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实现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知识理论和学习策略是本文的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心理学论文4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心理学论文篇1
【摘要】
本文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实现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育心理学中的迁移知识理论和学习策略是本文的重点,以此使教师认识到科学的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心理学;思想品德教学
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介入学习的认知活动,但它形成个体意识倾向性中的学习态度,积极的个性品质不仅能激励、驱策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能促进和推动智力的充分发挥,而消极的个性品质则会阻碍、干扰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注重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要使思想品德课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必须让心理教育成为初中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心理教育使政治教学充满生机活力。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学科,针对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学习在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等的心理规律,研究受教育者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围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逐个分析各元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起到指导教育、教学,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的教学目的。制订完整的教学计划,环环相扣。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罗森塔尔效应,切实地表明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作用,该现象通过暗示改变老师对学生的认知,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循环往复,使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最终实现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的效果。
2、鼓励语言的积极作用据研究,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掺和,几星期后,竟会变成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紊乱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并做出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蝴蝶效应”告诉我们,教育学生无小事。一句话的表述、一件事的处理,正确和恰当的,可能影响学生一生;错误和武断的结论,则可能贻误孩子一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更加注重细节,充分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在心智未成熟的状态下,容易受到教师不经意的言行伤害,对待胆子小、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如此,易打消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积极性,会影响学生未来思想品德的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结合思想品德课程的知、情、意、行,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思想品德课程教育本身是针对学生道德进行培养的课程,而道德水平的提高需要大众心理的评价,同样属于心理学范畴,教师要教好思想品德课程,避免不要引入教育心理学的方式、方法。只有抓住和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才能有效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逐渐创新、融入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应注重自身衣着、行为和道德品质的修养,自觉总结和反思实践中的道德知识,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平常教育学生的东西自己都做不到,对学生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很难有说服力。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的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正确的处事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和谐共处,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蓉蓉.基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心理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4.
[2]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幼儿心理学论文篇2
摘要: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区域环境之内,教师需要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基础作为依据,探索心理学在幼儿日常活动环境中所具有的意义,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对幼儿的一日生活环境进行合理的创设,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与学习发展,提升环境创设对于幼儿的作用和价值,让幼儿得到最为优良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
心理学;幼儿;环境;创设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区域之中,环境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幼儿的成长特点和心理规律,依据幼儿的兴趣,因地制宜,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有意义的环境”,它不是一种狭隘的物质环境创设的理解认知,还包涵环境氛围的创设、互动环境的创设、环境材料投放的合理布设、空间合理布局等方面,教师要以心理学为依据,使一日活动区域环境的活动成为幼儿集体活动的补充,进一步丰富幼儿的在园课程教育,更好地促进幼儿的人格健全和情感的发展。
一、认识心理学对幼儿环境创设的意义和价值
