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分析优秀2013高考政治热点:逐渐解决民生问题一、【热点综述】“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生问题分析优秀7篇,供大家参考。
民生问题分析优秀篇1
2013高考政治热点:逐渐解决民生问题
一、【热点综述】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今后几年,我国将继续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其中2011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十二五”期末,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将达到20%以上。
2012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发布。决定明确指出,通过不懈努力,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2012年11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明确,2015年完成基本药物目录中固体口服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2015—2020年开展注射剂及其他剂型的质量一致性评价。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
2012年11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公布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在跨地区转移时,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
2013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食安委成员单位的汇报和发言,审议了《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和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扎实推进稳定就业的工作部署。
(2)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现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集中体现了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收入分配的重要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因此,党的十八大强调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调解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关注社会公平。这体现了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5)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6)财政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充分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2、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推进民生优先的社会建设,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政府的职能。
我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政府积极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3、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政府重视解决百姓的住房、就业、医疗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重视解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2)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这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进展,充分体现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我国政府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正确处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了政府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政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体现了我国政府真正树立了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
(5)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考情分析】
1、关于经济生活民生问题在《经济生活》模块中考查重点是第五课就业与自主创业和第七课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如2012年安徽高考第38题第一问的第(1)小问侧重考查分配公平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2012年天津天津高考第5题侧重考查关于社会保障的问题。
但从近年来各地高考看,考查中涉及的知识范围并不局限第五课和第七课,而是包括第三课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课物价变动对人们购买力的影响、第六课就业是民生之本、第七课公平的收入分配、第八课关于财政的作用以及第十一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等等。
2、关于政治生活民生问题在《政治生活》模块中考查的知识点比较集中,主要是第三课政府的职能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第六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等问题。
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8题主要考查政府的职能和宗旨问题,2012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问题和政府原则、职能,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37题主要考查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问题。
3、关于生活与哲学民生问题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考查重点是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十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和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等。
如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38题的第2问主要考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辩证的否定观,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40题第2问主要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012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第3问主要考查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2012年全国高考大纲文综政治第38题第2问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等。考查的要求主要是,对改善民生的具体事例和数据进行理论概括,对现实生活中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四、【创新训练】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在跨地区转移时,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据此回答1—3题。1.上述举措:
①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②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③消除了再分配的差距 ④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上述规定的根本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我国是全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上述规定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任意两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4、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正性、适应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不断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此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两大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进行了经验交流。据此回答5—6题。
5、推行两大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6、养老保险工作提升了城乡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升城乡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最根本的是:
A.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B.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C.促进就业,提高居民家庭收入
D.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7、温家宝同志指出,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政府:
A.民主执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调控
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8.2012年烟台市政府创新大学生创业培训机制,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85%以上。上述材料说明:
A.政府在依据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就业方面的宏观调控
B.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就业成为我国当前的头等大事
C.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D.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政府应当全面安置就业与再就业
9.2012年8月14日至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调研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要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扎实推进稳定就业的工作不输部署。温家宝总理的上述讲话的理论依据是: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我国政府是全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2年7月,我国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四川等地相继出现特大暴雨。专家指出,暴雨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季风活动有关。据此回答10—11题。
10、专家的话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C.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D.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1、暴雨带给我们的伤害折射出城市建设思路的严重偏差。北京虽在北方,然而查看明清两代北京城市图,或许让人惊讶:城内湖泊与自然河道、人工河道纵横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这个水系既可以储存宝贵的雨水,也可排泄多余的雨水。这启示我们,在城市建设思路上应该坚持: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暴雨考验中国,2012年7月出现的特大暴雨给我们留下了难忘和感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政府部门灾害应急的决断力和行动力。这场暴雨更给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日益显现出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据此回答12—14题。12.加大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务之急是:
A.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B.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13、政府在解决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建设问题中所担当的角色是: A.保障人民民主,维护群众利益 B.提供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 C.组织文化建设,弘扬城市精神 D.组织经济建设,加强市场监管
14、经过暴雨的洗礼,公众的自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一时间,安全锤、急救包、逃生绳等都成了网上热销的商品。这表明:
A.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价格影响消费 D.收入影响消费
15、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逐年增加,假如让你对此写一篇有关财政作用的新闻稿,你会选择的提纲要点有: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③调控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6、在近年的两会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门话题。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你会选择:
①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②行使提案权,上交高质量的提案 ③行使审议权和决定权,通过有关的法律和制度 ④行使质询权,监督有关法律或规定的落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个税起征点。国家提高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A.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B.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C.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D.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18、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不断提高,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不断增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的形成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D.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19、改善民生,不仅要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改善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 ①有利于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
②表明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社会精神力量 ③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是因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近年来,一些中等偏下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为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国家计划在 “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这说明: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具有指导作用
21.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全覆盖。我们要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努力做到:一要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二要继续完善政策体系;三要增强经办服务能力;四要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求。
21、(1)政府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的同时,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解析】本题以社会保障为背景,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求。应结合材料,从政府职能、宗旨、原则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进行分析。
22.2012年12月15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2、(1)主要矛盾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善于抓重点。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民生工作,国家针对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
(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4)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解析】本题以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为背景,以做好民生工作为切入点,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在解题中,先按着“唯物辩证法”的范围,确定其“相关知识”,然后对材料进行分层,找出每个“层次”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知识”,最后把“材料”和对应体现的“知识”结合起来。
23.材料一:阅读漫画《大学生就业难》 漫画反映出当今部分大学生就业存在什么问题?
