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4篇【完整版】

时间:2023-07-23 02:00:01 来源:网友投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第1篇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棉花姑娘》。一、说教材《棉花姑娘》是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4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4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篇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棉花姑娘》。

一、说教材

《棉花姑娘》是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则童话故事,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全文共六个自然段。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浅显易懂,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根据这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小学低段侧重解决识字,小学中段侧重解决阅读问题,小学高段侧重解决写作问题”。因此,在教学《棉花姑娘》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识字上。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根据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我计划用两课时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第一课时,重点是识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品读课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并整体感知全文。

下面我重点讲讲第一课时的教学。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准备突破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星、雪”两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捉什么地方的害虫的`常识,品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和写字习惯。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出重点,攻破难点,选择一种正确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自学法”、“以读代讲教学法”等。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而“达到用不着教”的唯一办法就是“授之以渔”即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的识字能力、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在教学中我还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具体学习生字、感悟语言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三、说教学程序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本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本堂课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版块:

1、谈生活激兴趣

课一开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了谈话:“小朋友,你们去过农村吗?”“那你知道农民伯伯在地里、田里都种着些什么呀?”“棉花有什么用处?”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话题为切入点,这样不但在语文课中溶入了常识知识,而且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进入课文的学习。

2、细细读,品滋味

在教学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两幅图:一幅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样子;
另一幅是棉花姑娘长出了碧绿的叶子,吐出了雪白的棉花,她裂开嘴笑了。然后以“看了这两幅图后你想说些什么?”引出第二版块内容的学习----品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这两段内容的学习,我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读好这两段内容上。在这里,我进行了变序教学,因为觉得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结构大致相同,内容刚好相反,在这里一起拿出来通过对比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

3、听故事明概况

我以:“棉花姑娘刚才不是愁眉苦脸的吗?现在怎么又那么高兴了?那棉花姑娘的病是怎么好的呢?小朋友们想听棉花姑娘治病的故事吗?”为过渡,然后教师一边绘声绘色地讲故事一边播放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听完后让学生说说你听懂了什么?通过“你听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檐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不但较好地落实了学习目标2,还培养了学生仔细听的习惯,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听故事要听清要点这一听的技巧。

然后又以“这个故事还藏在我们的书里,小朋友想自己读读这个故事吗?”进入“做游戏,学生字”这一环节。[课件:4、做游戏、学生字]学习生字我主要采用自学法,因为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具有识字的能力,如果教师再手把手地教每个字,那不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力气吗?在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时,我把检查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读课文及学写“星、雪”两个绳子都溶入了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和棉花姑娘交朋友中,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学习方法,不但能充分关注所有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乐学、爱学,同时学得也扎实。

四、说板书

板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棉花姑娘》一课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它为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展现课文内容,突出重点,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对我的说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2篇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猪画画》。本文是语文s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五篇精读课文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五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认识和体验。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1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及处理

《小猪画画》一文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一只爱画画的小猪因为自己没有主见,轻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鹅的话,将原本可爱的小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的故事。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的增有减。课文用对话展开故事情节,寓道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角色鲜明,语言活泼,适宜进行朗读教学。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以读为本,读中识字,读中生情,读中悟理。

2、教材特点及地位

纵观本组教材,训练重点为: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只有认真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把事情做好《小猪画画》是语文出版社S版必修教材第六单元第五篇课文。在此之前,在本单元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鸭子和白兔请客>>,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朗读、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学会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基础,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4、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敢想敢说,乐于表现。他们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对《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非常喜爱。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又喜欢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十分受他们的欢迎,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较短,好动、好玩。同时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体念、感受,到达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素材,但学生在朗读时可能出现唱读现象。

5、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为此,应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探索的空间。一年级学生达到这个目标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认真引导。

2.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形成对事物的正确的情感态度。

3.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在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学。

6、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 “马上”这个词并学会用同义词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猪为什么把小猫画成大怪物的原因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学生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以及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听、说、读、演的过程,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学生学会尊重事物真相,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要盲目相信别人。

2孩子学会从内心喜欢阅读、喜欢童话故事。懂得遇事要多动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只听别人说的道理。

3、在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和自主学习,同时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7、说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小山羊,小松鼠,小白鹅的话,体会它们的心灵世界。

2、理解“马上”的意思

教学难点:

知道小猪怎么会把猫画成大怪物的原因,明白“只有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能把事情做好” 的道理。

二、说教法。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运用了体验法,通过松鼠、山羊、白鹅的语言的体验和小猪动作的体,使得学生的朗读更有感情。此外还有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等。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根据心理学,是由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Johann Amos Comenius(夸美纽斯)把“直观性”作为一项教学原则正式提出后,直观教学便由教育者的不自觉活动转而成为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教育行为。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谈话法:《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谈话法能关注小学生的阅读基础和体验,发挥教师的桥梁作用,使学生在对话中学会思考,加深体验,逐步达到与文本共鸣的效果。

3. 角色扮演法:心理学指出: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设定某种情境与题材,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充分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表露自己或角色的人格、情感、人际交往、内心冲突等心理问题。然后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其的作用就是于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可以显露当事人行为、个性上的弱点与矛盾之处;
给当事人宣泄压抑的情绪提供了机会;
让其能够理解角色的处境,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猜疑;
使其从中学会合理而有效的行为方式。而作为观众的学生虽不扮演角色,也可能对扮演者发生认同作用。所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扮演,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创设情境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知识的愿望”。情境体验既是教法又是学法。

结合本文特点,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丰富的语言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入情入境,从而与本文产生共鸣。同时《儿童心理学》也指出:“整个小学阶段的儿童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内容,本节课我多次运用创设情境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三、说学法

学龄初期儿童活泼,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前后对比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比较法、发现法与探究法的学习方式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1探究合作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而合作学习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2自主学习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在自读自悟中掌握学习写景文章的方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自主学习为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

3朗读法: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各阶段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达格妮的心理变化,把自己的感受融入朗读中,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适时合理的评价。朗读同时也是学生自读自悟,披文入情的最好方式,教学中我会以教法促学法,做到教法与学法的有效整合。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环节1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因此我以问题:我们上节课已经开始学校《小猪画画》这篇课文了,在里面我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引入新课。(这主要是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对故事情节进行回顾,也是为本节所要讲的内容作好铺垫,也是使教学环节紧密,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

环节2细读感悟,感悟课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有问题意识,乐于探究。” 而且明确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在突破教学难点时,运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我在这个环节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注重指导学生阅读。

①我首先让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这里我使用恰当的激励、亲切的语言,目的是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接着我提出问题:“读了课文,那为什么小猪会把猫画成大怪物?让我们自由朗读课文2~7自让段,边读边想想它是听了谁的话?”( 引导学生读与思考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由结果探究原因,引导学生,问题的答案在2~7自然段。降低了难度,同时进入这节课的重点)

②其次我请学生自己读课文2—7自然段,并找出小猪是听了谁的话把猫画成大怪物。然后同桌先共同解决,最后全班来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同时注重朗读训练。(这里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③我提出问题“小松鼠说了什么话。?”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松鼠的话,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理解小松鼠炫耀自己的尾巴。接着再抽生扮演松鼠感情朗读课文,并请学生给予评价。(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这样通过先学生自读,理解后再抽生读,最后请学生评价,这样的环节是学生的朗读能力不知不觉逐步得到提高,并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

④又以问题“小猪听了小松鼠的话有没有认真思考过?你怎么知道小猪没有认真想的?(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接着这个过程中我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掌握、运用“马上”这个词语。来间接引导学生理解小猪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不去动脑思考问题,没有主见。

(这一来不仅加强了对词语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还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我让学生想出其他词来代替“马上”,并进行选词造句。这巩固了学生对“马上”这个词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⑤最后我创设情境:“假如你是小山羊,小白鹅,你能不能也打动小猪给猫加上角和翅膀呢?”来学习“画角、画翅膀”的部分,通过老师的由浅入深的提问,连贯追问下,学生轻松地知道小猪听了小山羊,小白鹅为小猫画角、画翅膀,最终才把小猫画成大怪物的。并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下朗读小山羊、小白鹅的话,体会故事角色的心灵世界。

在这个环节里,我采取生生互动的形式,即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分组分角色读等互助形式,使他们自主感悟语言;
最后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师生互动,在有趣的角色对读中体会到:小山羊认为自己有角觉得自己很神气;
小白鹅觉得自己的翅膀漂亮很自豪的语气,以及小猪听到他们的话不动脑筋,把他们的特征画在小猫的身上,闹出了笑话。

环节3总结和情感升华

新课程标准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我先让全体学生分角色朗读,深化感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张扬个性。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自读重点句子,从不同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等方面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再次深入感受小山羊、小松鼠和小白鹅的话。

