自我认识,然而不恰当的方式给与的是错位的自我认识,并由此带来错位的自我体验。

现在我们需要认清自己这个个体,认清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

1、不恰当的社会自我认识带来扭曲的压力。

社会自我的意识是以客观的社会标准、他人标准规范自己,对待自己。社会是客【4】

观的,但是它同时把所有的事物展现给我们,美好与丑恶交织,繁华与贫困共存。这种社会比教有同化比较和对比比较两种不同效果【5】。对比比较中对上比较,如与他人的成功相比,是挫折和嫉妒的来源,对下比较,会使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提高。同化比较中他人的成功会使我们感到激励,失败则使我们感到沮丧或危险。

大学生在自我社会的认识中,并不能完全把握好同化比较和对比比较,也不能把握好其度量。我们可能会过分的扩大同化的度量,给自己带来崇高理想的压力,或者只看到这个社会的遭遇,沉溺在同情和消极之中。当然也可能在对比比较中扭曲自己的认识,极度失败或盲目自大都有可能。

所以我认为我们在进行社会自我认识时,要找准自己的社会标准,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同化比较与对比比较相结合,适度量化。同时,我们无法把握“适度”,那么就把自己的目标细分成多个阶段,或许在实现若干个阶段性目标之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原来所确定的那个理想是崇高的,还是真实的。

大学之所以迷茫泛滥成灾,大部分成因就在于此。歪曲的社会体验给与我们假象,让我们活在虚幻中。像呆在镜子做的房间里,四面反射的是同样有张狂和空虚的人,而自己的生活,理想就像镶嵌在镜子里的花纹,看的清清楚楚,却怎么也摸不到。有时就像站在环形路口,四周都是可以走的路,但是却无法下脚。我们太在乎社会的目光,所以就站在了这样的路途,而自己正真该走的就只有一个方向,在适度的社会意识里,我们是站在只有前方和身后的路上,你知道该怎么走,或许会迷茫,但你知道,只要沿着路走下去就有彼岸。

2、正确的时间比较才能带给我们积极适度的心理体验

时间比较是比较一个人在不同的两个时期的自我品质【6】。人们在进行时间序列上的自我比较时,易从两个途径上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贬低过去的自我或高估现在的自我。在试验中年轻人报告的自我进步要多,而老年人在不同的个性品质纬度上回答分别有进步、下降、稳定【7】。着或许说明年轻人在自我评价上更容易夸张。过得的贬低过去,拔高现在的自我,有可能使自我陷入盲目之中,会安于现状,满足目前所得。现在大学中一部分学生正处于这种状态,他们对未来的定义只要比过去好就可以,而且这种效果已经达到,所以大学无努力,整日无所事事。

所以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适当的时间比较,要看到进步,但不是过分夸大的。要用适度的进步来给自己信心和力量。人生不是一部时长2个小时的电影,你不能在短短2个小时里把自己的出生到死亡演完,你也不能选择看哪段而不看哪段,你不能选择剪切掉哪片,而呈现给观众你想给的。我们在不知道何时结局的人生里,需要接纳自己,认清自己。

不知道何时,我们会站在这样一个身无分文,空怀理想或者不光芒万丈于人海中或过得比别人不划算的地步,但是你还是要去生活,因为真实的自己会告诉我们:生活就对了。

无论身在何方,无论我们是谁,总有一件事对我们而言是一样的:我们没有停留,我们在旅途中。对比昨天,今天的我们离港口更近了。只要选对方向,即使失败,本身也是一种作为,总有一天会到达港口的。

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来自我们的青春,告诉最真实的自己。认清自己并不那么容易,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最真实的自己。

人啊,认识你自己!

参考文献:

【1】雷刚,曾晓慧.现代人自我认识的困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9.地21卷第9期.【2】雷刚,曾晓慧.现代人自我认识的困境.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9.地21卷第9期.【3】马丙云,周海明.大学生自我认识探析.教育长廊2009.9(上月刊)

【4】易伟松.自我认识与发展课程.【5】孙炯雯,郑文文.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240-245

【6】孙炯雯,郑文文.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240-245

【7】孙炯雯,郑文文.在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中的自我认识心理科学进展.2004.12(2):240-245

推荐访问:自我 合集 心理健康 大学生自我认知心理健康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识(合集) 大学生心理健康关于自我认识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