23.(1)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待转变。大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意识不强,没有树立平等就业观。
材料二: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运用哲学生活,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2)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把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再就业人员要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以便顺利实现再就业。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必须使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既要探挖潜力,又要搞好配套服务。
材料三: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W省目前约有150万外出务工人员从省外返回。省政府应对当前形势,迅速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如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开辟绿色通道,为暂时离开就业岗位的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竞争就业能力。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W省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的理由。
(3)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政府应依法保护农民工平等享有就业、接受职业培训和获得社会保险的权利。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具有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是其重要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参考答案】
1.B。解析: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②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③本身错误。正确答案为B。
2.D。解析:实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根本依据是我国的国家性质,正确答案为D,AC不符合题意,B本身错误。3.C。解析:“办法”对“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的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了区别对待,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为C,AB不符合题意,D本身错误。4.B。解析: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5.B。解析:试点工作是从矛盾的特殊性入手,从试点到推广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互相联结,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6.B。解析:提升城乡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根本要求是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7.C。解析: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正确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8.A。解析:解决大学生就业是政府依据市场规律加强就业方面宏观调控的表现,正确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9.A。解析: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是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体现。同时,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体现了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为A,④本身错误。
10.B。解析:题目中的两个“有关”,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11.A。解析:城内湖泊与自然河道、人工河道纵横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启示我们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正确答案为A,③④不符合题意。
12.B。解析:加大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的体现,正确答案为B,AD不符合题意,C本身错误。
13.B。解析:政府在解决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建设问题中应该发挥好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14.A。解析:公众的自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是有关商品网上热销的主要原因,正确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15.C。解析:新闻稿的主题是“有关财政作用”,围绕这一主题,提纲要点应该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正确答案为C,①③不符合题意。16.B。解析: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要行使提案权,上交高质量的提案。还要行使质询权,监督有关法律或规定的落实。正确答案为B。人大代表不具有决定权,③本身错误。
17.B。解析: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增加了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了小微企业负担,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18.D。解析: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正确答案为D,ABC本身错误。、19.C。解析: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有利于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正确答案为C,②④不符合题意。
20.C。解析:根据我国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际,确定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为C,BD不符合题意,A本身错误。
21、(1)政府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的同时,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解析】本题以社会保障为背景,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求。应结合材料,从政府职能、宗旨、原则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进行分析。
民生问题分析优秀篇2
民 生 问 题 研 究 论 文 陈莉唐琼周蕊
刘莹琪 对于民生问题的界定有一个比较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具体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果对民生的界定过于模糊或者过于宽泛的话,那么,基于这种界定的民生政策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于庞杂、模糊不清的状况。相反,如果对于民生的界定过于狭窄的话,那么,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民生政策也不免会出现不到位、不全面的情形。在我国,主要的民生问题有: 反腐倡廉,安居工程,就业问题,医疗体制,教育问题,文化建设,食品安全,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我国以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6个方面: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在这些民生问题之中最为让人堪忧的便是住房难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密切相关的问题,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条件之一就是保障人民有地方生活。中国的十几亿人口现在面临着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的住房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明确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理清住房难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过去的10年左右时间里,国内的房价是疯涨之后继续疯涨,那是绝对的“芝麻开花——节节高”。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涨价困境中。一边是房子成了“新三座大山”之一,普通民众普遍感觉房价高、房子贵、买房压力大、供房要人命。然而一边却是房子供求强烈,房地产业发展态势非常良好,房子至少还要上涨几千点。没房子的人拼了命排队买房子,特别是经济适用房,更是有隔好几个晚上就去排队的,让人看了实在心酸。有了房子的人,则想通过房产投资,实现个人财富多快好省的再增加。这些其实都是房地产市场不正常的表现。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国四条”、“国八条”等一系列针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发展,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帮助广大中低收入者能早日买得起房,住得起房,但从全国的经济格局以及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这批政策中却含有不少非理性,一厢情愿的因素在内,是一种穿旧鞋走老路屡试屡败,弊大于利的政策,如不及时调整将会对刚刚复苏的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而且很难达到抑制房价,保障民生的目标。理由如下:近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得以高速发展,除了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外,还主要依靠了外贸出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房地产业这三大支柱的强有力的支撑,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后,西方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国家出于维护本国利益及某种微妙心理,与中国的贸易战愈打愈烈,甚至到了不择手段,不讲规则的地步。