接着我会和学生一起说说为什么小猪会把猫画成大怪物,再给学生创设情境:如果你是小猪的朋友,看到小猪把一只可爱的小花猫画成了一只大怪物,你会想对小猪说些什么? 先和同桌交流交流。以此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更高点。(这个环节教学中,我将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充分尊重了学生个性化解读,多元化解读,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互动交流、互助探讨,撞击出思想的光芒。既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我进行情感升华:又粗又大的尾巴长在松鼠的身上很好看,角长在山羊头上很神气,翅膀长在白鹅身上很美,可是这些不能画到猫的身上,因为小猫本身没有这些部位,可是小猪把这些都画了,结果小猫成了大怪物。我们以后听了别人的意见要认真思考,想想是对还是错!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样才能把事情办好。

环节4作业超市,拓展延伸

针对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1把自己喜欢的词语采摘到词语花蓝。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对他们说说你明白的道理。

3把用“马上”、“连忙”、“立刻”中任一个词造的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这里三个可供选择的作业,给学生创造自主空间、自主选择的机会,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人。)

五、板书设计:略。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3篇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
是小青蛙的歌台;
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
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这是一篇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入手的好课例。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可以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教学字、词和进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把本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全文。

2、语感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给小朋友也带来了欢乐。

3、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表演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4、品德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说教法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根本不用老师去讲解分析,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合作学习、自己感悟”的教学方法。我以一个伙伴的身份给学生加油,并作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中训练语言,创造一种形、色、声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说学法

一、学生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歌;
荷花展开了笑脸;
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我所执教的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二、定学法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因此确定运用“自主读──合作读──练习说”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能领悟课文的情境和主要内容,而且能培养他们熟读能力、想像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所以从看优美的画面,听老师导语的方式引入课,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先播放课件:

配乐出现一池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叶美景的动态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让画面定格在特写的叶上,优美的音乐继续,教师导入新课;
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的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吧!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读: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把生字连成词,多读几遍;
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完整自由地读一遍,把较长的句子多读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
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读后评价(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最后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

3、积累语言理解内容──合作读: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附之配乐朗读,增强语感。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我给学生创造了一种竞赛氛围,看哪一组同学读得好,配合得好,(小组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形式:齐读;
分角色读;
表演读;
一部分同学读一部分同学表演等等)。小组间的比赛完以后进行评议,这样的形式使学生朗读水平不断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尝试背诵。学生在多读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4、拓展课文培养想像──练习说:

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像力最佳时期,犹如农事的节气,是不能错过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请小朋友用‘是’说句子,说说荷叶是小朋友的什么?”或者“你们要对荷叶说些什么呢?做些什么?”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理清重点

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板书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4篇

一、说教材

《美丽的小路》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单元的训练要点是保护环境,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在心中逐渐萌生环保意识,能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篇课文共有12个自然段,配有两幅精美的插图。课文讲了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故事,通过鸭先生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分角色朗读训练。教学本课我将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第二课时品读课文,拓展延伸。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

二、说学情

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和朗读能力,懂得借助课文注音初读课文。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方面逐渐产生了兴趣,并且求知欲强,思维较活跃,乐于表达交流,乐于表演。但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极容易分散,对形式单调的课堂教学比较不感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我制定了如下几条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动作、实物,理解字词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反馈资料的能力。

3.激发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有参加卫生扫除的愿望,自觉维护环境卫生。

新课标指出,低年级语文应以识字、写字、朗读为主,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紧扣课文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体会第8自然段。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准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情境是激发兴趣的好途径。在教学时,我准备运用形象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再现情境,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用多种感官进行体验。学生便能在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展开想象,从而理解语言文字,使学生迅速进入课文优美的情境中。

2.朗读感悟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结合课文的语言特色,以读代讲,以读代问,以读促学,让学生用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竞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各种形式,在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语感。

3.想象表演法

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较丰富,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在学习课文的第五~八自然段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演一演,再评选出最佳学习小组。这样以表演这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再加上比赛的渲染,呈现出来的是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学生很容易体会每个动物的不同特点以及说话的语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的学法是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美的感受,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

五、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根据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情绪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我注重了课题的导入,首先我用课件出示这幅画面,(智力火车出发的情景。)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坐上智力火车,到郊外去游玩游玩。接着出示美丽的小路图片,学生欣赏完图片后,问:现在智力火车把我们带到了哪儿?学生回答“美丽的小路”,我就板书课题,再引导学生看图说出:这是一条美丽的小路,清洁的小路。这样的导入,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情境当中,情绪饱满地投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课题后,我紧接着问:小朋友们,你们想把小路打扮得更美吗?只要你能准确地叫出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它呀就会变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开在小路的旁边了。通过课件让学生在与生字反复见面的复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牢记了生字,扫清了阅读障碍。

2.朗读感悟,品析词句。

这篇课文按“美——不美——美”的顺序,围绕美丽的小路,向我们展现了“赞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几个情境。于是我按照课文的情感脉络,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春色满园,蜂飞蝶舞。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使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第1自然段介绍了小路的美丽。我通过引导学生看课件中的小路图,结合学生的理解、想象,指导学生图文结合,感受课文语言的美,积累句式,并用笔划出文中的“长长、花花绿绿、五颜六色”这几个关键词,为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打下基础,丰富语言。然后我用课件将美丽的小路再现出来,让学生尝试与乐曲相融合,亲身参与争当小导游,介绍小路的美,真正感受小路的美。

在学习第2、3自然段时,我重点指导“轻轻地、慢慢地”这两个词的读法,理解小路给人们带来了愉快的心情。再让女生扮演兔姑娘,男生扮演鹿先生,进行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竞赛。当学生的情感之门悄然打开时,我相机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是你在这么美的小路上,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这时,我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学生自然地融入其中,成为文中的角色,用自己鲜活的语言来表述,体验小路的美。就这样在充分的感性认识后,学生对2、3自然段的阅读和感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步:风云骤起,痛心疾首。

第 4自然段的第一句讲朋友们都喜欢在美丽的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让学生感受到朋友们对小路的喜爱之情。第二句讲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板书:不见了)这里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堆满垃圾的小路的丑、臭、脏。为了激发学生读出失去美丽的小路时惋惜、伤心的感情,(点课件)我又播放了苍蝇围着臭哄哄的垃圾嗡嗡叫的画面,让学生产生和小路同呼吸,共命运的感受。着力渲染“美丽的小路不见了”,我再指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感情的起伏变化。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5篇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要下雨了》,根据说课的要求,我将从以下四大块进行今天的说课:

第一块,说说对教材的理解

《要下雨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组第四篇课文。本组课文主要是要带领学生去感受夏天的美丽,看看夏天会发生的事情。而本课讲述的就是夏天下雨时生活中一些事物的表现。如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等一下自然现象,要让学生在愉快自主的氛围下去学习,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培养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细微现象的敏锐眼光。

根据以上对文本的理解,将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下面我就第一课时进行今天的重点说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新课标要求,我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 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虫”等3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初步了解“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家”与下雨的联系。

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认识、书写要求的生字,正确朗读课文,这些重点同

样也是本课的难点。

第二板块,我所采用的教学策略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而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需求,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尊重学生需求,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感受特点,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主要用于播放出示生字和课文关键字句上,课件上出示的生字,更形象、主次更能表现清楚、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得更快更扎实。

2、自主学习法

这种学习方法主要用在生字的自主学习上,让同桌之间或是单独思考去完成和巩固一些识字的方法,能初步培养学习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除了以上的教学方法,在课文学习中我还运用了朗读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第三块:为了完成目标,体现教学方法,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第一步:出示一团乌云,然后问:小朋友们,看到这个你想到了什么呢?(生:快下雨了)在学生回答了之后,给予肯定的答应。

第二步:揭示课题。学生在刚才观察刚才那个图片的基础上,师说:是呀,一团乌云预示着快要下雨了,生活中还有很多现象也预示了这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快下雨了》这篇课文。

出示题目,然后读题。这样平铺直叙的出示课题读课题,在通过刚才教师的话很好的吸引了学生兴趣。

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第一步:自读课文。让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全出本课的生字,再圈的时候能很好的把学生注意力指向这些生字,让学生对这些生字有更多的关注。

第二步:讨论交流。这一步是让学生把圈出来的字在拼音的帮助下能读给同桌听,然后再结合之前学过的一些识字方法和同桌交流。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巩固了学生对一些识字方法的使用,更是符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

第三步:检查生字。课件出示有“坡、割”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带着其他学生读,而我们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去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这样有许多好处,我们既能知道学生主要读错的生字,也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因为带读的学生有时侯会出现错误,在这一步再一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第四步:练习小结。在学生的讨论、带读各种活动之后,齐读词语,课件出示与本课生字相配套的练习,让学生去完成。完成之后再说:我们下面就一起来学学这篇课文看看都讲了什么。这样就引出了下一个环节。