心理学领域中的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重点研究和探索人与环境之间的共处关系和作用,揭示人与环境共处之下的心理变化规律。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角度,认为环境是变化的,而人可以主观地对环境加以影响和改善,在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中,重点研究人的行为、人的心理、环境三个要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多维的、交互的状态。这个理论可以用于对幼儿在幼儿园环境中的创设指导,主要在于关注教师在创设一日活动区域环境时,幼儿的行为、心理变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更好地观察幼儿的行为变化特征和心理变化状态,关注幼儿在环境创设下的视觉、嗅觉、听觉等感知觉,以适时地为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空间行为理论在幼儿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这一心理学理论重点探索私密性与公共性、个人空间与交往距离等方面的内容,涉及个人在环境中的情感丰富、在个人或群体区域内的人格化防卫行为模式等,充分揭示出空间密度对于幼儿一日活动区域环境中的重要关联性。为此,我们需要以此理论为依据,更好地创设幼儿区域环境:
1、空间形状创设。园方在进行对幼儿的教导过程中,可以创设角色性的区域空间,在教室中预留一块公共区域,可以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更好地让幼儿发挥主动性。在拥挤的时候,幼儿可以在中心区域等待,以緩解环境拥挤的压力,更好地突破区域环境之间的界限,并在不同的区域环境之中,促进幼儿更好地相互交流。
2、空间私密性创设。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存在自我的秘密,会主动远离他人的视线,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进一步获得对自己情感和行为的感知和认同。老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导的过程中可以创设“悄悄话”、“情感小屋”等环境缓冲带,创设出一个围合的空间,以提升幼儿的自我安全感,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3、空间变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变化和调整,更好地为幼儿创设环境。例如:可以运用墙面装饰作为创意空间,让幼儿展开想象,丰富空间的审美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并注意保持一定的透光度,使空间更为流动和丰富。
三、感知觉理论在幼儿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1、听觉的良好控制。听觉对于幼儿的成长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环境中的声音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如:噪音持续的现象会导致人体的血压升高,产生心理上的压迫感和倦怠感。而舒适的声音则会使人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因而,教师需要对环境中的声音进行控制和管理,在一些幼儿个体化学习的环境之中或者是在阅读环境之中,要偏离角色区域,并可以适当投放一些舒缓、流畅的音乐,可以使幼儿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并产生舒适的心理状态,情绪容易安抚。
2、视觉的搭配。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空间知觉和颜色知觉较为敏感,依据心理学的理论,色彩的变化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适宜的色彩搭配和选择可以愉悦人们的心情,产生舒适和安定的情绪。而搭配不适宜的色彩,则会产生“色彩污染”,对于幼儿的心理成长不利。
3、触觉的感知。在幼儿区域活动环境之内,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提供一些柔性的材料,使幼儿产生一种舒适的柔和感觉,对幼儿园的环境更加的喜欢,更好地在环境中享受游戏和生活。如:毛绒玩具、毛绒枕头等。
四、环境超负荷理论在幼儿环境创设中的应用
依据环境超负荷理论,在幼儿一日活动区域环境内投放的材料要适宜,给幼儿造成合适的、有效的刺激,才能更好地使幼儿获得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因而,教师在一日活动区域环境创设中投入的材料要保持数量充足,以免幼儿由于环境投放材料不足而出现争夺和攻击的不良行为,以最大程度上满足幼儿的需要。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区域环境内投放材料的新颖性,可以将材料进行适当的重组和再造,给幼儿产生一种新奇的体验,更好地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进入到积极的区域环境内材料的使用过程之中,产生积极的心理情绪和良好的行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要成为健康、丰富的幼儿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中,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优化创设幼儿一日活动区域内的环境,更好地实现幼儿行为、心理和环境之间的有机融合,生成温暖的、富有激励性和价值性意义的环境,使幼儿在适宜的环境创设条件下,更好地实现与环境的互动,主动、愉悦地融入幼儿一日活动区域环境之中,获得快乐的成长体验。
参考文献:
[1]王璐瑜轩,王计平.幼儿心理在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以浙江省宝阳幼儿园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8).
[2]包智博.浅析环境心理学理论在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0(04).
幼儿心理学论文篇3
摘要:
幼儿心理学论文幼儿的发育成长是世界关注的重点,如何从小培养其综合能力,提高日后的社会竞争力是幼儿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阐述了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探讨了观察法在幼儿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幼儿心理学;意义;观察法
一、问题的提出
曾经有个幼儿教师,她非常爱小孩,而且很有亲和力,她所在的班级中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她,能够比较好地听从她的命令。但有次组织活动,她让所有的小朋友拉成一个圈做游戏,小朋友都将手伸向了老师,而没有人愿意去拉其他小朋友的手,在他们看来,拉老师的手才最好。此次的经历让她深深明白,幼儿的心理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将幼儿的心理琢磨透,就无法真正地与他们的心连在一起。
二、学习幼儿心理的意义
幼儿处于对世界认知的萌芽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接触的人对其影响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其性格、价值观念的形成,而走进幼儿的心理,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想、思维、行为等是对其教育的基础,因此必须加强对其心理的研究。
1、学习幼儿心理能够准确地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
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否科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其前提之一就是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时期的儿童独特又有趣,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是新鲜的、好奇的,往往提出的问题出其不意,回答问话也千差万别。而且在他们世界里对好坏、善恶无确切的认识,爱人云亦云。而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可以了解其想法,从而形成正确的儿童观。