所以,今后外贸这根支柱的变数很大,难以寄以重任;众所周知,上一次国家为抗击全球金融危机拿出了四万个亿来拉动内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投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现在如再斥巨资投入这一块,那无疑就是劳民伤财,拿纳税人的钱来打水漂了。政府不会这么干,老百姓也不会同意这么干。所以,在前两大经济支柱支撑力下降,新的经济支柱尚未铸成的今天,房地产业的经济支柱作用应该说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重要和突出。因此,任何对这一行业的打击政策和趋向都是极为错误的,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的结果。特别是在强行压制房价这一方面,恶果已经呈现。如海南省出台暂时不出让土地的政策后,当地房价最高日涨5000元/㎡;又如上海的庄臣一品楼盘,在几轮失败的打压政策之后,已从11万/㎡ 涨至16-18万/㎡;再如首都北京在两会刚刚闭幕之时就出现了三大“地王”„„此外,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旦我国的房价过低,就会有大量的境外热钱流入本国的房市,从而造成本来应该或打算让给本国中低收入者的利益,莫名其妙,不知不觉地成了外国资本的肥硕猎物的遗憾局面。如青岛房价较低时,就有大量的韩国人到该市买房(每人都购了好几套),然后等房价涨到高点时脱手,个个都是挣得满载而归。另外,就在中资银行信贷紧缩之时,不少外资银行却纷纷以2成低首付,利率7折的优惠条件争抢当地房贷生意(见杭州3月23日《都市快报》)。这种现象难道不应引起决策者们的注意吗?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迫在眉睫,事关无数中低收入者最基本利益的住房民生问题呢?笔者认为必须也只有从改革现行的相关体制或政策着手,才有可能达到标本兼治,全面破冰的效果或目标。
一、改变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分配制度我国2009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据财政部统计为1.42万亿元,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则为1.59万亿元。收入之巨入账之丰,明显居于其他行业(税费项目)前茅。据笔者个人粗估,如果国家每年能拿出6000个亿投入到保障房工程,就有可能解决约3000万户民众的住房问题,而且要是能在五年内坚持以这个数字或更多的资金,投放到住房保障方面,那么广大中低收入者住房难的窘况将可得以根本性的缓解。但由于现行的土地出让金的归属全在地方政府,而且对该项资金的用途亦没有明确规定,那么就会出现某些地方政府会利用这一大块资金来解决住房民生问题,而另一些地方政府则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把这一块占自己财政收入相当比重的巨额资金拿出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这样的地方政府不在少数),结果导致这个庞大群体长期处于艰难困窘的生活状态,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同时也令众多本地急需的人才,由于难以安居而纷纷外流或难以引进。这些现状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构成了明显的严重的冲击。对此,笔者认为今后各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应切成三块分配,即:一块上缴中央,作为全国保障房的专项调剂资金;另两块则留给地方政府,其中一块作为地方保障房专项资金,其余部分则作为地方政府的他项用途资金,并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将住房保障资金专款专用,且用光用净。中央政府则应成立专门机构,其职责一是对中央的这一块住房保障金进行管理(特别是调剂使用,当然也要专款专用),同时要对地方政府的住房保障金使用情况进行有力的监管。要制定奖惩措施或制度,管好管细,一抓到底。此外,住房保障金的提取比例要大一些,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发挥该项制度的重大作用(建议为土地出让金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二、要进一步盘活、处理好农村的宅基地(包括宅基地上建的房子)等集体性质的房产,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有一亿多农民工长期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城镇)中务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都想通过自己的打拼实现自己的城市梦,即在城市里拥有自己的固定住所(最好是有一套房产),成为城市居民,从而告别面对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的收入相对菲薄,而城市的房价又如此高昂,所以,让他们凭借自己目前的经济实力来购房是非常困难的或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时,随着青壮劳力源源不断地涌往城市,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在不断增加,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对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是一种极不人道的现象,特别是那些长期失去父母应有关爱和教育的孩童,他们今后的成长之路将会布满阴影与苦难。所以让广大农民工能合家团聚,共享天伦应是社会之责,政府之责,也是当务之急,救国之急。笔者认为,如果能加快农村宅基地,小产权房等特殊房产入市(这里是指在政府主导之下,有条件地入市)步伐,从而使其大幅度地升值,那么,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就可以通过出售、置换这些财产来解决自己的城市住房问题,从而达到了与家人团聚,相互照顾,安居乐业的目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三、进一步完善健全公积金制度特别要将民营企业的公积金制度抓好,抓紧,因为目前以至将来,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是在民营企业里工作,如果民营企业的公积金制度能得以普及,那么将有无数的农民工的购房梦想会提前实现,所以政府应加大加快对这一方面的投入,要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四、废除经济适用房,建立更合理、更科学的廉租房制度众多事实证明,经济适用房在其发挥保障民生作用的同时,也由于种种原因,带来了不少腐败现象。这块应属于穷人的蛋糕却往往被一些特权阶层,特权人物所瓜分,而众多无权无势的低收入者只能是望房兴叹,骂娘,骂政府。为此,这种容易产生社会负面作用的“保障房”,笔者认为还是不建为好。并建议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数量,同时要建立一种“普民性”的廉租房分配制度。㈠每一个城市原住居民,只要年满二十八岁或三十岁,都有申请廉租房的权利(即使他们的父母很有钱也有权申请,因为父母的钱并不等于是下一代的钱);㈡进城务工已满三年或五年的农民工也有权利享受申请廉租房的待遇;㈢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廉租房管理规定或办法,如廉租房的居住使用者今后有了自己的私房或离开本地到别处生活务工了,那么该房就应由当地政府无条件收回。廉租房只限于申请人及其家人居住,一旦发现承租者利用廉租房去牟利或给外人使用,那就不但要收回房子,而且还要对其实行经济上乃至法律上的制裁。农民工廉租房分配可与户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搞,即愿意将其户口迁到所服务城市(镇)的农民工可优先分配廉租房。廉租房在未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前,只许租不许买卖;㈣今后在审批新企业用地或老企业扩大规模增用地时,必须预留出廉租房的专用地块,以方便解决农民工及其他职工的居住问题;㈤廉租房的面积不要太大,但建筑质量上不能打折扣,必须由信誉度好的建筑单位来施工。在规划上不能搞歧视,决不能把廉租房搞成贫民窟,偏远房。笔者坚信,如果上述改革方案能得以实施,住房保障这个最大的民生难题的破解就能指日可待,而且还可以产生极大的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社会将会走向更和谐,更安康。
二、能强有力地拉动内需:一是在建大批廉租房的过程中就能拉动几十个行业,如钢铁、水泥、装修、运输等;二是相当部分的人由于没有了住房的后顾之忧,就有可能开始大胆地去购买一些以往舍不得买的生活用品,从而进一步拉动了消费。
三、由于宅基地、小产权房等集体财产的盘活,农村和城市人口有可能会产生强对流,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的步伐。
四、由于廉租房大大降低了城市的生活成本,有利于地方特别是当地企业能留住及引入所需的人才和劳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随着无房者的队伍减少,城市的房价有可能趋稳甚至下降,即房价实现软着陆,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各地政府可利用众多的廉租房,获得可持续的租金财政收入。总而言之,只有从国情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大胆果敢地从体制上改革创新,大破大立,拿出大手笔,市场化和统筹化相结合,才有可能闯出一条破解住房民生难题,强国利民的成功之路。2010年3月23日注:此文2010年4月已发表于《温州房地产》。此文首次提出了国家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较大比例作为住房保障专用资金;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的投入和监督力度;城镇居民可按年龄分配廉租房,即已达到一定岁数的大龄青年都有权申请廉租房;保障房分配和户籍制度改革相挂钩,即外来务工者也应纳入同城保障房分配体系;用市场化和统筹化相结合来解决住房民生问题等观点。以上观点已被政府接纳并正在施行试验之中,此文已被中央党校编入国家级文献。今日观点:中央房控改革出台后,银行把沉重的利息一次又一次地加在因刚需而购房的“房奴”身上。本人认为有失公平,更缺人道。
世界各国都有住房问题且住房制度千差万别,但其宗旨都是为了提高本国人民的居住水平,解决住房的供给与需求问题,使住房市场达到供求基本平衡,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选取六国住房政策进行分析,以找出中国可借鉴之处。
美国:提供住房补贴和租金优惠券 减免购房税
英国:鼓励“住房协会”购房出租 保险公司可帮助还贷款 德国:成立住房合作社 买房必须先储蓄后贷款 日本:实行“公司内贷款制度” 利率不足3% 新加坡:推行中央公积金制度 征收高额房产税杜绝“炒房”
瑞典:优先为退休人员和有子女家庭提供住房补贴
从上述国家的住房政策可以看出,住房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支撑。不管一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如何,都在住房问题上采取了政府干预的政策,实施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和措施,促使和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权,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
总之,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难问题,建立理性的良好的住房体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完善城市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市场要承担起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要求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明确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理清住房难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民生问题分析优秀篇3