第三环节:学习1—3段,了解课文大意

第一步:自读反馈。问:你在课文里看到了那些小动物?这样的一个问题是非常浅显的,学生也是比较容易回答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燕子、小鱼、蚂蚁。以一句那我们来看看燕子是怎么样的?引出下一步。

第二步:指读1—3段。指名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引导其他学生去听,这是学生一种习惯养成的关键。而学生的一方面为了其他学生的听,更重要的是纠正错误和突出关键。

第三步:朗读关键句。这三段的关键应该是小燕子回答的话,通过一个问题:兔子向燕子借尾巴,燕子是怎么说的呢?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去读这一段,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其中特别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指读。最后问: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低飞。这一步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

第四步:读2、3段,拓展练习。在第三段读好之后,稍微带过的读读2、 3段,然后连起来读这三段,这样就完成1—3段的教学了。在第三段中,“_____正忙着_____”这一语言点的教学,可以作为拓展在这一步进行。在课堂上适时、有效、重点的进行动笔,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环节:指导书写,写好“口”字旁

第一步:出示“吗、吧、虫”。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生字的字形。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第二步:反馈。在观察之后反馈,对学生写好这三个字有关键作用,也进一步发展了表达能力。

第三步:教师范写。教师边写边指导,主要要写好偏旁“口”,要求学生看清楚这个偏旁在田字格的位子。

第四步:学生练写。学生自主书写,充分保证了学生上课时动笔书写的时间。

最后,我来说说第四大板块:板书及教学评价

本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

要下雨了

燕子 低飞

小鱼

蚂蚁

我的板书设计主要出示课题、课文梗概和书写示范的出示上,比较简明扼要。主要通过动物说的话提炼关键词,以帮助学生学习第一个和下雨有关的现象。

本堂课充分运用了新课程的理念和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并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让学生愉快的学习,掌握知识,并得到情感体验。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6篇

一、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并运用。

2、能借助课文插图,了解课文大意。

3、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4、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只有”“也””好多好多”等词语的学习,训练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看图导入课题(4)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知道了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忙,团结友爱。今天老师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小伙伴,看图片——《喜鹊》。

2、师板书:“喜鹊”,鹊,右边是鸟字旁,看到鸟字旁,你知道了什么?

(生:喜鹊是一种鸟、很多鸟的名字都带有鸟字旁。比如:鸦、鸽、鹰......)

3、师质疑,喜鹊住在哪里?(生:喜鹊住在树上)引出课题《树和喜鹊》

二、初读正音,了解大意(10)

(一)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它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赶紧打开书本32页,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标好自然段。

1、大家读得真认真呀!(语文书合上放左上角),大家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我可要从课文中挑几个生字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来挑战呢?

出示:从前、后来、喜鹊、鸟窝、孤单、快乐、邻居、只有、招呼、安安静静、叽叽喳喳(指名读,小老师带读。)

3、生字中有3个多音字,大家找到了吗?学习多音字“只”、“种、“乐”。多音字跑到长句中,大家能不能读好它呢?指导长句的朗读。

4、生字和句子大家都掌握得不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观察能力,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幅插图,你发现了什么?提示:图上都有什么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一棵树——好多好多树;
一只喜鹊——好多好多喜鹊;
孤单——快乐)

(二)我们之前学过通过看图猜故事,老师今天把课文的插图带过来了,请大家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这个小故事。谁愿意来试试看呢?(8)

1、出示:图一:从前,这里只有( ),树上只有( ),鸟窝里只有( )。

2、出示 :图二:后来,这里种了( ),树上就有( ),鸟窝里就有( )。

3、出示:图三:白天,( )( )一起飞出去( )。

4、出示:图四:天一黑,它们( )飞回( ),( )睡觉了。

师:学习方法:在以后是学习中记得借助插图来了解课文内容。

三、聚焦词句,落实语用

1、学习第一自然段(6)

(1)通过“一棵树”等词语的学习,结合教室,说说带有量词这样的句式。

指名朗读第一段,进行朗读评价后,老师在听读中发现了这样一个词—一棵树,这段话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表达?(一个鸟窝、一只喜鹊)齐读一遍后,请孩子们看看我们的教室,也来说说这样的句式吧!

(2)我们看到图上的喜鹊特别少,为了表达“少”这个意思,作者用到了一个“一”字,还用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词,你们发现了吗?(只有)结合我们的教室或身边事例,练习用“只有”说话:

我们的教室只有( )。

(3)大家想想,这么大一个地方,却只有一棵树,只有一只鸟,那树和喜鹊的心情又如何呢?(不开心——孤单)——导入第二段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板书—孤单

2、学习第二自然段(6)

(1)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结合生活,说说你什么时候会觉得孤单?

(2)师:这段话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字“也”,课文中除了这里有一个“也”,后面还有两个句子也带有“也”字,谁发现它们在哪里?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师生合作朗读句子,理解“也”字的意思,“也”字前后的内容是一样的。那我们来试试说句子吧!

(3)师质疑:树和喜鹊一直这么孤单下去吗?同桌讨论,引出第三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6)

(师:同学们,这棵树和喜鹊一开始都很孤单,因为树只有一棵,喜鹊只有一只,后来,它们变得快乐了,因为树和喜鹊都多了,课文用到的词语是—好多好多)

(1)通过朗读,抓重点词语“好多好多”,让学生结合教室用“好多好多”练习说句子训练。如:我们的教室有好多好多的( )。

(2)因为种了好多好多的树,有了好多好多的喜鹊,所以它们都有了邻居,大家一起出去玩耍,一起觅食,由孤单到快乐的转变!——板书 邻居 快乐

四、结合图片,再次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明白有邻居、朋友的陪伴,会觉得很快乐!

师总结:这节课认识了树和喜鹊,知道人多了,大家在一起才会快乐。希望同学们能够相互为伴,相互帮助,快快乐乐地学习、生活。

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只有 ———自己————— 孤单

好多好多———邻居————— 快乐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7篇

一、说教材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并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的欲望。这篇课文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寓生物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插图色彩明丽,语言充满童真童趣,符合儿童特点。如何以篇带篇,引导学生掌握本篇的读书方法,带动学好其它四篇课文呢?

二、说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

2、语感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4、人文目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欲望。

三、重难点

在确定教学目标后,我把本课划分为两课时,本次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其教学重点是认识七星瓢虫是专治牙虫的益虫,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读好“请求”的语气。

四、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动画激趣法。一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直观形象的内容,我利用课件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学习法。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自主学习。

3、情境演读法。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我采用多种形式朗读,如:范读、自由读、表演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力求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突破教学难点。

当然,在教学方法中,更重要的是顺学而导法,本课的内容比较浅显,各段的句式相似,在结合上下文联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之后,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合作学习。

五、说过程

这节课我的教学思路预设为: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趣味识字,自主学习——再读课文,体会情感——拓展练习,积累语言。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预设2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在上课前,我以精美的课件把孩子们带入漂亮的棉花之乡,并以棉花姑娘自我介绍和孩子们打招呼的形式,训练孩子们的说话能力,激发阅读文本的兴趣。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预设3分钟)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后,我说:“棉花姑娘多可爱,多漂亮呀!可是不久前,棉花姑娘生病了,都会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它们都能治好她的病吗?”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自由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趣味识字,自主学习。(预设10分钟)

怎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天地呢?我在教学中力图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学起来。在识字教学中,我让孩子们观察“姑、娘”这两个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的规律。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编字谜、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通过猜字谜、摘棉花、送生字宝宝回家、摆卡片等游戏,让孩子们在自评、互评中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4、再读课文,体会情感。(预设20分钟)

阅读教学要植根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障碍之后,我紧紧抓住棉花姑娘的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文本。

首先我用课件出示文中第一幅图,让学生观察棉花姑娘身上有什么?听老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在简单介绍蚜虫后,启发学生想象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她的心情怎样?哪句话写出了她的心情?抓住重点词语“盼望”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难受、急切希望治好病的心情。

接着我这样过渡: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时,谁来了?他们之间都说了什么呢?用横线画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横线画出燕子说的话。假如你是心急如焚的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说这句话?通过换位读、同桌读、男女对读、师生合作读,指导学生读出请求的语气。

之后,我相机质疑:还有哪些医生给棉花姑娘治病?他们之间又说了些什么?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让孩子们根据教学提示,在小组内合作学习3-5自然段,以每组推选金话筒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检验自学效果。在这互帮互助、互评互学、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很快、惊奇地问”等词语引导学生揣摩语气,个性朗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力求达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情境,培养学生语感的教学目标。

5、拓展练习,积累语言。(预设5分钟)

当七星瓢虫治好棉花姑娘的病后,她的心情又如何呢?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情读第6自然段,划出自己喜欢的词语,穿插说话练习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以及总结性的思考题,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积累语言。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8篇

说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孤单”“邻居”“招呼”等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听、说、读的习惯。

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出示词语:鸟窝/孤单/都有/邻居/招呼/快乐/开火车读,齐读

3、引入继续读故事

板块二

以悟促读,读出文义

1、朗读

1、2自然段,了解“孤单”

(1)指名读1、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哪儿看出树和喜鹊很孤单?