2、学习幼儿心理有助于促进幼儿教育工作
幼儿教育工作是建立在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基础上的,开展课堂的内容、组织的活动等均应以幼儿心理为指导。对于3岁左右的幼儿不能过多地要求其进行合作性活动,可通过活动进行引导和培养,使他们建立起互助合作关系。
3、学习幼儿心理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的心理发展与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从多年的工作中可以发现,生活在和谐、愉悦、鼓励性环境中的儿童性格一般比较开朗,心理素质比较好,而生活在吵闹、沉闷、打击性环境中的儿童性格比较孤僻,而且不合群,自信度低。因此,学习幼儿心理,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并能通过相关游戏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三、应用观察法研究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种,而观察法是最基础的研究方法,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信息、进行研究,进而了解差异,得出结论。观察法的实施有多种方式,每种方法都能够针对幼儿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
1、日记法
纵观历史,不少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最初的研究基础都是通过记录日记而形成的,比如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就是通过日记记录他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的身心发展和各种刺激反应,最后完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作为研究工作者的我们同样可以利用日记的方式,以某一位儿童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每日的情况,比如做游戏时的反应、课堂和课后的情绪变化、对每个问题的回答等。但由于此种方法只针对某一位儿童,因此缺乏普遍性,笔者认为可对研究中选取的几名典型对象进行同步研究,后联合所有收集的资料进行归拢、分析、总结,进而得出适合广大儿童的结论。
2、现场记录法
此种方式是现场记录儿童在相关试验活动中的反应和相应行为,收集资料后进行分类,并加以分析,可通过现场描述、录音、录像等方式进行。比如有的学者通过录音,对儿童的语言、词语进行分类,最后得出儿童语言发展模式。本文以3个小朋友课余表现为例,A走到图书角,看到B、C已在,A未说话,而B对A说:“来和我们一起看吧。”A点点头,看A坐下,C凑过去,A挪了挪,最后起身走了。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出,A比较胆怯,不善于与人交往,害怕别人接近,存在排斥的"心理,但不存在敌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多给予关心,鼓励其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3、抽样法
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行为表现复杂多样,并且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全天候地进行观察,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往往是难以做到的,而抽样法能够在多时段、多地点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帕顿就是利用在规定的游戏时间里,异常观察每个儿童一分钟,再根据儿童参与程度和游戏类型进行分类,通过日积月累的观察后,得出年龄较小的儿童往往喜欢单独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展到平行游戏,再发展到社会化程度较高的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我们可设计如下表格进行记录:
4、典型事件记录法
此种观察法是指以特定的某种事件为研究点,记录不同儿童的表现,它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出现可研究的事件便可做记录,主要关注点是儿童对事件的反应、处理和看待等。比如有学者通过观察儿童在争执事件中的表现,分别记录争执者姓名、性别、年龄、争执事件、争执背景、争执内容、争执行为、争执结果等,发现儿童争执时间维持短,男性多于女性,争执年龄在3岁以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争执逐渐减少,争执的原因往往是对物品的占有,而在争执过程中一般是年幼的被迫服从或年长的自动退出。我们在研究中可以通过以下表格进行记录:
5、行为记录法
此种方法主要是记录被试者的行为频率,并做出相应的检核,一般在记录前规定好相应的行为然后再进行记录,在规定的时间里计算其发生的频率或检查其是否具有某种行为的能力。比如记录儿童在一节课时间内的发言、提问、窃窃私语、坐立不安、爱动、视线漂泊不定等行为,从这些行为中可以分析出哪些小朋友上课认真,学习效率比较高,哪些小朋友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同时还可从其视线变化中得知注意力是否集中。再如通过要求儿童完成某种行为,检查其行为能力,笔者的一次经验是要求学生制作不同的图像卡片,包括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让被试者描述,并让其列举出生活实例,由此可判断儿童对形状的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幼儿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15.
[2]刘懿,徐旭荣.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巧用.中等职业教育,2010,8(20):37-38.
[3]潘庆戎,白丽辉.幼儿心理学.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25-30.
幼儿心理学论文篇4
摘要:
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女性逐渐走向社会,同时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也是提供给女性的。但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幼儿在成长到3~5岁阶段,就处于一个尴尬期,没有家长的看护,又没到入学的年龄,所以幼儿园就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入手,重点分析幼儿园在户外空间的设计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内容,以及设计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对幼儿心理状态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到幼儿的需求,以期能够设计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户外空间,为幼儿创造更加舒适的幼儿园生活环境。
关键词:
儿童心理学;幼儿园;户外空间;设计;启发