2013高考政治热点:逐渐解决民生问题
一、【热点综述】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今后几年,我国将继续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其中2011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十二五”期末,城镇住房保障覆盖率将达到20%以上。
2012年7月3日,《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发布。决定明确指出,通过不懈努力,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更加科学完善,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
2012年11月2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方案明确,2015年完成基本药物目录中固体口服制剂质量一致性评价,2015—2020年开展注射剂及其他剂型的质量一致性评价。仿制药是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
2012年11月26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公布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在跨地区转移时,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
2013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听取了食安委成员单位的汇报和发言,审议了《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和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扎实推进稳定就业的工作部署。
(2)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现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集中体现了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收入分配的重要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因此,党的十八大强调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调解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关注社会公平。这体现了党和政府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5)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6)财政的巨大作用。一方面,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充分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发挥财政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2、从政治生活角度看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推进民生优先的社会建设,逐步建立以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政府的职能。
我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全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政府积极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是人民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4)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
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保障事业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3、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政府重视解决百姓的住房、就业、医疗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重视解决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是由我国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2)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党和政府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这集中体现了党和政府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3)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十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的历史性进展,充分体现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我国政府着力增加居民收入,正确处理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体现了政府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国政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体现了我国政府真正树立了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
(5)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问题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考情分析】
1、关于经济生活民生问题在《经济生活》模块中考查重点是第五课就业与自主创业和第七课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如2012年安徽高考第38题第一问的第(1)小问侧重考查分配公平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2012年天津天津高考第5题侧重考查关于社会保障的问题。
但从近年来各地高考看,考查中涉及的知识范围并不局限第五课和第七课,而是包括第三课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第二课物价变动对人们购买力的影响、第六课就业是民生之本、第七课公平的收入分配、第八课关于财政的作用以及第十一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等等。
2、关于政治生活民生问题在《政治生活》模块中考查的知识点比较集中,主要是第三课政府的职能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第六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等问题。
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8题主要考查政府的职能和宗旨问题,2012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问题和政府原则、职能,2012年高考广东卷第37题主要考查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问题。
3、关于生活与哲学民生问题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考查重点是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十课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和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等。
如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38题的第2问主要考查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辩证的否定观,2012年高考浙江卷第40题第2问主要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012年高考四川卷第38题第3问主要考查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2012年全国高考大纲文综政治第38题第2问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等等。考查的要求主要是,对改善民生的具体事例和数据进行理论概括,对现实生活中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
四、【创新训练】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居保”),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可衔接转换养老保险。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在跨地区转移时,依然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据此回答1—3题。1.上述举措:
①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②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③消除了再分配的差距 ④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上述规定的根本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B.我国是全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上述规定体现的哲理是: A.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任意两个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4、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正性、适应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A.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不断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 D.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此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两大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并进行了经验交流。据此回答5—6题。