(2)指名回答

(3)解释“孤单”就是只有一个。

(4)联系生活理解孤单。

(5)自由练读,指名读,师范读,再次练读,指名读,齐读

2、朗读3、4自然段,了解“邻居”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文中,谁和谁是邻居?

(2)指名回答

(3)出示课件,直观感受树和喜鹊越来越多,体会邻居多。

(4)联系生活,理解邻居。

(5)指名读,师范读,赛读。

3、朗读5、6自然段,了解“招呼”“快乐”

(1)自由读5、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树和喜鹊每天怎样快乐地生活的?

(2)同位交流

(3)集体交流

(4)5自然段第一句

①学习打招呼,理解“招呼”

②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喜鹊和邻居打招呼,体会“叽叽喳喳”的快乐。

③齐读第一句话

(5)5自然段第二句话

①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喜鹊和邻居打招呼,体会“叽叽喳喳”和“安安静静”的快乐。

②引读6自然段

(6)词语拓展:孤单、快乐变成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样的叠词。

板块三总结全文,积累运用

1、为什么这样的生活,树和喜鹊感觉很快乐?结合黑板上的词语用上"因为…所以”说一说。

2、指名说,师说,再次指名说。(用上黑板上的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9篇

一、说教材

《要下雨了》是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内容。《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篇童话故事通过描写蚂蚁、蜻蜓、鱼在下雨之前的表现,告诉幼儿通过观察大自然也能预测天气变化。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不仅便与幼儿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引导幼儿在欣赏、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发展想象力,丰富其生活经验。

《纲要》指出:目标要注重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依据总目标和大班幼儿的特点制定如下三维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故事情节、内容,初步了解蚂蚁、蜻蜓、鱼在下雨之前的表现;

2.能力目标:通过表演活动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我将活动的重点设定为了解故事情节,难点是理解蚂蚁搬家,蜻蜓低飞、鱼儿游出水面与下雨的关系。

二、说学情

虽然教材的分析是活动设计的基础,但对幼儿具体情况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大班幼儿好奇好问,有强烈的求知欲,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刚刚萌芽,还不能完全理解事物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表演活动有助于幼儿认识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活动方法

为了体现“充分发挥幼儿主体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的观念,我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探究活动,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升华情感。为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采用游戏法、情景法、视听讲结合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从而更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说活动准备

在本次活动中,我遵循幼儿的认知方式和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的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我做了如下两方面的准备:

1.物质准备:视频《要下雨了》;小鸡、蚂蚁、蜻蜓、小鱼、小燕子头饰各一个。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观看下雨的体验。

五、说活动过程

充足的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为整个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活动设计又是活动能够顺利、有效开展的保障。以下便是我的活动设计:

(一)情景导入,引入主题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将会为幼儿创设以下情景: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可是老师忘记看天气预报了,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看看今天会下雨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出观察自然现象也能观测天气的主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发挥想象,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欣赏故事,初步感知

《纲要》中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的理解能力。因此,在此过程中,我会采用绘声绘色讲述故事的方式向为幼儿讲述《要下雨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能力。

(三)播放视频,加深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借助视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引导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氛围中掌握自然规律。在播放完视频《要下雨了》之后,鼓励幼儿自己说说小动物在下雨之前都会做什么,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

(四)表演游戏,迁移内化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我将邀请五位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鸡、蚂蚁、蜻蜓、鱼、小燕子。其中前四个角色是故事中出现的,当幼儿能够依据故事顺利表演后,再请小燕子表演,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联系小蜻蜓和小燕子在下雨之前的表现是一样的,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表演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活动延伸

好的活动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特别是对幼儿能力、习惯的培养,活动延伸必不可少。因此,我采用家园共育的方式进行延伸,请幼儿与家长一起通过观察、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其他动物下雨前的表现,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增进亲子关系。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0篇

说教材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说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读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说教法学法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特点,教学要求,本课设计了四大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自读自学,三朗读感悟,四总结升华。

1、通过师生对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范读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自读自学。

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朗读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读中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悟强烈的思乡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读者爱读,听者专注”,师生共同探讨读古诗的方法,互听互评,共同进步,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6、通过小结感悟挖掘、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进一步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1篇

说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理解孤单和快乐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出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3、体会有朋友就有快乐的含义。

说教学重点:

朗读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说教学难点:

理解孤单的意思。

说解决难点手段:

抓住“一个”和“只有”,借助音乐和图片渲染孤独悲伤的气氛,谈自己的经历进一步理解孤独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你们看,有一只美丽的鸟飞到了我们的课堂中,这是什么鸟?生:喜鹊。

二、复习生字

1、复习词语

对,就是喜鹊,这只喜鹊还带来了词语宝宝,你们认识他们吗?我们一起开起小火车,念一念。

2、复习会认字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12只喜鹊需要你们送它回家,只要你带领同学们正确读出喜鹊上面的生字,就可以将喜鹊放回到鸟窝中。

(如果有错误,找同学更正)

过渡:喜鹊啊,喜欢成群活动,尤其是冬秋季常常数十只,一大群出现。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只喜鹊,却是孤零零的一个。这只喜鹊是什么心情,他快乐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树和喜鹊

三、初读课文,总结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请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楚字的发音。

师:好,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读,现在请你和同桌两人相互读读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下这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来填一填。

提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前很(孤单),有了(邻居)后,变得很(快乐)的故事。

预设:如果孩子没有说邻居,说了朋友或者伙伴也给予肯定,引导孩子找出原文中的词语。

师:这篇课文啊,提到了两种心情分别是什么。

生:快乐和孤单

师:老师写在黑板上,这也是咱们本课的生字,会学习的小朋友们,眼睛一定会认真看着老师书写。(简单指导书写)

四、精读课文,分析感悟

(一)、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树和喜鹊很孤单。

(如果读了第2自然段,师引导:对,第2自然段说了他们很孤单,但是具体描写喜鹊如何孤单的,是哪段呢,谁继续补充)

(找学生点读,展示课文)

1、点出变调

师:老师注意到了,这位同学这几个词读得非常准确,同学们可以一起来读一下。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2、理解孤单

师:这段文字里有一个词反复出现了三遍是什么?(只有),对,只有,只有一个,没有其他。

师(配乐,老师图片):孩子们,这里只有这一棵树,除了这一棵树,在也没有其他的树了,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除了这一个鸟窝,再也没有(其他的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除了这一只喜鹊,再也没有(其他的喜鹊)。这里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难过的哭泣时,没有人给你安慰,开心的游戏时,也没有人与你分享,如果,你就是这棵树,这只鸟,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生:难过、伤心、无聊、无助……

师:是啊,像图片上这样,孤零零一个,没有人陪伴,就是孤单!这种难过伤心就是孤单时候的心境。同学们请看(展示图片)

当我没有伙伴,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回家,我很孤单;
当放学了,爸爸妈妈没有来接我,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我很孤单。同学们,还有什么时候,你会孤单呢?

3、感悟朗读

师:是啊,孤单会让人伤心、无助,孤单让痛苦悲伤的事情,那么谁能深深体会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这段话呢?师:同学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齐读这段话吧。

(二)重点品读第五自然段

师:这样可怕的孤单并没有维持很久,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拉开大屏幕)太阳升起来了,喜鹊们欢快的飞出鸟窝,开始自由自在的一天。喜鹊和大树感受到了另外一种心情,那就是(快乐),哪一段写出了树和喜鹊的快乐呢?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找一名同学,并在大屏幕上展示)

师:老师找到了喜鹊和大树们快乐相处的画面,快来一起看一看。

1、讨论:鸟儿们快乐的场景

过渡:喜鹊们真快乐啊!每天,天一亮。喜鹊们打着招呼叽叽喳喳飞出,天一黑,又叽叽喳喳的归巢。(展示大屏幕)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喜鹊,你会叽叽喳喳和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2、感悟朗读

师:同学们,喜鹊就像是大家说的那样,每天开心新快的生活着,那么,你们能读出这样快乐的情绪吗?谁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现在啊,我们男生女生合作,男生读天亮飞出,女生读天黑归巢,看看哪边的喜鹊更快乐。

师:想一起读的同学站起来。

3、学习AABB词语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特点,谁能找到。

生: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师:你能说说他长的有什么特点吗?