作为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幼儿园还需要在各个方面空间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结合孩子成长的需求,尽可能的设计出幼儿需要的活动场所,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幼儿娱乐和玩耍的户外空间。主要就是由于户外空间是幼儿在园中主要的娱乐场所,也是幼儿成长阶段非常需要的娱乐内容,所以幼儿园在针对户外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加倍重视。因此本文结合儿童的心理学特点,重点分析幼儿园户外空间的设计,以期能够为幼儿提供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娱乐场所。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与此同时成年人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具现阶段我国心理学家所分析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孩子的幼儿期在3~6岁,这也处于幼儿成长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一般需要在幼儿园中学习。由此可见,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教育属于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幼儿园中户外空间,是幼儿园所有设施构成的一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孩子在幼儿园中主要的活动都在户外设施中进行。国外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说过,儿童接受户外游戏是最好的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同时也有心理学家表示,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眼前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能够在基础上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幼儿园中优秀的户外设计能够为幼儿提供游戏的场地,这也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因此幼儿园中户外空间的设计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结合儿童心理学进行设计
据调查和研究显示,幼儿园生活是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阶段。儿童心理学主要就是针对儿童心理进行研究,并且在研究的过程中重点揭示幼儿的心理活动特点,还有心理状态以及思维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相关学者能够了解到幼儿对于户外活动空间的需求,这样也能够对幼儿园的建设进行辅助,以此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1、划分不同类型的游戏空间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在分析儿童和游戏之间的关系上看,对于游戏可以分成以下几个类型:游戏可见,儿童在幼儿园中所玩的游戏有着不同的意义,同样的不同的游戏方式对于幼儿产生的影响也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还需要重点划分游戏的种类,分区域的为幼儿提供由此场地,这也是户外活动空间在设计过程中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2、关注特殊儿童,给予关怀
很多幼儿园中都不可避免的会接收身体上存在残缺的幼儿,这样的幼儿不能够向别的孩子一样游戏和娱乐,同时很多孩子会对这一类特殊儿童出现排除的现象,导致特殊儿童无法融入到集体中。甚至有些肢体上存在残疾的幼儿也无法加入到一些游戏之中。所以幼儿园对于特殊儿童还需要给予更好的爱护,给予更多的关注,这样才能够帮助特殊儿童走出阴影。由于每一个特殊儿童的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在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儿童的特点,加上比较丰富的色彩和声音,这样能够有效刺激幼儿的神经,保证幼儿能够适当参与到游戏之中。
3、尊重丰富多彩的设计要素
心理学家任务,幼儿的感觉、听觉、注意力和记忆以及思维等在这一阶段会处于快速的发展期,但是各种感官的发展依然依赖的是幼儿的身体机能是否充分敞开,接受刺激。因此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要给予幼儿丰富的环境,还需要遵循幼儿的兴趣。
(1)利用植物造景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计的阶段,想要选择植物种类,还需要首先考虑生命力顽强,便于管理的物种,其次才是靠考虑到植物的功能。儿童对于形状奇特,色彩鲜明的植物会产生比较多的兴趣。因此在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如果选择了比较多的植物,会激发幼儿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幼儿在观察植物的形态之后,也能够激发幼儿潜在的创造力。这些都是力求为幼儿营造出色彩斑斓的世界,能够满足幼儿的天性和活动需求。
(2)多使用游乐器械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但是幼儿阶段也是最短暂的,儿童的心灵和世界永远是最纯洁的圣地。所以幼儿所成长的环境也需要保证幼儿的纯净,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幼儿长久发展。因此机械在孩子的游戏中能够最大程度的锻炼和发展幼儿的脑力和体力,因此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设置的过程中,还需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向幼儿提出最新的要求,并且保证幼儿的发展水平之间能够相互符合。只要满足幼儿的各项需求,户外活动空间都能够在根本上推动幼儿的心理发展。但是如果户外活动仅仅限制在秋千和滑梯这种常见的娱乐设施中,幼儿很容易出现乏味的现象。因此在户外活动设计阶段,还需要尽量寻求具有挑战性和选择性的游戏器械,同时需要保证器械的安全性,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
三、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的内容能够看出,幼儿在幼儿园中生活的时间相对比较长,甚至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把幼儿长期放在幼儿园,所以幼儿园中的各项设施都和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能够看出,幼儿成长阶段对于户外娱乐设施的需求量非常大。幼儿的天性就是游戏和玩耍,因此对于幼儿园户外设施的要求也非常高。针对幼儿的心理状态能够看出,对于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更多的设计依然需要遵循人性化和科学的指导,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改善幼儿的生活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户外娱乐空间。因此经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给幼儿园的户外空间设计提供有效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怡,陆敏艳.基于儿童行为心理的幼儿园设计研究--以杭州中泰中心幼儿园为例[J].华中建筑,2015,07:57-60.
[2]王玮,王喆.参与式幼儿园空间营造设计框架与实践--基于儿童权利、能力和发展的视角[J].学前教育研究,2016,01:9-18.
[3]刘素,齐彤,张妮妮.幼儿园户外游戏场的现状及改进策略--以长春市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6,04:6-8.
[4]武昕.当谈论为孩子设计空间时,我们谈论的到底是什么?--儿童环境设计与心理学研究[J].住区,2013,05:30-34.
推荐访问:心理学 幼儿 论文 幼儿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幼儿心理学论文2000字 幼儿心理学论文题目 幼儿心理学论文1000字 幼儿心理学论文1500字 幼儿心理学论文3000字论文 幼儿心理学论文范文3000 幼儿心理学论文选题 幼儿心理学论文题目选题 幼儿心理学论文2000字怎么写