5、推行两大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B.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D.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6、养老保险工作提升了城乡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升城乡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最根本的是:
A.加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B.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C.促进就业,提高居民家庭收入
D.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7、温家宝同志指出,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政府:
A.民主执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B.加强对经济和社会的宏观调控
C.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D.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8.2012年烟台市政府创新大学生创业培训机制,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85%以上。上述材料说明:
A.政府在依据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就业方面的宏观调控
B.我国就业形势严峻,解决就业成为我国当前的头等大事
C.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D.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政府应当全面安置就业与再就业
9.2012年8月14日至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调研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就业工作。要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扎实推进稳定就业的工作不输部署。温家宝总理的上述讲话的理论依据是: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我国政府是全民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2年7月,我国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四川等地相继出现特大暴雨。专家指出,暴雨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季风活动有关。据此回答10—11题。
10、专家的话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必须按规律办事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C.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D.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11、暴雨带给我们的伤害折射出城市建设思路的严重偏差。北京虽在北方,然而查看明清两代北京城市图,或许让人惊讶:城内湖泊与自然河道、人工河道纵横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这个水系既可以储存宝贵的雨水,也可排泄多余的雨水。这启示我们,在城市建设思路上应该坚持: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暴雨考验中国,2012年7月出现的特大暴雨给我们留下了难忘和感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是一面镜子,反映了政府部门灾害应急的决断力和行动力。这场暴雨更给迈向现代化的中国上了深刻的一课,日益显现出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据此回答12—14题。12.加大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当务之急是:
A.发挥税收的经济调节功能
B.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发挥财政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D.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13、政府在解决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建设问题中所担当的角色是: A.保障人民民主,维护群众利益 B.提供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 C.组织文化建设,弘扬城市精神 D.组织经济建设,加强市场监管
14、经过暴雨的洗礼,公众的自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一时间,安全锤、急救包、逃生绳等都成了网上热销的商品。这表明:
A.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价格影响消费 D.收入影响消费
15、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逐年增加,假如让你对此写一篇有关财政作用的新闻稿,你会选择的提纲要点有: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③调控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6、在近年的两会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热门话题。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责?你会选择:
①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②行使提案权,上交高质量的提案 ③行使审议权和决定权,通过有关的法律和制度 ④行使质询权,监督有关法律或规定的落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个税起征点。国家提高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A.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B.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C.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D.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18、近年来,我国对农村人口的扶贫标准不断提高,对应的扶贫对象数量不断增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的形成
B.扶贫对象数量的增加,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C.扶贫对象数量的多少,标志着治理贫困成效的大小
D.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19、改善民生,不仅要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还要改善人们的精神文明生活条件,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 ①有利于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
②表明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社会精神力量 ③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是因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近年来,一些中等偏下收入的住房困难家庭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为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国家计划在 “十二五”时期,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争取到“十二五”末,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部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这说明: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密不可分的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真正的哲学对社会具有指导作用
21.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迈出新步伐,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全覆盖。我们要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努力做到:一要稳步提高保障水平;二要继续完善政策体系;三要增强经办服务能力;四要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求。
21、(1)政府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的同时,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解析】本题以社会保障为背景,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求。应结合材料,从政府职能、宗旨、原则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进行分析。
22.2012年12月15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提高统筹层次。要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22、(1)主要矛盾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善于抓重点。要重点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注意稳定和扩大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好民生工作,国家针对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政策,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强化大企业社会责任。
(3)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完善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继续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加快棚户区改造。(4)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
【解析】本题以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为背景,以做好民生工作为切入点,要求考生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进行分析。在解题中,先按着“唯物辩证法”的范围,确定其“相关知识”,然后对材料进行分层,找出每个“层次”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知识”,最后把“材料”和对应体现的“知识”结合起来。
23.材料一:阅读漫画《大学生就业难》 漫画反映出当今部分大学生就业存在什么问题?