师:是的,这个词前面两个字一样后面两个字一样,我们叫它aabb样式,像这样的词,你还能想到哪些呢?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这样的词语,大同学们一起齐读一下。

师:同学们,以前树和喜鹊是如此的(孤单),而现在,他们又是如此的快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板书邻居

三、分析情绪变化原因,总结中心

过渡:师:同学们,以前树和喜鹊是如此的(孤单),而现在,他们又是如此的快乐,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只因为他们有了(邻居、朋友)

板书邻居、朋友

师:你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生:就是住的很近的。

师:其实啊,当邻居陪我们一起玩耍,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时,邻居就是我们的朋友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是快乐源泉。老师搜集了你们平时和朋友在一起的照片,我们一起看了看吧。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些什么。

师:是啊,同学们真高兴你们拥有自己的朋友,如果你还没有朋友,就敞开心扉,去交朋友吧,因为,有朋友,就有快乐。让我们再次走进《树和喜鹊》重温朋友带给我们的温馨和快乐!

四、拓展作者知识

有朋友就有快乐,这也是这篇童话的作者,金波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介绍金波先生。

除了金波先生,并展示他写的其他书目封面。

板书设计:

邻居孤单

快乐

朋友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2篇

说教学目的:

1、复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写3个生字。

2、能复述故事,通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说教学重点:

1、会写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准确复述故事。

说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开始的时候,树和喜鹊都很孤单,可是,后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2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便具体指导。

3、再次指名读

1、2自然段,体会“孤单”一词的含义。

4、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5、师过渡:树和喜鹊都没有朋友,它们都孤单,但是,后来呀,树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呢?

(二)学习第三、四、五段

1、指名朗读课文

3、4/5自然段,继续思考:“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是为什么?

2、全班交流思考以上问题。

3、师总结:

(1)后来,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

(2)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

(3)树和喜鹊各自都有了邻居。

(4)天亮了,喜鹊们一起飞出鸟窝;
天黑了,又一起飞回窝里。

4、重点理解以下字、词。

(1)“种”,多音字,在这里读“zhnɡ”,结合课件理解“种”在这里的意思。

(2)“邻居”是什么意思,注意看课本第2幅插图。5、组织全班展示。

(3)结合第3幅插图,想象喜鹊们“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的情形。

5、多媒体课件出示“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的构词形式,说明这种叠词运用是为了表示强调。

6、分组朗读3、4、5、6自然段,指导朗读语气,感情,特别是要指导如何将长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朗读全文,总结拓展

1、学生齐读全文,交流学完故事后的感受: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2、教师提问: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卡:居/招/呼

2、学生认读生字卡,并观察课件中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课件展示生字描红。

4、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书写作品展示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把每个生字在拼写本上各写两个,并组词。

2、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六)板书设计

孤单/没有朋友

树和喜鹊/团结友爱

快乐/有了朋友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3篇

《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按照内容的由易到难顺序排列。这五篇课文描述了春天的不同风光,语句优美而生动。不断向上的春笋、调皮的雨点、大眼睛般的小池塘、热闹的梅花山、美丽的大草原,或让我们永存记忆,或让我们流连忘返。五篇课文就像一根红线串连的五颗璀璨的珍珠,这根红线就是“春天”,我们可以把这组课文称之为春光篇。本课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整个小学阶段来看,这让学生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按计划需要两课时完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则是让学生感受梅花山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本班孩子大多数对梅花山还是陌生的,甚至有些孩子还不认识梅花,针对这一情况,我需要借助大量图片,紧扣课文词句,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让他们置身于梅花山中,入情入景,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培养其语感。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运用”。“注重语文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所以本课的教学难点我以读为本,以情促读,读中感悟文章。

本课我的课堂将通过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游戏激趣,初读课文;
入景入情,精读感悟;
自主学习,识写生字;
个性作业,拓展延伸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联系生活,兴趣导入

语文学习与认识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梅花山就在南京市,为了拉近课本与孩子生活的距离,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学伊始,我便问:“在南京有一座山,每当春天来临,山上便开满梅花,小朋友,你们知道这座山的名字吗?”学生自然会说出梅花山,我便相机板书,接着,由于本单元都和春天有关,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系统的概念,我用“春姑娘”将旧知与新知串联:“春姑娘唤醒了春笋和小池塘后又来到了梅花山,唤醒了山上的梅花,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4课(幻灯出示:春到梅花山)。

二、游戏激趣,初读课文

我准备采用读词、读句、读文,三级阶梯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低年级孩子游戏教学的特点,我以孩子们都喜爱的闯关夺门票的方式进行,读词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喜爱的方式读词,重点指导“晶、莹、尽、盛、蓝”的读音。读句各请一位男女生代表,重点指导长句的停顿。读文则全班齐读,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词、句的掌握下,读文起来则通顺很多。闯关结束,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组配乐梅花组图,充分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身处梅花山去踏春寻梅,播发结束后整体感知梅花山,孩子们都能说出他们的感觉——梅花山的梅花很美。

三、入景入情,精读感悟

本文共有两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本课的重点是感受第一段的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在第一段的教学里,我带着孩子们当游客,由远及近的去观察梅花。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边谈感受。由远处看去满山的梅花,突出梅花开得早,开得多;
走近一些放大镜头,让孩子们感受梅花盛开的样子,通过想象,通过表演,再通过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直观的图片再现,让孩子们看到如“片片彩云”般的梅花树。最后站在梅花树下,让孩子们仔细去看那“一朵一朵的美花”并出示一幅单朵梅花图,让孩子们去说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晶莹透亮”这一词在直观的图中就能被学生所理解,并不需要做过多空洞的讲解。然后让孩子们再次诵读这段,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让学生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色、质、味,从而用朗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二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从“一到休息日,……海洋。”一句让孩子们读出人们对梅花的喜爱。扣住“涌动”、“人流”结合插图,想象大街上人多时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受,“欢乐的海洋”是对梅花山花海人潮热流场面的生动比喻,我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体验。

四、自主学习,识写生字

本文教学两课时,每课我将预留十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学习写字,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交流如何记忆字形,我只从旁点拨和指导。记忆后通过小游戏及时巩固字形。这个时候考虑到学生都学得有些疲劳,我会让他们做一做写字操,随后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让他们在一个安静的气氛中专心写字。我巡视指导,投影优秀字做激励。

五、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此,我布置了自选课外作业:

1、画一幅你喜爱的梅花。

2、和爸爸妈妈去梅花山踏春赏梅。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让学生个性作业,可以达到课堂向课外课外拓展、延伸的目的,真正作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体会学之欢乐。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4篇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要求书写的6个生字,学习偏旁“子字旁”和“倒八”。

2、会正确认读本课要求认读的12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3、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说教学重点

1、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认读本课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说教学难点:

1、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孤单”的意思。

教法:根据学生识字和读课文的学情,运用字不离词、随文学习的策略,在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突出重点。

学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总结识字、写字规律。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才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一个有关鸟的谜语,看谁猜的快。(课件出示:头黑肚白尾巴长,站在树上叫喳喳,因为常来报吉祥,人人见了都爱它 喜鹊)

1、板书课题,学生用小手指在空中跟着老师一起写。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老师先泛读课文一遍,学生注意老师的发音,圈出文中的生字词。

一、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试读课文,圈出本课的12个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2、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子,看谁读的好。

3、在这12个字中找出三个多音字,我们一起来组词。

4、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找出文中的反义词,一起来读一读。

二、熟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提出问题:文中的树和喜鹊为什么感觉孤单,说说孤单是什么意思。

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

3、大家一起用孤单这个词语造句,看谁说的好。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需要会写的六个生字:单、招、呼、居、快、乐。

2、仔细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3、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4、评价学生的写字情况,展示优秀作品。

四、总结学习,布置作业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2、借助板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3、熟读课文。

4、抄写生字。

【板书展示】

树和喜鹊

居 招 呼

单 快 乐

【教学反思】

《树和喜鹊》是一篇简单易懂的课文,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开课伊始,我以学生最感兴趣的谜语入手,让他们具有学习本课的欲望,同时和他们一起谈谈喜鹊的相关知识,从而让学生迅速走进课文,接下来我以范读的形式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去勾画生字词,帮助他们认识新字词,接下来让他们自由去朗读,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扫描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应该先扫描生字词障碍,再让他们去朗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顺利过了字词关,学生认识了生字词后朗读起来就有很打信心了。

在朗读课文时,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通过示范读、分组度、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课文。

在指导写字时,扎住字的结构和重点笔画去观察,通过示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等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让学生从小写好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5篇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四个太阳》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作者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立画四个不同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得与美好的心愿。这样的课文有景,有情,有境。在写法上才有并列的形式,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其间运用形象拟人的手法,充满了儿童情趣,从训练角度来看本文是对学生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熟记语言,创造训练语言的好课文。

2、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性,很容易对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事物产生兴趣。思维方式以形象,直观为主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的特点。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挂,街”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温暖,冻僵”等词语。

(2)过程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集中精读,赏读中积累词汇,获得语感美。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作者画太阳体会作者美好的心愿。