23.(1)大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观待转变。大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意识不强,没有树立平等就业观。
材料二: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改善就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运用哲学生活,说明如何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2)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的实际,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把就业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②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再就业人员要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以便顺利实现再就业。
③坚持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解决就业问题必须使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既要探挖潜力,又要搞好配套服务。
材料三: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W省目前约有150万外出务工人员从省外返回。省政府应对当前形势,迅速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如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开辟绿色通道,为暂时离开就业岗位的农民工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技能素质和竞争就业能力。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W省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的理由。
(3)
①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政府应依法保护农民工平等享有就业、接受职业培训和获得社会保险的权利。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具有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政府出台措施呵护农民工是其重要职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参考答案】
1.B。解析: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②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③本身错误。正确答案为B。
2.D。解析:实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根本依据是我国的国家性质,正确答案为D,AC不符合题意,B本身错误。3.C。解析:“办法”对“参加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员”和“只参加了一种保险制度”的两种不同情况进行了区别对待,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答案为C,AB不符合题意,D本身错误。4.B。解析: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5.B。解析:试点工作是从矛盾的特殊性入手,从试点到推广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互相联结,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6.B。解析:提升城乡老百姓幸福指数的根本要求是大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7.C。解析: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体现,正确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8.A。解析:解决大学生就业是政府依据市场规律加强就业方面宏观调控的表现,正确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9.A。解析: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是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是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体现。同时,坚持就业优先的战略体现了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为A,④本身错误。
10.B。解析:题目中的两个“有关”,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11.A。解析:城内湖泊与自然河道、人工河道纵横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系,启示我们要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正确答案为A,③④不符合题意。
12.B。解析:加大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的体现,正确答案为B,AD不符合题意,C本身错误。
13.B。解析:政府在解决城市和农村排水系统建设问题中应该发挥好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14.A。解析:公众的自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是有关商品网上热销的主要原因,正确答案为A,BCD不符合题意。15.C。解析:新闻稿的主题是“有关财政作用”,围绕这一主题,提纲要点应该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正确答案为C,①③不符合题意。16.B。解析: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要行使提案权,上交高质量的提案。还要行使质询权,监督有关法律或规定的落实。正确答案为B。人大代表不具有决定权,③本身错误。
17.B。解析:国家提高个税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增加了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了小微企业负担,正确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
18.D。解析: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正确答案为D,ABC本身错误。、19.C。解析: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有利于发挥文化对人的塑造作用,发挥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正确答案为C,②④不符合题意。
20.C。解析:根据我国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际,确定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答案为C,BD不符合题意,A本身错误。
21、(1)政府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的同时,履行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2)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政府应强化服务意识,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解析】本题以社会保障为背景,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政府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的要求。应结合材料,从政府职能、宗旨、原则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方面进行分析。
民生问题分析优秀篇4
民生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分配是民生之源”,就是说“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就是“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说“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稳定是民生之盾”,就是说“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就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民生问题分析优秀篇5
民 生 问 题 研 究 论 文 陈莉唐琼周蕊
刘莹琪 对于民生问题的界定有一个比较准确、合理、恰当的界定,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具体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如果对民生的界定过于模糊或者过于宽泛的话,那么,基于这种界定的民生政策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于庞杂、模糊不清的状况。相反,如果对于民生的界定过于狭窄的话,那么,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民生政策也不免会出现不到位、不全面的情形。在我国,主要的民生问题有: 反腐倡廉,安居工程,就业问题,医疗体制,教育问题,文化建设,食品安全,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我国以改善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6个方面: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在这些民生问题之中最为让人堪忧的便是住房难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密切相关的问题,住房问题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解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条件之一就是保障人民有地方生活。中国的十几亿人口现在面临着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的住房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求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明确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理清住房难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在过去的10年左右时间里,国内的房价是疯涨之后继续疯涨,那是绝对的“芝麻开花——节节高”。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涨价困境中。一边是房子成了“新三座大山”之一,普通民众普遍感觉房价高、房子贵、买房压力大、供房要人命。然而一边却是房子供求强烈,房地产业发展态势非常良好,房子至少还要上涨几千点。没房子的人拼了命排队买房子,特别是经济适用房,更是有隔好几个晚上就去排队的,让人看了实在心酸。有了房子的人,则想通过房产投资,实现个人财富多快好省的再增加。这些其实都是房地产市场不正常的表现。