4、说重点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太阳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情景教学法:理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情境。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与美丽的画面中进入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欲望,更加深入形象的感受理解课文。

朗读教学法:“读”时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语言训练法:学以致用,不管如何学最终是要回到自我表达,这样才能使文本变成自己的知识,为以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学法

与教学相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索,感悟,朗读四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三、说教学流程

1、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我上第二课时,当然少了新鲜感。学生很容易厌烦,所以刚开始时的组织教学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在刚进教室时就与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我拍手或做其他的动作,要求学生和我做相反的动作,这样他们会兴趣大涨。有了这样好的状态,那么学习的动机就会极易被调动起来。

2、感受课文形象,领悟课文神韵

学生在萌生“激情”之后,紧接着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过:“作家必须看见他所要描写的对象。”因此,在引导学生从进入“品读”的过程中,我总是饱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形式,在学生面前再现课文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并在感受课文,领悟课文中,紧抓学生看,听,说,读的训练,同时注意各部分的衔接过渡,力求毫无雕饰,自然流畅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聆听,并提出要求,“看看自己可以听到什么?”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感受课文的感情还可训练学生的听话能力。随后的教学中我没有按照课文顺序与四季顺序来进行教学,而是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先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并随机设计问题“为什么他要画不同的太阳送给不同的季节”然后顺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如:学生回答“冬天画了红红的太阳是让冬天变得暖和。”我先让学生观看冬天的图片,听冬天呼啸的北风,这样孩子们很快的进入情景,感受到的冬天的寒冷。我有随机问道“你们站在操场上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活动方便吗?”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出示“冻僵”一词,自然而然学生就理解了这个词语。然后又让学生观看冬天出现红太阳的场景,学生自然感觉到温暖,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冬天画了红红的太阳,同时也在音乐中感受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这又为朗读做好铺垫。在此后的衔接上我出示一个夏天的图片,上面画有红红的太阳,我问学生“现在这个红太阳你还喜欢吗?”答案不用多说,之后便进入夏天部分的教学,我按照“观看情境——联系想象——朗读感悟”的方法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

接着进行秋天与春天的教学,这部分我主要让学生感悟语言,训练语言。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准备了大量的关于春秋两季的图片,美丽图片自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了图片之后会有话可说,这一有意识的让学生抒发情感的语言训练,学生自会深刻地领悟“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个金黄的季节”,教学难点也被轻松突破。最后结合图画抓住“邀请,多彩,香甜”等词进行朗读教学。使观察,想象,朗读相结合,进而落实教学重点。

3、在领悟课文的基础上移情

在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聆听声音,感情朗读中已被文本深深的吸引。这是他们已经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顺势总结四季为什么画不同的太阳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为画太阳的孩子的孩子是一个什么养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出“有爱心,善良”这样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美好的心愿,情感目标自然达到。

4、在表达情感的"语言中训练抒情

学生感受加深了,情感自然会被调动起来,这是趁热打铁播放音乐《种太阳》在学生快要产生疲劳的时候音乐会让他们为之一振,当然听的过程中要求他们注意歌词,在音乐声中学生情感是很容易被激发的,随后一句“你想画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这时候语言成了学生抒发感情的最好渠道,各种奇思妙想便会涌动而出,这样既训练了说话又真正变文本为自己所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以节课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在本课设计的板书是图文结合,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有利于复述课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6篇

各位领导,老师,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月亮的心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组第8课《月亮的心愿》。《月亮的心愿》这篇童话故事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先写月亮为了孩子们的郊游,希望太阳公公让明天的天气好起来;接着写月亮为了让珍珍照顾生病中的妈妈,又建议雷公公让明天下雨,两天后一个艳阳天,两个孩子都参加了郊游。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赞扬了珍珍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到月亮的心愿,也正是孩子们的心愿,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感悟文中的美好亲情。

二、说教法

1.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和投影、创设情境,使学生置于课文所描绘的故事情境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乐学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2.识字量大,对一年级的学生认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复现生字,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3.早在半世纪前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让学生发挥想象,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读文、识字。

三、说学法

结合低年级特点,注重让学生多读,让学生通过读,自己品味亲情,领悟文章的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1.板书:“心愿”,理解“心愿”一词。

补齐课题板书

2.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师范读。生自读课文,不会的拼拼音,问问同学。同桌互读。

3.出示词语、认记。

4.认读生字,词语。说说怎么记字形。

5.读文感悟。

(1)观图一说说图的内容。

观察月光的表情怎样?他为什么笑?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讨论:理解“自言自语”。

练习读,读出月亮高兴的心情。

(2)观图二

月亮的表情与第一幅图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

为什么愁眉苦脸?月亮想什么呢?月亮的心愿是什么?

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说说珍珍是个怎样的孩子?谁来用一句话来夸夸珍珍?

(4)那么事情的结果怎样?同学们都郊游了吗?自读最后一节。

(5)理解“艳阳天”一词。

6.练习,巩固字词。

五、说板书

本课板书我以一颗心为造型,以课文的标题为中心,以月亮的内心变化为线索,形象生动地将课文内容跃入眼前,看起来简洁明了,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有利于引导孩子们理解课文,学会怎样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六、说反思:根据本课的设计以及本节课实际实施的情况与效果,特做以下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比较满意的是:

1、巧妙的导入,事半功倍。

在导入这一环节,板书“心愿”并让学生自由谈自己有什么心愿,再板书“月亮的”,让学生质疑,学生兴趣高涨,效果很好!

2、 多种方法,巧识生字。

本课需要认识的字有十三个。采用了让学生从文中找,画出来,并将生字在课文中的好朋友词语也找到的方式初步识字;再读课文,去课文中同生字宝宝打招呼再次识字;再读文中的生词;玩猜字游戏;让学生间共同分享识字、记字的妙法;找小老师领读等方式让学生识字,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扎扎实实的学习了生字。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足与疑惑的地方:《月亮的心愿》虽然是个童话故事,可内容却很丰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作为一年级六、七周岁的小学生,应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在课文分析角度方面应如何去把握呢?在识字、写字的时间方面如何能更均衡一些呢?

今后努力的方向:我深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爱动、好表现的特点,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自觉、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词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在思维和情感的震撼中领会美好的情操。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朗读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学习方法。在课堂中贯穿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7篇

说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和合作意识。

说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

说教学准备:

(1)课文朗读动漫。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了解内容

1、出示谜语,让孩子猜。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2、揭题:下面我们就来听听喜鹊和他朋友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播放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3、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4、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
静是后鼻音。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只/种/乐

(4)认识部首孑。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

②指名读。

③齐读。

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三、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8篇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心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

这篇课文在本册教材中是:通过多种方法朗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个性,读出疑问,读出思考,读出情感。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内容,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荷”等12个生字,会写“朵”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中心句“荷叶是我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新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及教学流程。一个特色是:培养学生自读、会读。三个原则是: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2、是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3、是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观察研究,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法,朗读式教学。学法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三、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4种小动物头饰。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

下面主要说说第二课时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字语言描述,就会给学生以真实感、轻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为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同学们,咱们上堂课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他们都在哪儿?

看图细读课文指导学生用“谁在哪儿”句型进行说话训练,由浅入深的提问,让学生理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叶上,小鱼儿在荷叶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穿插朗读指导,老师适时纠正读音。

第二步,把文中带有“是”的中心句找出来,小组交流讨论,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理解这4句中“我”指谁?并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第三步;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即兴表演。表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引起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出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

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蜒的停机坪,小鱼儿的凉伞,那在你眼里荷时是谁的什么呢?在一分钟内哪个小组说得最多,哪一组就获胜,并适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渗透环保意识。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19篇

一说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为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语文教学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树和喜鹊》是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这一主题下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
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
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简洁,故事性强,是以孩子口吻写的,语言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的审美情趣和阅读心理。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单元的课文了,认识了自然段。他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极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入学后,和同学朝夕相处,感受到互相帮助、快乐合作、友好共处的情谊,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但由于受年龄和知识所限,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对一些词语的意思还不了解,没有掌握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快、乐”两个字。

2、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四、说教学流程

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学生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创设了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积累词语

上课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导入新课,接着带领学生复习词语和句子。既帮助学生巩固了第一课时学习的生字新词,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句子。字词是低年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复习词语环节,教师首先指导学生读准“一”的变调、“居”和“呼”在词语中的读音。接下来帮助学生积累AABB式四字词语。在学习时,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只、种、乐”三个字是多音字,在不同词语里读音不一样。在此环节,教师采取分类积累词语的方式,有助于帮助学生读准易读错字音,掌握多音字用法,并积累AABB式四字词语。

之后,围绕“快乐”这个词语,教师还设计了这样的书写环节:先让学生观察“快”和“乐”字的占格和关键笔画的位置。接着,教师范写了生字,特别强调了易错笔画。然后,让学生临摹书写一遍。这样,使指导书写落到了实处,体现了“提笔即是练字时”。最后,PPT出示了课文中含有“快乐”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会在语境中运用与积累词语。

(二)创设情境,朗读体验

儿童语言的学习规律为“学习、积累、运用”。课上,教师依据文本的语境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模仿、运用课文语言。

1、联系上文,了解“孤单”

教师结合贴图,让学生读好“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样的词语,让学生感受到一棵树和一只喜鹊的孤单。通过比较句子,引导学生结合贴图对比朗读。教师还精心创设了情境,“如果你是一棵树(一只喜鹊),只有你一棵树(一只喜鹊),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在情境中读好句子,感受到一棵树、一只喜鹊的孤单,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孤单”这个词语的意思。与此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孤单”的意思,并创设情境,引发共鸣,当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从一个“也”字感受到了什么?逐步指导学生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2、朗读课文,感受“快乐”

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感悟,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还在多种形式地朗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重要,懂得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快乐。

通过再读课文,学生发现后来树和喜鹊有了变化,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书中批画相关句子。在理解“邻居”一词时,教师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如“说说你的邻居是谁,你和邻居的关系怎样”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文本中“树的邻居是谁?喜鹊的邻居又是谁呢?”“树和喜鹊是怎么和邻居相处的?他们一起做什么?”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实际真正理解了“邻居”的意思。教师又创设想象空间“树会和邻居做什么”,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与感受树和喜鹊都因有了好多好多邻居,他们都有了自己的朋友,所以再也不孤单了。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三)拓展阅读,激活心灵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段的阅读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一年级学生的起始阅读,重在培养兴趣,激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热爱阅读。因为朗读、想象、角色体验是他们学习阅读的重要方式,所以语文教学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置身课文情境去朗读,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本环节,教师共推荐了两首儿歌,一首课内,一首课外。课内的儿歌重在帮助学生复习本课的生字,在读中巩固字词,积累语言,背诵儿歌。课外的儿歌,则是题材与课文主题相近关于伙伴情感的儿歌,意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体验,提升对伙伴的认识。拓展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重在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好习惯,激活他们童真的心灵。

课堂是学生生长智慧的地方。好的语文课堂,充满智力挑战,能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能够聆听到学生生命成长的拔节声。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20篇

各位领导老师:

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看电视》。

《看电视》是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课由一幅图、一首儿歌组成,其指导思想是通过看图辅助学生理解诗的大意,通过诗歌帮助学生认识生字,体现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词学句意图。

根据新课标要求1、2年级能使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册使学生认识550字,掌握其中250个,每课认字13个左右。

【教学要求】

1、知识思想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14个字,会写6字。

2、情感方面:

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能力方面:

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积极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

辨认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受到教育。

那么,采用什么方式完成识字,突破难点呢?

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学定教的思想,借助图画,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同时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尝试、谈话,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依据本课的教材特点,教学中突出在玩中学乐中学,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使学生学会识字,这也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猜谜揭题:

我首先,以情激趣,“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谜语,好不好?”这样做其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2、初步感知:

新课标要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因此,我为学生创造了自主感知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然后小组互相请教,解决疑难。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什么,有哪些是不能解决的。突出了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朗读感悟:

为了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依据教材特点,体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字学词的教学理念,结合诗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说说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先同桌读,在小组读,说说奇妙在什么地方?联系自己家的情况,用“因为……所以……”造句。这样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促进了学生语言的发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4、巩固阶段:

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我采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玩“摘果子”的游戏,看谁摘的果子多,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5、课堂练习:

我设计四人小组开展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的词语最长。体现了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融合沟通。

6、实践活动:

给爸爸妈妈做一件事,谈谈感受。

7、指导书写。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21篇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它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心童趣,利于启迪学生智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想像力。

这篇课文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多种方法朗读,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引导学生读出画面,读出个性,读出疑问,读出思考,读出情感。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结合课文的特点和内容,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荷”等12个生字,会写“朵”等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中心句“荷叶是我的……”,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新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以“突出一个特色,遵循三个原则”为指导思想设计教法、学法及教学流程。一个特色是:培养学生自读、会读。三个原则是: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2、是直观性原则,充分利用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创设情景。3、是内外联系原则,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向课外观察研究,逐一应用上延伸,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又把语言文字的训练,与逻辑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本课的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法,朗读式教学。学法是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三、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4种小动物头饰。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时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进行生字教学。下面主要说说第二课时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检查

通过检查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个别朗读的情况,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字语言描述,再现教材情境,就会给学生以真实感、轻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情境法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想象能力。

为达到预期目标,安排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出示多媒体动画课件,并用语言描述)同学们,咱们上堂课认识了四位新朋友,他们都在哪儿?

看图细读课文指导学生用“谁在哪儿”句型进行说话训练,由浅入深的提问,让学生理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叶上,小鱼儿在荷叶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穿插朗读指导,老师适时纠正读音。

第二步,用玩捉迷藏游戏,把文中带有“是”的中心句找出来,小组交流讨论,以点带面,引导学生理解这4句中“我”指谁?并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比赛读、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第三步,是表演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可趁热打铁,让学生即兴表演。表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引起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出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

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发展学生扩散性思维出发,故采用此环节。

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蜒的停机坪,小鱼儿的凉伞,那在你眼里荷时是谁的什么呢?在一分钟内哪个小组说得最多,哪一组就获胜,并适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渗透环保意识。

五、说板书设计

为帮助学生熟记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我采用了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板书设计,这种板书既符合低年级小朋友和年龄特点,又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22篇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应做到五个“实”即:真实、朴实、扎实、丰实、平实。我致力于做真实的自己,做一名朴实的语文教师,教学生扎实的语文知识,努力让孩子的心灵得到丰实,这就是我平实的教学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这六大方面来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共八个单元,这套教材的编写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阅读单元,每个单元语文学习的目标都十分清晰,努力做到难度适宜,梯度合理,衔接自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荷叶圆圆》一课是本册教材的第六单元中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夏天”,单元语文要素训练重点是重视角色朗读,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从而让孩子感受夏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散文诗,通篇洋溢着童真、童趣,既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又丰富了学生内心体验,激发想象。

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第一阶段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珠、摇、躺”等14个生字,会写“朵、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意思,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美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孩子对四季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春天桃花开了,夏天知了在树上唱歌;
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本组教材带领孩子走进快乐的夏天,在课堂上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三、说设计

“成就师生梦想,开启幸福人生”是三里畈小学的办学理念,课堂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说明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
“无定法”说明不能视流程为教条。三里畈小学推行“幸福课堂”教学模式,正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本着这一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特点,及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设计如下:1、谜语激趣,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掌握字词3、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4、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一)谜语激趣,揭示课题

我班学生喜欢猜谜语,所以我就尊重学生的爱好。开课之初,我先出示谜语:“一把大伞绿又圆,夏天站在水里边。”让学生边猜谜语边欣赏荷叶。再说一说荷叶的样子。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课题,荷叶圆圆。这样,学生初步感受到了美,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新课标提倡:在语境中巩固识字而不再是单字复现,即让学生在听、读、说的过程中尽快的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采用“三步法”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识记生字:

初读:整体感知,圈圈划划,即慢速地、大声地朗读全文,并把本课要求识记的生字划出来。

再读:展示朗读,自主识字。

多种形式识记生字:我主要采用游戏法来识记生字。“加动作识字”和“猜一猜”例如我出示生字“摇”、“蹲”学生就做出“摇”、“蹲”的动作,还有“何老师戴了一顶草帽(荷)”

在识字过程中我还适时指导学生书写“朵”、“机”这两个生字,写之前首先请学生观察它们的笔画结构和占格特点。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为把汉字写得规范、美观做好充足的准备,并对容易出错的笔画进行书空,强化记忆。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醒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和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身离桌子一拳,眼离桌面一尺,规范写字姿势。

通过“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用肢体语言表演,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在良好的氛围铺垫下,我顺利的展开教学的第三环节:

(三)朗读感悟,互动交流

首先,老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故事里来了哪些小伙伴,他们把荷叶当作了什么?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到相应的词语卡片粘贴在黑板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

其次,让学生小组交流,通过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相机结合图片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意思。让孩子们在教师的创景中感悟小动物的心情并结合小动物的动作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最后带上头饰表演读文。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孩子们很主动、很乐意地去选择、去展示,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感,感悟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四)拓展深化,放飞想象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和创造潜能。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美丽的池塘,圆圆的荷叶,还会吸引谁呢?他们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以致用,落实本节课主题思想。在结课时,我还向孩子们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夏季的早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无声的教学语言,本课我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内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引导、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学生理清了思路。

五、说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1、多角度评价学生,让评价适当、合理、明确、有针对性。口头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在自读课文时,有的孩子会读得很有感情,我就适时给以评价:老师真喜欢听你读课文啊,你的声音真好听,真有感情!