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国四条”、“国八条”等一系列针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正确的,是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发展,保障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帮助广大中低收入者能早日买得起房,住得起房,但从全国的经济格局以及以往的历史经验来看,这批政策中却含有不少非理性,一厢情愿的因素在内,是一种穿旧鞋走老路屡试屡败,弊大于利的政策,如不及时调整将会对刚刚复苏的中国经济造成重大冲击,而且很难达到抑制房价,保障民生的目标。理由如下:近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得以高速发展,除了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外,还主要依靠了外贸出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房地产业这三大支柱的强有力的支撑,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后,西方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国家出于维护本国利益及某种微妙心理,与中国的贸易战愈打愈烈,甚至到了不择手段,不讲规则的地步。所以,今后外贸这根支柱的变数很大,难以寄以重任;众所周知,上一次国家为抗击全球金融危机拿出了四万个亿来拉动内需,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投在了基础设施建设上,现在如再斥巨资投入这一块,那无疑就是劳民伤财,拿纳税人的钱来打水漂了。政府不会这么干,老百姓也不会同意这么干。所以,在前两大经济支柱支撑力下降,新的经济支柱尚未铸成的今天,房地产业的经济支柱作用应该说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重要和突出。因此,任何对这一行业的打击政策和趋向都是极为错误的,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事与愿违的结果。特别是在强行压制房价这一方面,恶果已经呈现。如海南省出台暂时不出让土地的政策后,当地房价最高日涨5000元/㎡;又如上海的庄臣一品楼盘,在几轮失败的打压政策之后,已从11万/㎡ 涨至16-18万/㎡;再如首都北京在两会刚刚闭幕之时就出现了三大“地王”„„此外,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旦我国的房价过低,就会有大量的境外热钱流入本国的房市,从而造成本来应该或打算让给本国中低收入者的利益,莫名其妙,不知不觉地成了外国资本的肥硕猎物的遗憾局面。如青岛房价较低时,就有大量的韩国人到该市买房(每人都购了好几套),然后等房价涨到高点时脱手,个个都是挣得满载而归。另外,就在中资银行信贷紧缩之时,不少外资银行却纷纷以2成低首付,利率7折的优惠条件争抢当地房贷生意(见杭州3月23日《都市快报》)。这种现象难道不应引起决策者们的注意吗?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解决迫在眉睫,事关无数中低收入者最基本利益的住房民生问题呢?笔者认为必须也只有从改革现行的相关体制或政策着手,才有可能达到标本兼治,全面破冰的效果或目标。
一、改变现行的土地出让金分配制度我国2009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据财政部统计为1.42万亿元,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则为1.59万亿元。收入之巨入账之丰,明显居于其他行业(税费项目)前茅。据笔者个人粗估,如果国家每年能拿出6000个亿投入到保障房工程,就有可能解决约3000万户民众的住房问题,而且要是能在五年内坚持以这个数字或更多的资金,投放到住房保障方面,那么广大中低收入者住房难的窘况将可得以根本性的缓解。但由于现行的土地出让金的归属全在地方政府,而且对该项资金的用途亦没有明确规定,那么就会出现某些地方政府会利用这一大块资金来解决住房民生问题,而另一些地方政府则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把这一块占自己财政收入相当比重的巨额资金拿出来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困难(这样的地方政府不在少数),结果导致这个庞大群体长期处于艰难困窘的生活状态,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同时也令众多本地急需的人才,由于难以安居而纷纷外流或难以引进。这些现状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构成了明显的严重的冲击。对此,笔者认为今后各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应切成三块分配,即:一块上缴中央,作为全国保障房的专项调剂资金;另两块则留给地方政府,其中一块作为地方保障房专项资金,其余部分则作为地方政府的他项用途资金,并要求地方政府必须将住房保障资金专款专用,且用光用净。中央政府则应成立专门机构,其职责一是对中央的这一块住房保障金进行管理(特别是调剂使用,当然也要专款专用),同时要对地方政府的住房保障金使用情况进行有力的监管。要制定奖惩措施或制度,管好管细,一抓到底。此外,住房保障金的提取比例要大一些,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发挥该项制度的重大作用(建议为土地出让金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二、要进一步盘活、处理好农村的宅基地(包括宅基地上建的房子)等集体性质的房产,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有一亿多农民工长期在全国各地的城市(城镇)中务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都想通过自己的打拼实现自己的城市梦,即在城市里拥有自己的固定住所(最好是有一套房产),成为城市居民,从而告别面对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的收入相对菲薄,而城市的房价又如此高昂,所以,让他们凭借自己目前的经济实力来购房是非常困难的或可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时,随着青壮劳力源源不断地涌往城市,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在不断增加,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对整个民族的未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是一种极不人道的现象,特别是那些长期失去父母应有关爱和教育的孩童,他们今后的成长之路将会布满阴影与苦难。所以让广大农民工能合家团聚,共享天伦应是社会之责,政府之责,也是当务之急,救国之急。笔者认为,如果能加快农村宅基地,小产权房等特殊房产入市(这里是指在政府主导之下,有条件地入市)步伐,从而使其大幅度地升值,那么,有相当部分的农民工就可以通过出售、置换这些财产来解决自己的城市住房问题,从而达到了与家人团聚,相互照顾,安居乐业的目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加快了我国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三、进一步完善健全公积金制度特别要将民营企业的公积金制度抓好,抓紧,因为目前以至将来,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都是在民营企业里工作,如果民营企业的公积金制度能得以普及,那么将有无数的农民工的购房梦想会提前实现,所以政府应加大加快对这一方面的投入,要对这项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支持。
四、废除经济适用房,建立更合理、更科学的廉租房制度众多事实证明,经济适用房在其发挥保障民生作用的同时,也由于种种原因,带来了不少腐败现象。这块应属于穷人的蛋糕却往往被一些特权阶层,特权人物所瓜分,而众多无权无势的低收入者只能是望房兴叹,骂娘,骂政府。为此,这种容易产生社会负面作用的“保障房”,笔者认为还是不建为好。并建议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数量,同时要建立一种“普民性”的廉租房分配制度。㈠每一个城市原住居民,只要年满二十八岁或三十岁,都有申请廉租房的权利(即使他们的父母很有钱也有权申请,因为父母的钱并不等于是下一代的钱);㈡进城务工已满三年或五年的农民工也有权利享受申请廉租房的待遇;㈢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廉租房管理规定或办法,如廉租房的居住使用者今后有了自己的私房或离开本地到别处生活务工了,那么该房就应由当地政府无条件收回。廉租房只限于申请人及其家人居住,一旦发现承租者利用廉租房去牟利或给外人使用,那就不但要收回房子,而且还要对其实行经济上乃至法律上的制裁。农民工廉租房分配可与户籍制度改革结合起来搞,即愿意将其户口迁到所服务城市(镇)的农民工可优先分配廉租房。廉租房在未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前,只许租不许买卖;㈣今后在审批新企业用地或老企业扩大规模增用地时,必须预留出廉租房的专用地块,以方便解决农民工及其他职工的居住问题;㈤廉租房的面积不要太大,但建筑质量上不能打折扣,必须由信誉度好的建筑单位来施工。在规划上不能搞歧视,决不能把廉租房搞成贫民窟,偏远房。笔者坚信,如果上述改革方案能得以实施,住房保障这个最大的民生难题的破解就能指日可待,而且还可以产生极大的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得到了解决,社会将会走向更和谐,更安康。
二、能强有力地拉动内需:一是在建大批廉租房的过程中就能拉动几十个行业,如钢铁、水泥、装修、运输等;二是相当部分的人由于没有了住房的后顾之忧,就有可能开始大胆地去购买一些以往舍不得买的生活用品,从而进一步拉动了消费。
三、由于宅基地、小产权房等集体财产的盘活,农村和城市人口有可能会产生强对流,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和城镇化的步伐。
四、由于廉租房大大降低了城市的生活成本,有利于地方特别是当地企业能留住及引入所需的人才和劳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随着无房者的队伍减少,城市的房价有可能趋稳甚至下降,即房价实现软着陆,从而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六、各地政府可利用众多的廉租房,获得可持续的租金财政收入。总而言之,只有从国情出发,从实际情况出发,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大胆果敢地从体制上改革创新,大破大立,拿出大手笔,市场化和统筹化相结合,才有可能闯出一条破解住房民生难题,强国利民的成功之路。2010年3月23日注:此文2010年4月已发表于《温州房地产》。此文首次提出了国家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较大比例作为住房保障专用资金;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的投入和监督力度;城镇居民可按年龄分配廉租房,即已达到一定岁数的大龄青年都有权申请廉租房;保障房分配和户籍制度改革相挂钩,即外来务工者也应纳入同城保障房分配体系;用市场化和统筹化相结合来解决住房民生问题等观点。以上观点已被政府接纳并正在施行试验之中,此文已被中央党校编入国家级文献。今日观点:中央房控改革出台后,银行把沉重的利息一次又一次地加在因刚需而购房的“房奴”身上。本人认为有失公平,更缺人道。
世界各国都有住房问题且住房制度千差万别,但其宗旨都是为了提高本国人民的居住水平,解决住房的供给与需求问题,使住房市场达到供求基本平衡,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选取六国住房政策进行分析,以找出中国可借鉴之处。
美国:提供住房补贴和租金优惠券 减免购房税
英国:鼓励“住房协会”购房出租 保险公司可帮助还贷款 德国:成立住房合作社 买房必须先储蓄后贷款 日本:实行“公司内贷款制度” 利率不足3% 新加坡:推行中央公积金制度 征收高额房产税杜绝“炒房”
瑞典:优先为退休人员和有子女家庭提供住房补贴
从上述国家的住房政策可以看出,住房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需要依靠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支撑。不管一个国家的经济市场化程度如何,都在住房问题上采取了政府干预的政策,实施了一系列的住房政策和措施,促使和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权,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
总之,解决老百姓的住房难问题,建立理性的良好的住房体制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因此推进住房改革和建设,完善城市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解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市场要承担起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要求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明确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理清住房难问题的实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民生问题分析优秀篇6
反思XX问题
民生是民本的首要选择,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基础,是执政的首要取向。但是,近年来民生问题却日益突出,XX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当前,XX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XX事故频发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承受之重,解决xx问题、全力保障民生刻不容缓。
XX是我国目前亟待正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一些xx企业惟利是图,为了经济利益而罔顾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存在证照不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管理混乱等问题;二是政府xx部门监管薄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麻痹大意、推诿塞责,存在监管缺位、以罚代管、选择性执法等突出问题,甚至个别地方存在官商勾结的现象;三是xx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足,监管的体制和机制不够合理,存在多头执法、职能交叉、协调困难、标准不一等问题。另外,有关部门认识上的误区、相关设备和技术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不高也是重要原因。
****问题关系全局,影响深远,亟待解决,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解决****问题,观念认识是先导。要完善xx事故领导问责制度,建立解决xx问题的长效机制。要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强化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树立“以民为先,以人为本”的政绩观,要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xx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要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群众的认同和满意是党和政府最大的荣誉,也是党员干部最大的荣誉。
第二,解决****问题,制度法律是基础。一要建立健全xx制度和法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二要加大对****问题的惩处力度,加大违法成本,采取严格的问题追溯制度,追究相关违法企业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三要注意审查关口前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第三,解决****问题,体制机制是核心。要建立长效机制,改革监管体制,克服当前存在的多头执法、职能交叉、协调困难、责任不明等问题。监管部门要保障监管的公正性,杜绝与有关企业的利益纠葛。要贯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管办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营利性和服务性分开的原则,深化改革,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治理,加强对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真正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
第四,解决****问题,监督落实是关键。“法之有威,在于法之必行”。要把法律制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加强督促检查。“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能否落实,关键在监督检查。应建立制度本身的监督执行机制,建立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完善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整合监督资源,注重发挥各类监督主体的作用。
第五,解决****问题,宣传引导是重要保障。要在社会大力宣传,通过典型示范突出重点,引导舆论方向,加强对****问题的社会认识。建立信息沟通平台,政府各部门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保证信息及时快速准确地传播,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传媒手段,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六,解决****问题,企业和行业自律是重要方面。企业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遵守商业伦理,必须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要自觉加强对产品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的管理,杜绝虚假信息,杜绝惟利是图。行业自律组织要加强对本行业企业的管理,提倡良性竞争,杜绝恶性竞争。
温总理深刻指出:“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解决好xx问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多主体联动,需要法律、技术、宣传、教育等多手段并用,需要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下,我们有信心把XX问题解决好。
民生问题分析优秀篇7
民生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抓紧抓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大力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说“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解决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等问题,让孩子们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家长们不再为学费发愁。
“分配是民生之源”,就是说“分配”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就是“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扩中、提低、限高”,缩小贫富差距,形成“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说“社保”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就是要把老百姓都装进“保险箱”,完善和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机制,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确保弱势群体的生活底线,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
“稳定是民生之盾”,就是说“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稳定压倒一切。”“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就是要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处理机制,排难解纷,把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争取社会治安状况的根本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活干,有学上,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病有医,老有养,生活幸福,都过上好日子。
推荐访问:民生 优秀 分析 民生问题分析优秀范文 民生问题分析优秀案例范文 民生问题分析报告 民生问题实例 民生问题案例分析 民生方面问题 民生问题原因分析 民生问题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民生问题突出 民生问题及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