2、即时评价,适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

比如在识字闯关比赛环节,学生进行汇报时,我就做了如下评价:你认字真有进步,能再响亮的给同学们读一遍吗?学生在教师的赞赏声中建立了自信,教师评价帮助学生体验和享受了成功。

3、培养合作意识,重视小组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评价往往只注重对汇报个体的评 价,忽视了小组合作的其他个体的存在,导致了小组合作之后,学生仍然热衷于个体竞争,我会利用小组得星星的方式促进小组合作。如:在朗读课文,全班展示环节,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进行评价:你瞧,这个小组的同学,角色把握的真好,配合的也真好等。对于优等生而言,应注重评价他(她)对后进生的培养、帮助情况,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六、说开发

1、挖掘教材资源。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教材越发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将课本中精美的插图运用到课件中,让孩子们一边看一边听,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做既营造亲切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巧用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的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

3、运用媒体资源。电教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教学课堂,正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这种形势下,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把文本搬上频幕,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从而优化语文教学。

4、挖掘课外资源。采取的是温儒敏教授推崇的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本课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篇目是《夏季的早晨》。在美术课上引导学生观察荷叶并手工制作荷叶。在科学课上一起探索荷叶底下的奥秘。并确定当月阅读主题活动为“夏季”注重学科之间的融合。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聆听,谢谢。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23篇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四个太阳》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每篇文章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智慧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智慧给生活增添了许多瑰丽的色彩。而本文的作者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里画出了四个不同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的心愿。这样的课文有景、有境、有情。在写法上采用并列的型式,读来琅琅上口,其间运用形象的拟人化的手法,气韵生动充满儿童情趣。从训练的角度看,本文是对学生进行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熟记语言、创造语言训练的好教材。

2、教学要求: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挂”“街”“熟”等13个生字,会写“团”“园”“因”等6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以同桌议读的形式交流感受;
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获得言语美感。

(3)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3、教学重点、难点: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含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多彩的季节”的含义。

二、说教法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情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课文图片、音乐视频、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创设课文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的引领下,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朗读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课前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种太阳》视频

生:自己所画的不同颜色的太阳图片

六、说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引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首先播放《种太阳》以此打开同学们想象的大门,太阳不仅可以种出希望,也可以通过颜色带去我们美好的祝福,也可以表达我们良好的心愿。由此引出四个太阳,在此教师展示本课图片,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什么颜色的太阳各是什么季节的?”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读完课文之后,让同学们来粘贴自己喜欢的太阳。

2、精读课文、体会想象美。

让同学们自主选择阅读,说一说你喜欢什么季节的哪个太阳?为什么喜欢?在课文里面找出答案,看看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说明你的理由,最好能背下来。先说给同桌听然后举手发言,让学生们自己读书自由讨论。

3、汇报交流,感悟课文。

在这个活动中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看图描述自己喜欢的季节,教师跟随点拨。

比如学生提到喜欢夏天,一同感悟绿色的太阳。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炎热夏天烈日当空时的感受。听老师范读体会绿色的太阳带来的清凉,随机提问:“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本句话中清凉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别的词?比如“凉快、凉爽、清爽”等。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来品味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

如果学生提到喜欢秋天,一同感悟金黄的太阳。让学生说出喜欢金黄的太阳的理由,大家一起来体会金黄的意思。比如“金黄的落叶”“金黄的鸭梨”等等。体会秋天的丰收,体会邀请的含义,怎样叫邀请?你会有礼貌的邀请吗?等等。

如果学生提到喜欢冬天,一同感悟红红的太阳。此环节着重让同学们体会作者的爱心,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北风呼呼地刮着,让学生想象冬天的情景并说说此时此刻的感受,体会冻僵是什么感觉?冻僵时最盼望什么?再用图片展示红红的太阳给大地送来的温暖。

如果学生提到喜欢春天,一同感悟彩色的太阳。此环节让同学们描述一下春天是什么样子?也就是回想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词?比如万紫千红、柳绿花红、泉水丁冬、万物复苏、冰雪融化等等。通过这些词语孩子们体会了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也复习了描写了春天的词语。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同学们读课文的热情。

4、升华情感,表达心愿

孩子们的年龄正是充满想像的时候,当同学们对课文有了全面理解之后,我就启发同学们说“我画了……送给……”说一句话,培养锻练孩子们说话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孩子说,“我画了一个长翅膀的太阳,它能到处飞翔,让盲人也能看见。”还有一个孩子说,“我画了一个黑色的太阳,把它送给正在浇地的农民伯伯,让黑太阳给农民伯伯带去雨水。”

5、回顾课文,背诵课文

让同学们看图,大家一起背课文,这是以形象思维(看图)来刺激理性思维(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孩子们大脑的发育,锻练思维能力。

6、最后写字指导,指导学生坐姿、观察字的结构,注意笔顺等等。

7、作业布置

(1)把你的心愿说给爸爸妈妈听;

(2)画出你心中的太阳。

七、板书设计

绿色的太阳图夏天清凉

金黄的太阳图秋天香甜

红色的太阳图冬天温暖

彩色的太阳图春天多彩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直观。采用文中四个太阳的图片以及四个重点词语来板书,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直观,便于学生背诵。

八、说教学思想及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以情感为纽带,以朗读实践贯穿始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更加有效的培养,促使他们在爱学、乐学中逐渐懂得了爱,懂得了热爱崇高,追求美好,以至达到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但在把握课堂上时间有些仓促,在写字方面下的功夫太少,以后还要在掌握课堂、驾御课堂上多下功夫,给40分钟要更高的效率。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正之处,还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第24篇

一、说教材

《四个太阳》这一课是一篇有景、有情的好课文。作者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里画出了四个不同的太阳。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四季的变化,同时描绘了美丽的四季、美丽的自然、美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文章语言简洁、生动、优美,充满了儿童情趣,是对学生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好课文。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但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等特点。

根据本单元课文训练的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冻僵”、“邀请”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积累词汇,获得语言的美感。

3、情感态度目标: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冻僵”、“邀请”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三、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课文情境、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美丽的画面的引领下,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朗读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地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以读代讲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说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朗读、感悟相结合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巩固生字

1、游戏巩固生字

由于第一次合作上课,上的是第二课时,一方面缺乏默契有一定的距离感,所以刚开始时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接受我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一开始与孩子们玩了个“你来比划我来猜”的游戏,既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可以巩固生字,接着让孩子们进行开火车读字并组词也是为了巩固本课的生字。

第二步: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因为上节课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所以我让学生回忆一下,小男孩画了四个什么样的太阳?他把这四个太阳分别送给了谁?利用我手中的图片张贴每个季节对应的太阳图片,让孩子们明白课文的主线条和大致轮廓,获得整体上的印象,在视觉上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步:诵读课文,说演结合,体会想象美

1、让学生自读全篇课文,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太阳再美美地读一遍,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喜欢的理由。

2、以学定教,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喜欢哪一个自然段就先指导学生研读好哪一个自然段。

A、感悟绿色的太阳

我先让学生说说喜欢的理由,看一组图片,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小男孩的善良,画绿太阳表达的愿望,指导学生朗读。

B、感悟金黄的太阳

学生说出喜欢金黄的太阳的理由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秋天来到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树叶黄了,果子熟了,庄稼成熟……)从文中找出描写秋天的那句话读给大家听。(播放秋天丰收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喜悦)让学生理解“邀请”的含义并练习用邀请说话,继而感受到男孩画金黄的太阳给秋天所表达的愿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C、感悟红红的太阳

让学生谈谈喜欢红红的太阳的理由,然后(课件播放雪花飞舞,北风呼呼)让学生感受,从而容易理解大家的愿望。(课件再播放红红的太阳出现给大地送来的温暖)进一步体会男孩的爱心善良,给冬天画个红太阳送来温暖的美好愿望,进而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D、感悟彩色的太阳

让学生先谈谈喜欢彩色的太阳的理由,我运用课件,出示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画面让学生可以轻松理解多彩的含义,把学生带进万紫千红的春天,走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的欲望,更加深入形象理解课文内容。

第四步:在领悟课文的基础上移情,积累语言

在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聆听声音,感情朗读中已被文本深深的吸引。这时他们已经是学习的主人,这时顺势结合板书总结四季为什么画不同的太阳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为画太阳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出“有爱心,善良”这样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美好的心愿,目标自然达到。

第五步:拓展延伸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练习想象并说说自己准备画个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第六步:全课小结布置作业

把自己心中的太阳画下来,把自己的心愿写上去,背诵课文。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直观。采用文中四个太阳的图片以及四个重点词语来板书,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直观,便于学生背诵。

以上是我对《四个太阳》一课所作的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推荐访问:下册 语文 说课稿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4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精选24篇) 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通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